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七章:以工制工 (第1/1页)
郑当时凝视姚粜与那池阳居士被拖下去的背影,不由得提绶带,拽拽黑边红色官袍,担忧发问, “贤弟,将那二人交给廷尉,审讯前前后后,至少需要七天的时间,距离螟虫之灾爆发可不足一月了,这栎阳范围的曲辕犁的推广,要如何进行?” 有三老阻拦,还真没法强制实施。 这可关系到民心! 司匡拱手,严声发问,“郑公可派人将鬼火发生之地的尸首挖出来了?” “周无忧那小子亲自安排人执行,此刻应该都已挖出。”郑当时沉吟片刻,回答道。 “既然三老以鬼神之说法阻之,那吾侪便借鬼神说法行之!” 司匡左手抚摸着下颚道: “只要想尽办法,把神灵发怒之地藏匿了尸首的事情宣扬出去,再以冤魂不得洗怨而愤辅佐,最后配以曲辕犁发现冤魂尸首,解除怨念的大义故事,相信阻拦之力,很快就可消散。” “当然,考虑到时间紧迫,匡认为,在消除阻力之前,郑公应亲自出面,作担保人,协调任氏与栎阳百姓的矛盾。” 郑当时双手插在袖内,与司匡对视道: “如何担保?” “任氏之人可在?” “在外面。” “请让其进来。” 郑当时指着栎阳署衙大门,高呼,“让任氏族人进来,本官有事交代!” 士卒快速传令。 不一会儿… 一个一米七左右,头发盘着,用一根木头扎起来,穿着一件崭新褐色衣裳的青年人走了进来,弯腰行礼, “草民任安,拜见大农令。” 郑当时还未开口,司匡心脏砰砰砰,猛地一跳。 在《史记》原本内容地影响下,司匡亦对司马迁的感情,存在莫名的情愫。 任安。 司马迁为数不多的朋友! “你是任安?” “然!”任安将目光投向司匡,礼节周到,拱手,试探性问道:“公是?” 他可不会单纯地认为司匡是个普通人。 能和郑当时坐在一起,没有两千石,也得六百石以上。 “汝前不久不是在齐地吗?吾听大母说,汝曾携礼物数百,金银若干拜访本官故居。” “原来是稷下侯,草民失礼了。”任安思维敏捷,拱手再拜,“得知令祖与令妹前往长安后,家族亦送来书信,准我回祖地讨生活。” 司匡张大嘴巴,点了点头,“原来你是任宣冲同族。” 任安没有继续接过话茬,低着头,等待安排。 他借稷下侯出世,获得改变贫苦生活的契机,内心深处,对司匡颇有好感。 然而,早年困苦无人照拂的痛苦经历,让任安又不想和任氏一族有的太近。 用之则给与好处,不用则晾在一旁。 这种家族,不值得效忠。 郑当时咳嗽一声, “任安,汝来此,可能全权代表任氏?” “大农令放心,安为任公子舍人。栎阳之地家族处理之权,公子已尽数托付草民。” “很好!” 郑当时笑着拍拍手。 任氏还挺识相的,知道赶时间,没有任何拖沓。 “贤弟,汝安排吧。为兄亦竭尽全力,配合汝行事。” 司匡点头微笑感谢。 顺势从一旁书架抽出一卷崭新的白棕色竹简。 铺好后,提笔蘸墨,问道: “诸君可知栎阳之地,民户之数?” 任安愣住了,摇摇头。 这种绝密数据,岂是他一个商贾舍人能打听到的? 反而是郑当时陷入了沉思。 “本官记得,去岁栎阳缴纳丁税者十八万六千三百一十八人,再算上年龄不够以及年龄已足者,大约有七万户吧。” 任安突然点点头,“任少爷也估计曲辕犁的销售量在七万架左右。” 司匡右手捏笔挥动,犀利的目光凝聚在竹简上,记录数据。 “栎阳之地人口众多,亩数广大,若不及时用曲辕犁耕耘,除去虫卵,一旦八月爆发螟虫之灾,灾难延伸之后,恐威胁帝城长安。” “如今阻拦势力,除栎阳三老,恐存一些守旧者,当然,亦会有某些私人工匠。吾侪要做的,便是把这三股势力彻底拧碎!” “唰!” 笔走龙蛇。 私人工匠四个字落在竹简上。 “郑公,工匠这方面,希望大农署可以去同少府交涉。” 天下百工,受制于少府。 “这个好说,君直言吾要怎么做?” “以工制工!”司匡抬头,目光铮然,“只要为工匠提供一份工作,阻拦自然不攻而破!” 郑当时沉默几秒钟,“栎阳之地工匠存数千人,大汉各地徭役趋于饱和,吾去哪里安排这么多人?” “嘭!” 司匡突然把毛笔排在案几上,一字一顿,提醒, “治河工程!” 在郑当时迟疑之时,他接着补充道: “吾为陛下设计治理黄河的庞大工程中,在栎阳附近存在一个呼应型工程!陛下听从百官建议,派遣主爵都尉南下,而忽略了此工程!” 司匡边说,边从怀里拿出来一份地图--一份贯穿大汉的水系地图! 走到郑当时身边,铺开,指着郑国渠的位置,高声, “以此为基础,在上游南岸开凿六小渠,以辅助灌溉其所不能达到的高地。此工程一旦完成,可在关中塑造万顷良田!” “匡算过了,此工程需要工匠数千、徭役八千余,耗时一至二载,可成万世之功!恰逢栎阳部分工匠暗中反对曲辕犁,不如,令其皆去修渠!” 郑当时的双眼死死地盯着地图。 双拳紧握,一言不发。 “大农令只需把提议告知于少府,不出三日,少府卿便会给予回复!至于钱财……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以供应天子,此地一旦形成,除农田之外,还可形成数千亩池泽,匡认为,不需要国库出一分钱,资金,可全走少府!” 见郑当时还在犹豫,司匡趁机再伏在其耳畔嘀咕, “至于人力,匡从匈奴回来,可是俘虏了数千匈奴人。匈奴人掠我大汉几十年,也该付出代价了。大农令联合少府卿,同太常交涉成功后,让这群人来栎阳修沟渠,少府费用支出将大大减少,只管饭即可!” 让俘虏修工程的效果,二战结束后,北边的老毛子已经拿鬼子体验过了。 爽得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