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二百二十三章 《关于本扑街通宵码了1.5万字所以不想取标题的那些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关于本扑街通宵码了1.5万字所以不想取标题的那些事》 (第3/5页)

就是42公里左右。

    双轮马车在路况不佳的野外,时速则在15公里出头。

    也就是说,光从这里抵达怀特库姆山山脚,前后便要三个小时。

    算上进山出山的时间以及英国冬令时天黑速度较快的情况,今天确实是一遭比较紧迫的行程。

    所以在吃完早饭后,众人很快便出发了。

    咕噜咕噜——

    英国特有的夏尔马是世界上知名的挽用马,也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马种之一,可以拉动五吨的货物。

    眼下纵使车内外坐着三个人,马车依旧以一个相对平稳的速度行进着。

    其中汤姆逊独自坐在车厢内,似乎在看着书籍。

    徐云和威尔则坐在外室,也就是马夫所座的车前端。

    出生自苏格兰乡下的威尔对于驾驶马车显得非常熟练,一边甩着鞭子,一边哼着极具苏格兰风情的乡村歌谣。

    徐云则饶有兴致的观看着周围的风景,这可是他从未体验过的经历。

    当然了。

    在漫长的路途中,风景和唱歌都只是一时之计,终究都是会腻的。

    而聊天,则无疑是个消磨时间的好方式。

    过了一会儿。

    威尔似乎唱歌也唱累了,便对徐云道:

    “罗峰,话说你要去伦敦找秦皮,为什么会在苏格兰境内迷路啊?”

    徐云闻言朝他耸了耸肩,用早已编好的理由说道:

    “没办法,我是在阿伯丁港下的船,在圣安德鲁斯找了辆马车想去伦敦,结果路上被黑心车夫甩了下来,所以.....”

    威尔不由同情的看了他一眼:

    “你也是够倒霉的。”

    徐云用三分凄凉中夹杂着三分无奈、三分愤怒以及一分悲伤的表情苦笑了一声,随后反问道:

    “你呢威尔,到伦敦后的门路找好了吗?”

    威尔轻轻摇了摇头,目光望向了远方,说道:

    “没呢,走一步算一步吧,也许没多久我就会灰溜溜的跑回苏格兰了。”

    徐云又问道:

    “那你的家人呢?就这样放任你走了?”

    “家人?”

    威尔轻轻甩了甩鞭子,眼中闪过一丝黯淡,摇头道:

    “我的母亲在我八岁那年去世了,父亲以前是个律师,母亲去世后....唔,总之各种原因吧,我就这样离开爱丁堡了。”

    “......啊,对不起。”

    徐云先是一愣,旋即连忙向威尔说了句抱歉。

    没想到自己有些客套的问话,却触碰到了威尔的痛点。

    幼年丧母,这换谁都不好受。

    不过话说回来。

    在这个时代,律师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高端的职业,地位甚至要比后世都高得多。

    一个律师家庭,理论上不应该负担不起威尔的学费才对。

    所以......

    威尔的辍学可能和经济无关,而是涉及到了父子之间的感情问题咯?

    嘎吱——

    就在徐云思索之际。

    原本平平稳稳行进在路上的马车,车厢出忽然重重向下一陷。

    车上三人同时发出了猝不及防的轻呼声。

    活了片刻。

    回过神的威尔连忙将马车拉停,飞快掀开车帘,对内问道:

    “汤姆逊先生,您没事吧?”

    汤姆逊此时正用右手拉着车厢侧面的扶手,闻言摇了摇头,另一只手则按了按底板:

    “我没事,不过马车出什么问题了?”

    “我去看看。”

    威尔麻利的跳下车厢,弯腰在车底检查了几秒钟,起身摇头道:

    “汤姆逊先生,车轴断了。”

    汤姆逊表情顿时一滞。

    马车。

    这是一款在世界各个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都曾经留下过大量记载乃至样本的出行工具。

    例如华夏很有名的秦陵彩绘铜车马。

    它们是1980年12月本土在陕西秦岭出土的大型马车,一共两乘,畜力均是四匹马。

    它们每辆车有三千五百多个零件,考古学家要像拼乐高一样拼这些零件,除此之外还得做修复工作。

    因此二号马车拼到了1983年拼好修复好,一号马车拼到了1988年4月才拼好修复好。

    不过绝大多数的民用马车呢,在结构上则要简单很多。

    除了毂、辐、牙之外。

    便剩下了车辕、车轴和平板等等。

    剩下的顶多就是在车底与车轴之间再加个伏兔,也就是原始的减震工具。

    而同样的道理。

    结构简单,也代表着一旦任意一个部件出现了问题,马车便很难继续前行了。

    “车轴受不均,导致出现了过载断裂。”

    作为工科大佬,汤姆逊在下车后很快便判断出了故障出现的原因:

    “另外车厢在下沉时也出现了边缘破损,马车只能空乘行进,肯定没法继续载人了。”

    徐云也跟着俯下身看了几眼,起身后道:

    “抱歉,汤姆逊先生,都怪我......”

    结果他话没说完,便被汤姆逊打断了:

    “和你没关系,这是马车老化引发的主轴断裂。”

    “你和威尔坐在前室,如果是因为多了个你导致的重量过载,那么应该是四根珍木托架的底板先塌才对。”

    汤姆逊说的很认真,这就是他的性格。

    虽然他此时依旧决定和徐云在丹弗里斯分别,但却不代表他会无脑把锅甩给这个突兀出现的路人。

    这种马车的受力图非常简单:

    主轴承载的是车厢,前室则由珍木和底板托架,属于很有西方特点的二段式分承结构。

    因此主轴这个承载车厢的环节,并不会因为前室位置上多了个徐云就出现断裂。

    当然了。

    如果徐云和汤姆逊一起坐在车厢内,那就有很大责任要落在徐云身上了。

    因此目前来看。

    这根主轴应该是使用年岁太久,此时自然而然的寿命终结了。

    一旁的威尔看了二人一眼,对汤姆逊问道:

    “汤姆逊先生,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汤姆逊闻言沉默片刻,从身上再次取出了那副地图。

    摊开后。

    他又从胸前掏出了一块指南针——这玩意儿是12世纪由阿拉伯商人从本土带入欧洲的,目前的普及度非常非常高。

    汤姆逊先是对好了方位,接着用修长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动了起来:

    “今晚肯定是没办法翻越怀特库姆山了,主轴断裂,我们必须要找个村子进行补给。”

    “阿尔勒村,不行,太远了......”

    “西姆尼村,南边六十英里,也是麻烦......”

    过了几分钟。

    汤姆逊的食指忽然停留在了某个小黑点上:

    “嗯?门迪索洛村,离这里大概...十二英里?”

    众所周知。

    苏格兰境内地广人稀,面积相当于本土一省,人口却只有五百多万。

    截止到20世纪之前,苏格兰人一直过着半游牧式的生活。

    因此像村落这种小规模的聚集点内,一定可以买到各类行车工具。

    甚至如果你愿意的话,连全新的马车都能买到。

    因此补给并非难事,关键是......

    想到自己此次的任务,汤姆逊的眼中不由闪过了一丝凝重,以及微不可查的担忧。

    按照原本计划。

    他在出发前已经准备了大量的补给物资,足够一路直接抵达谢菲尔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