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一章 找到你了,柯南!(下) (第3/4页)
很不讲武德的,比如它的公转轨道。 冥王星的公转轨道是一个很大的椭圆形,它的近日点为44亿公里,甚至比海王星的轨道更近,但是远日点却高达74亿公里。 在数学的计算上,单靠图片的差值其实有些困难。 因此没多久。 高斯笔尖的跃动频率便慢了下来,明显遇到了需要思考的地方。 十分钟后。 笔尖第一次出现了停顿。 虽然高斯很快就继续开始动起了笔,但在接下来时间里,更多的停顿还是出现了。 好在有徐云和黎曼在一旁协助,负责打杂的小麦也偶尔能窜出一点想法,因此整个过程还是艰难但又顽强的推进了下去。 与此同时。 看着棚中颇有些‘论道’架势的几人,棚外的威廉·惠威尔忽然想到了什么。 只见他招来老汤,对他嘱咐了一些话。 几分钟后。 威廉·惠威尔端着一盘食物走进了棚内,来到几人身边,对徐云低声道: “罗峰同学,我准备了一些食物和水,你们要是饿了或者渴了拿去用便是。” 徐云看了眼挤到身后正中央的自家院长,虽然感觉对方的举动有些古怪,不过还是接过盘子,感谢道: “多谢了,惠威尔先生......” 话音刚落。 棚外便响起了一道咔嚓声。 徐云眨了眨眼,顺势朝发声处看去。 只见老汤手中正拿着一架摄像机,站在小棚不远处,镜头正好对准了棚内。 徐云瞅了眼凑在高斯身后,一脸“我觉得可以这样计算”表情的威廉·惠威尔,又看了眼自己手中的盘子: “.......” 好在徐云已经把该暗示的细节都交给了高斯,眼见惠威尔还准备蹭曝光,他便干脆放下盘子,独自离开了小棚。 等待计算结果的时间漫长且枯燥,但一些学生又不愿错过这场好戏。 因此在高斯等人计算数据的同时,老汤等人干脆把望远镜开放给了学生们观测星空。 这也是徐云此前的计划之一。 比起光电效应的三轮实验,今夜的学生拥有更高的参与度。 这年头能考上剑桥的学生不说素质涵养多高吧,至少不会在这种现场大声喧哗。 因此整个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对小棚那头造成太大的影响。 当徐云来到望远镜边上的时候,老熟人田浩所正好从观星位上走了下来,结束了一次观测。 此时此刻。 这位不久前刚结束数据汇报的东方同胞,脸上正带着一股震撼至极的表情,目光空洞的望着天空。 徐云走到他身边,跟着抬起头,说道: “浩所兄,画面很美吧?” “......是罗峰兄啊。” 田浩所听到声音时先是一惊,不过在发现是徐云后便放松了不少。 只见他深呼出一口气,回味无穷的点了点头: “不瞒罗峰兄,自小弟出生以来,这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美丽的景象。” “古人有云,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不过怕是那位写下这句诗的易安居士,也不知她口中的‘星河’竟然浩瀚如斯吧......” 看着面色感慨的田浩所,徐云张了张嘴,很想说句不合时宜的话: 哥们,小李她不但看过星河,而且还想看多久就能看多久来着....... 不过考虑这种sao话容易被打,所以徐云还是选择了闭嘴。 当然了。 田浩所会这般失态,倒也不怎么出乎徐云的预料。 毕竟这架多多罗望远镜是格林威治天文台的镇馆之宝,整个19世纪都能稳居前三的观星设备。 别说田浩所了。 哪怕是普通剑桥的在读生,平日里都没什么机会接触它。 一个从未用天文望远镜观察过宇宙的‘萌新’,骤然得见浩瀚无垠的星空,这种冲击力会直接轰击到认知观上的。 实际上哪怕在2022年,类似田浩所的反应都很常见。 毕竟宇宙的尺度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有些数字每每提及就会令人头皮发麻。 比如最常见的太阳。 太阳系内其它所有物质的质量加起来都没有太阳质量的1%,它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以上,体积更是大到足以容纳130万个地球。 这算大了吧? 大个毛线叻! 在我们9500光年之外,有一颗叫做盾牌座UY的红超巨星。 你猜猜它的数据是多少? 答案是直径长达23.7亿公里,光是直径就已经比太阳大了足足1700倍。 这意味着它的体积足以容纳约45亿个太阳,或者6500万亿个地球。 就算我们以光速绕着这颗星球的飞行,也需要大概9个小时左右才能完成。 不过这个估值包涵约192个太阳半径的误差,也就是说盾牌座UY的半径的范围在1516-1900个太阳半径之间。 如果按最小半径计算,它的规模就会小于仙王座V354和人马座VX,但依旧已经相当恐怖了。 还有一个叫做R136a1的著名恒星。 它的质量大概是太阳的300多倍,亮度更是达到了太阳的一百万倍——它也是目前被观测到的最大最亮的恒星。 如果天津饭出生在R136a1所在的恒星系,那么他的太阳拳妥妥能把贝吉塔给闪死...... ESA也就是欧洲航天局的官网上有个数字,更新着盖亚探测器的发现记录: 目前被观测到的恒星数量已经超过了18亿颗,它还一个月前刚刚绘制了最清晰的银河系图像,预计银河系内的恒星大概在2000-4000亿颗左右。 银河系直径约20万光年,属于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