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四百年_第一章 第四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第四节 (第2/2页)

,决定陪同岳父大人去日南长流,可能一生不能回了。祖宗先辈,恕我不能再到令支祖坟亲自祭奠了!”

    《后汉书卷七十三列传六十三公孙瓒传》写到这一段是这样记载的:

    “具豚(tun)酒于北邙(mang),酹(lei)觞(shang)祝曰:“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多瘴气,恐或不还,便当长辞坟茔。”慷慨悲泣,再拜而去。观者莫不叹息!多么感人?可惜《三国演义》舍去了这一段历史事实。

    不过,翁婿二人并未走到日南,半路上被赦还。不知是大赦还是特赦,反正运气好,捡回两条命。

    回来以后,刘基当不成太守了,从此无意仕途,终老家乡。公孙瓒则举孝廉,到辽东郡去作了长史。

    辽西郡治所在阳乐,就是辽宁义县;这回,到了辽东郡,治所在辽阳,四周都是游牧民族:匈奴、鲜卑、乌桓。公孙瓒有一支铁杆卫队,清一色的白马,号称“白马义从”。有一次他带了几十名士兵外出巡访,被近千名的鲜卑骑兵包围在驿站里,看看天晚,敌人不撤。公孙瓒对自己的士兵说,我们要不冲出去,必定全部死在这儿。打起精神跟我冲吧!于是他一马当先,挥舞一把长槊,杀出一条血路,————队伍死了一半,冲出来一半,杀死敌人三百多。从此,公孙瓒威名大振,不论哪家胡人队伍,一听说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就会望风而逃。

    由此可见,太尉张温点将公孙瓒,征讨西凉羌兵,是很有道理的。‘二张’胡闹,纯属个人野心的驱使。

    中平四年(187年)六月,洛阳有位民妇,生了一个连体婴儿,两个脑袋。这事在《后汉书灵帝纪》里,也有记载:《六月,洛阳民生男,两头共身》。张纯立刻抓住时机撺掇张举说,“生子两头,这是上天的警告啊。说明当今天下该有两个天子。于是,张举自称‘天子’;张纯自称‘弥天大将军,安定王’。————人们听说过‘弥天大谎’‘弥天大罪’,还没听说过‘弥天大将军’的。另外,二张这种作风,能‘安定’吗?还敢妄称什么‘安定王’?

    首先,诸葛珪先生心里已经不安定了,决定立马辞职。这事肯定不能打招呼的,于是携家带口连夜逃之遥遥。不知藏身何处了。

    二张一起兵,来势凶猛。攻杀了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杨终、护乌桓校尉公綦(qi)稠。兵锋直逼幽州、冀州、青州。同时,黄巾余部纷纷再起,烽烟缭绕在青、徐、豫、益各州上空。

    十一月,灵帝生了气,罢了崔烈的太尉职务——谁叫你便宜五百万当了三公,结果把天下搞得这么乱。

    大司农曹嵩不是花了一个亿吗,这太尉就是你当了!

    中平五年(188年)四月,皇帝又生了气,曹嵩你这太尉也别干了,这半年,国家形势一点没好转,让那个永乐少府樊陵干吧。曹家花了一个亿,太尉当了六个月,也不知这本钱收回了没有?

    刚刚两个月,六月里,樊陵的太尉也撤了!换上射声校尉马日磾(di1)。

    走马灯似地更换太尉,说明朝廷感到军事情况吃紧。

    ‘二张’起事之后把大本营建在肥如,肥如就是河北的卢龙县。乌桓各部成了二张的争取对象。最糟糕地是朝廷的策略有误,本来答应朝廷西征凉州旳乌桓,倒向了二张。这个麻烦就大了。

    乌桓,本是东胡的一支,他们跟鲜卑有亲近关系。乌桓影响东汉到三国一个时代,而鲜卑则一直影响华夏到隋唐。

    ‘二张’闹事的时候,乌桓分成五支。最厉害的三支,一个是盘踞上谷(驻河北怀来)的难楼王,有民九千户;一支是盘踞辽西(今辽宁义县)的丘力居,有民五千户;三是盘踞辽东(辽阳)的峭王苏仆延,有民千户。张温做太尉时原本要让公孙瓒和丘力居前往西凉的,可是由于朝廷财政空虚,赋税征调困难,路途不宁等原因,不能及时供应丘力居粮饷,二张忽悠丘力居说“没粮饷自己抢啊!现在朝廷还有什么祥应给你?和我俩一起干得了!”于是,他们搅在了一起。

    这时候,有一定实力,又能勇敢对抗二张和丘力居的,就数公孙瓒和幽州刺史刘虞了。于是,朝廷提拔公孙瓒为骑都尉,再升为降虏校尉,还封爵为都亭侯。

    刘虞为官清正,爱民如子,深得人心。他一方方面克服困难筹足粮饷,送给乌桓丘力居,一方面晓以大义,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归降朝廷;然后发布通告,悬重赏缉拿‘二张’。

    这些措施很快奏效,不久喜讯传来,张纯的门客王政刺杀张纯,把首级献给刘虞。

    张举被公孙瓒打得晕头转向,弃城而逃。没地可去啊,只有也去乌桓丘力居处,到了那里才知道老哥张纯的脑袋早已由刘虞送到洛阳了,自己也时时处于危险之中,再也无计可施,干脆下决心,一条麻绳上了吊。

    ‘二张’和乌桓之乱敉平,朝廷大为高兴。提拔幽州太守刘虞为太尉,封爵襄贲侯,这次不用掏钱买。

    公孙瓒也功不可没,升为奋武将军,爵位蓟侯,继续兼任辽东属国的长史。这是中平六年(189年)的事。

    再说诸葛珪。

    张举完蛋,泰山郡安排了新太守。此人大大滴有名,叫做应劭(shao4),清流人士,学问家,著作等身,青史留名,史书有传。于是诸葛珪先生急忙报到,上班。这三年,诸葛家藏在哪里?无据可查。可以肯定地是,担惊受怕,困顿难言。

    [小说网,!]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