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关于本扑街通宵码了1.5万字所以不想取标题的那些事》 (第4/5页)
乃至诺丁汉。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需要进入城镇进行任何的补给,自然也不会被人盯上。 纵使有徐云这个变数出现,他也只需要在临近丹弗里斯小镇的地方将他放下,然后继续绕行即可。 结果没想到。 人算不如天算。 马车主轴的断裂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导致他现在必须找个人类聚集点进行补给...... 不过门迪索洛村只是一个两百多人的小村子,只停留一晚的话,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大意外吧? 想到这里。 汤姆逊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收起地图,指着某个方位道: “走,我们去门迪索洛村,今天就在那边休息一晚,找个猎人家买根主轴,明天再出发。” 徐云和威尔自无意见。 随后三人推着主轴断裂的马车,开始朝目标处出发。 ........ 三个小时后。 有些疲惫的三人抵达了一处村庄外。 与后世的欧洲村庄不同。 19世纪的欧洲农村,大多是以家族为基本构成单位而建成的。 这种村落的居住地和耕地是分开的,并且村落居住地中心会有很多磨稻谷或者打水的公共设施。 例如约翰·康斯太勃尔的《水闸》一画,描述的便是这一幕。 同时由于周围多山,因此苏格兰村庄的居住区大多都会设立起一圈篱笆,耕地则在篱笆外。 不过令徐云意外的是。 他们面前的村落围的可不是篱笆,而是一道厚实的土墙。 整道墙高度接近两米,厚度未知,看起来相当结实。 整个村落只在墙体北方有一处入口,有些类似华夏的‘里’。 此时时值中午,村落内正有一道道烟气冒起,看上去安宁而又祥和。 见此情形。 汤姆逊示意徐云等人停下马车,独自走到门边,敲了敲门: “有人在吗?” 片刻过后。 大门齐眼的高度出忽然开了个口,一位老者向外看来: “门外何人?来我高佬庄何事?” “高佬庄?老丈,此处不是门迪索洛村吗?” “没错,门迪索洛村乃是官面称呼,只因我村村民大多个子奇高,便得了个高佬庄的诨号。” “原来如此,哈利路亚,这位老丈,我等乃是自西方而来,前往东边做生意的商人,路经此处,却不料马车主轴断裂,老丈可否行个方便,让我等小憩一晚,待明天上路。” 门对面沉默片刻,说道: “先生一共几人?” “三人,加上一匹白马。” 又过了一会儿。 嘎吱—— 大门缓缓开启。 一位精瘦的小老头从门后现身,背着手道: “请进吧。” 汤姆逊朝他道了声谢,对身后的徐云和威廉说道: “威尔,罗峰,我们进去吧。” 待几人入内后。 小老头引着他们来到村道上,同时自我介绍道: “汤姆逊先生,我叫做埃瓦尔,是村民议会选出的干草监管员,同时也负责村落入口的看守工作。” “我们村子里有几个手艺还不错的木匠,不过他们的擅长区域各有不同,你们要换的是多少英寸的主轴?” 汤姆逊和威尔对视一眼,由威尔道: “三到四英寸的就够了。” “三到四英寸......” 埃瓦尔摸了摸胡子,很快便想到了人选: “我明白了,你们跟我来吧。” 说完便带着一行人朝某个方向走去。 19世纪苏格兰的农村还没富裕到随意挥霍资源的地步,因此整个村落被围出的区域略微有些紧凑,户和户之间的距离大多很近。 整个村子的格局,有些类似后世那种集体建造的新农村楼房,不过都只有一层。 在前往木匠家的路上,徐云看着这道没多少磨损的土墙,不由好奇的问道: “埃瓦尔先生,这道墙是刚建的吧?” 埃瓦尔朝他笑了笑,伸手指着墙角,答道: “没错,这道墙是村里集资建的,刚落地一年左右,所以基底还很新。” 随后他看向汤姆逊,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问道: “汤姆逊先生,你们是从爱丁堡来的?” 汤姆逊点了点头,这个信息倒是没什么好保密的: “没错。” 听闻此言,埃瓦尔眼中闪过了一丝忧色,连忙追问道: “汤姆逊先生,听说咱们要和南边打起来了,这是真的吗?” 汤姆逊微微一愣,接着有些感慨的叹了口气,道: “抱歉,埃瓦尔先生,我也不清楚接下来的局势会变成什么样。” “只是听说双方议会正在进行着谈判,但分歧依旧很大,随时可能出现新变数。” 埃瓦尔闻言,脸上的表情rou眼可见的黯淡了不少。 一旁的徐云则眨了眨眼,忽然明白了什么。 说起英国这个国家的全名,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可能都会闪过一个称谓: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不过这个称谓的真正含义,知晓的人可能就没那么多了。 其实呢。 真正的英国是由苏格兰、英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组成的。 我们所说的英格兰,其实不能完全代表英国。 这四个国家同属于英国体系,但却彼此有着极高的自由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世界杯和欧洲杯这两大比赛,这四个国家都是独立参加的。 而在这几个国家中,苏格兰对于英格兰的恨意几乎是满值的。 其实最早在不列颠岛上生活的是苏格兰人,他们是整座岛的坐地户,真正的拥有者。 但是当年他们不叫苏格兰人,而是叫做凯尔特人。 凯尔特人可是一群狠角色,但没想到他们遇到了一个更狠的硬茬子——此人便是当年差点被某蝙蝠精踢到护城河里的凯撒。 作为一代雄主。 凯撒第二次入侵不列颠岛的时候就登陆成功了,把凯尔特人摁在地上吊打了一顿, 凯尔特人被西罗马人打到了北部山区,只能依靠山区有利地形苟延残喘了下来。 而这个时候。 罗马人突发奇想,来了个saocao作: 它们在不列颠岛最窄处建了一个城墙,也就是著名的哈德良长城。 这条城墙在规模上和咱们本土的城墙肯定没法比,但不列颠岛也不是咱们那延绵不断的万里边疆不是么? 于是乎。 它把不列颠岛分为了南北两部分。 这可不是简单的区域划分,从那以后,不列颠岛就形成了南北两个区域。 这两个区域无论是民族,宗教,国家政治,语言,文化都有很大的差异。 南边的和罗马人在一起,逐渐被同化。 北边的则坚持抗争,延续了凯尔特人的血统。 后来到了公元五世纪,西罗马王朝到了末端。 所以北边的凯尔特人,还有现在爱尔兰岛上的皮特克人便发起了反击,并且很快取得了优异的战果。 但南边的那部分人呢,此时已经和凯尔特人有了巨大的观念分歧。 他们认为北边的凯尔特人也不是啥好东西,不能放任这些人为所欲为。 所以南边的那部分人就来了波吴三桂附体,喊来了盎格鲁撒克逊人,让他们负责“维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