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04、钢铁企业对你趋之若鹜 (第2/3页)
李唐还是去了,你们也跟进了?”卢晨义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事情,还挺感兴趣。 “一开始我们没参与,李唐自己有资金,收购了公司,在投入一定资金进行勘探工作之后,发现了矿层,要加大投入。当时那家上市公司提出了融资一亿奥元的计划,李唐手里的资金可能不太够,所以过来找我们武矿集团,还有神夏集团。” 牛福说起神夏集团,又额外介绍道:“李唐跟神夏集团的李兴朝的女儿处对象,两家关系好得很。” “哟,还有这事?”卢晨义倒是没想到李唐和李兴朝有这层关系。 “处对象有一段时间了。”牛福点点头。 “你们当时决定入股,就是因为找到了铁矿?” “前年的事情,当时铁矿石价格也不行。”牛福想起了当时的场景:“说实在的,我打心底里不看好李唐的这个铁矿石项目,投入大,看不到赢利的希望。别说是我,李兴朝也是一样。” “你们还是投资了。” “大家都知道,李唐跟我们武矿集团渊源很深……” “你们一起发现了塔勒戈铜金矿,现在已经开始投入开发建设了!”卢晨义不无感叹,“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项目,国家都很重视的项目!” 牛福点头表示赞同:“当时集团账上也有些钱,想着投资两个亿而已,要是亏了,影响也不大。我跟朗董事长商量之后,基本上获得了朗董事长的赞同。后来又跟李兴朝商量,一拍大腿,定下来,我们出资一亿五千万,神夏集团出资五千万,给李唐的事业一定的支持。” “所以说你们当时根本没有预料到铁矿石的市场,会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卢晨义之前猜测以为牛福料事如神呢。 “谁能猜到!” 牛福摇了摇头,感觉现在的铁矿石市场是有些疯狂,“02年的时候,国内铁矿石矿山关的关,荒废的荒废,正在生产经营的,也都是亏损的状态。” “确实惨淡,对于铁矿石生产领域来说,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前几年,确实是最黑暗的时代。”卢晨义见证这一段时光。 “有一个人在黑暗中看到了明亮的曙光!” “李唐?”卢晨义一猜就准。 “对!” 牛福点点头,又想起了李唐还在武矿勘查公司就职的时候,跟他面对面华山论剑的场景。 当时那个年轻人就大言不惭的做出推断,矿产行业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迎来盛世! 铁矿、铜矿、钼矿等等,在这两年,都迎来了一波高峰。 各类矿产的未来,是都还会像李唐预料一样,持续走向疯狂呢? 至少目前看到的景象,都印证了那个年轻人之前的看好。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而矿产资源,就是动力燃烧的原料!我们海港钢铁为了工业发展,还需要砥砺前行。” 卢晨义感叹了一句,然后看向牛福,言语诚恳道:“我知道你们武矿集团和李唐共同持有南洋投资公司,南洋投资公司直接控股了连赢矿业。这样,你们把南洋投资公司卖给我们海港钢铁!” “不干。”牛福拒绝的时候,甚至不带任何一点点犹豫。 “你们武矿集团并没有钢铁冶炼厂!” “可我们有进出口贸易公司。” “你都没听到别人骂你们的声音,他们说你们的贸易公司扰乱铁矿石市场。说今年铁矿石谈判价格暴涨,你们就是罪魁祸首!” “对于这种污蔑的言行,我们有权力追究法律责任!”牛福丝毫不退让,“再说了,我们有进出口经营权,从国外购买铁矿石,是为了帮助那些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钢铁企业!我们这属于是好人好事,还要挨骂,讲不讲理!” 这家伙睁眼说瞎话都不带任何表情变化的! 卢晨义没有讨伐武矿集团的意思,今天跟牛福会面,有着强烈的合作意愿和诚心:“不卖给我们也可以,让我们入股南洋投资公司。” 以今年铁矿石谈判定下来的价格,现在的铁矿投资,大有可为。 大家都看到了其中蕴藏的无线潜力。 牛福仔细的想了想,如果连赢矿业有海港钢铁这样的合作者,将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铁矿石销售压力必然大大降低。 别看这两年铁矿石在市场上奇货可居,这种情况,只有在个别特殊的年份才会出现。 大多数时候,铁矿石生产企业,还是要面临销售的压力。 咸水海谷、比和比拓、立拓这三大铁矿石巨头,旗下铁矿山,或多或少都有新日钢、普相制钢等钢铁冶炼企业的入股,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减少铁矿销售的压力。 除非往后许多年,钢铁行业始终对铁矿石保持旺盛的需求,就像过去两年一样,那就另当别论。 “我当然是没意见的。”牛福当着人面,当然不会打人脸:“只是我们当初入股南洋投资公司的时候,也没想到连赢矿业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你想想,当时募集资金一亿奥元之后,连赢矿业的市值也才不到一亿五千万奥元。现在呢,市值已经直逼十亿奥元!” “确实发展迅速。”卢晨义看在眼里。 “入股的时候,我们跟李唐签订了协议,对连赢矿业的各项决策投票,采取一致协议人制度。也就是说,连赢矿业那边,李唐说了算。” 牛福这些年就没有代表武矿集团对连赢矿业的经营有过任何过问。 神夏集团亦是如此。 这么做,一方面是他们当时确实不看好铁矿的前景,投资两亿元,纯粹就是为了帮助李唐解决资金的难关。 另一方面,也确实信任李唐。 “还是得等李唐从国外回来才能谈?”卢晨义有些失望。 本以为在牛福这里,能够先把合作谈妥。 “不知道那小子什么时候回来。”牛福喝着茶,心情悠闲。 看着各家钢铁企业心急火燎,他们在一旁隔岸观火,看热闹一样,还有点窃喜。 “李唐去飞洲己内亚做什么项目?”卢晨义好奇道。 “铁矿项目,去年就去了。” “铁矿?”卢晨义又提起了浓厚的兴趣。 “这事吧,不用报太大的期望。我估计李唐这家伙去己内亚开展铁矿项目,不是为了做生意,纯粹是意气用事。”牛福从李唐盛世控股公司的员工那里,了解到一些内幕。 “怎么说?” “那小子从立拓手里抢走了一个探矿权。”牛福说起这事,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意:“多半是在报复立拓,报私仇呢。年轻人,沉不住气。” “李唐跟立拓有什么仇?”卢晨义怎么有种蚍蜉撼树的感觉。 在勘探领域,不得不说李唐确实是独树一帜。 但从全球的矿业格局来说,立拓无疑是巨无霸。 两者之间,量级不对等。 “这也不是什么机密,我们在申请塔勒戈铜金矿的开采权的时候,立拓的人在背后使坏阻挠,想窃取矿权。我估计李唐在奥国那边,也没少跟立拓的人打交道,恐怕也有其他的过节。” “连赢矿业跟立拓签订了运输协议,看起来关系挺好。”卢晨义看不懂了。 “合作是生意,双方的过节肯定是存在的。”牛福一直觉的李唐前往飞洲,从立拓手里抢走探矿权,完全没必要:“年轻人还是年轻人,容易意气用事。” “李唐多少岁了?”卢晨义忽然间有些恍惚。 “二十五六。” “比我儿子还小!” …… 朱有信觉得来到燕京,又跟李唐有合作,怎么也要过来拜访一下。 结果来到云顶大厦,发现来拜访李唐的人,还真是不少! 因为之前跟佛雷特签合同的时候,来过几次,所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