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像我这样迷茫的人 (第1/1页)
身为如今大明的七位大学士之一,徐胜的地位却是很超然的。 他不会向其余几位那么忙,甚至对于奉天殿那位皇帝,他也大可以不必诚惶诚恐。 他对于权力和金钱的欲望,一开始纯粹是出于好奇。 待到品尝过滋味之后,觉得世间的欲望大抵都是如此,一哆嗦之后,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连朱由检有一次都对他说:“徐先生,朕真的很好奇,到底是怎么样的太平盛世,才能养育出你这样淡然无欢的性格?” 徐胜想了一想,说到:“跟盛世没有关系吧?晋代的陶渊明不也是以淡泊名利著称吗?那可是众所周知的乱世!” “那是不同的!”朱由检说到:“如陶渊明这种人,朕一纸诏书即可将之召来。其人固然颇有文才,但治政能力却是一般,所谓淡泊,不过是掩饰无能的借口而已。若说对功名利禄不动心,却是不可能的!五斗米折不了他的腰,五十斗米总能折得了的!” “你也要是给我银子,我也挺喜欢的!”徐胜说到。 “不一样的!不一样的!”朱由检说到:“朕实在也不知道,该如何封赏与你。大明能有如今的局面,几乎全靠你一人之功……” “陛下言重了!” “没有言重!”朱由检说到:“若非有你在,这大明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局面!” 徐胜想了一想,说到:“若非我的身后有一个大夏,光靠我一人,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对于这一点,朱由检倒是不得不赞同。 自徐胜穿越以来,大明迅速崛起,不过短短数月之间,便有了扫清寰宇的实力。 若是要靠着徐胜和朱由检二人,即便有穿越者先知先觉的优势,恐怕等到朱由检寿数终了,也未必能看见第一座钢铁厂建起来。 “所以,陛下如要封赏,便该封赏这天下万民,大明的百姓是你的子民,大夏的百姓,也是你无可置疑的子民!”徐胜回答到。 “朕曾将天下所有的爵位都摆在你的面前,任你挑选;也曾许诺这天下女子,随意你挑选,便是连公主也不例外;这天下的封国,你看中哪里,朕也无有不允……可是,你至今还没有向我提起过!难道你真的就这么无私吗?” “陛下!”徐胜说到:“谁都是有私心的,我也一样有!” “那你的私心是什么?” “我希望……”,徐胜怔了好久,才迟疑着说到:“我希望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共同富裕……” 朱由检一怔,哈哈大笑了起来。 徐胜便也跟着笑。 这不是第一次他被人嘲笑了。 在过往的无数次经历中,每当他这样说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他在开玩笑。 他也只好装作自己是在开玩笑。 没有人知道,其实他是认真的。 每当他听见那熟悉的旋律响起,他总是会忍不住热泪盈眶。 每一次看见那个熟悉的符号,他总是会在心里默默地敬礼。 如果有机会,让他穿越到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他不介意做一个螺丝钉。 他不介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那数十亿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如初升的朝阳一般,干净,纯粹,蓬勃向上…… 螳臂当车,他也愿贡献出自己的一双臂膊! “朕时常在想,设若朕的天下有了百年太平时光,会不会也有你这样干净、纯粹、蓬勃向上的人……”朱由检叹息着说到。 徐胜默默地在心底说,“像我这样的人,在大夏,曾经有四万万个!不,他们比我更干净、纯粹、蓬勃向上!” …… 十月,已入秋。 天微凉,宫中已分发了秋衣。 朱由检将几位大学士召到了慈宁宫中,兴致勃勃地拿出一副画来。 “诸卿,你们看!” 徐胜睁大眼去看,却见那画纸上,用油墨画着一个贤淑和蔼的女子,瞧着是极美极美的,只是无一分艳俗之气,反倒如严冬腊梅一般,平和之中,风骨凛然。 徐胜看了一眼高弘图,还以为这又是他进献的那位秀女。 还没容让仔细揣测,便听见朱由检高兴地说:“此乃朕的母亲,孝纯皇后!” 几位阁臣纷纷跪下朝拜,连徐胜也不由自主地跪下磕了一个头。 朱由检自小便由母亲刘氏独立养大。 刘氏自入宫以后便不得宠,更是在朱由检五岁那年,被光宗朱常洛没来由活活打死。 自朱由检即位之后,常为此耿耿于怀。 只是生在帝王家,终究是没奈何的事情。 及至被封了信王,亦不敢光明正大地祭拜自己的母亲。 只能阴使人打听:“西山有申懿王坟乎?” 下人曰:“有!” “傍有刘娘娘坟乎?” “有!” 朱由检这才自己偷偷拿了纸钱,前往烧纸拜祭。 及至又登了帝位,才敢谥生母刘氏为“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将她从简陋的坟墓中迁出,与光宗合葬庆陵。 只是此时刘氏已经作古多时,连一副画像都不能寻得。 宫中仿一位刘氏宫女作了画像,与孝纯皇后有几分相似。朱由检便以此做了母亲的画像,从正阳门迎入,悬挂于宫中。 每有失意时,便独自对此画像垂泪! 其人生颇多失意,幼年失母,少年失兄,壮年失国! 闻之令人泪下! …… 徐胜起身之后还在想,难怪这些日子以来,朱由检迷上了油画,总将自己一身时常搞得脏兮兮的。 原来是想要自己给自己的母亲绘一副肖像出来。 “诸卿,今日便是孝纯皇后诞辰了……” 朱由检起身北望,转过身去,不欲让别人看见他的泪水。 过了好一阵子,才转过身来,说到: “朕知道,那些人其实是不想要朕北伐的!” “对于他们来说,清廷既然派了陈洪范前来议和,朕便应当答应清廷的条件,同它议和!” “他们就想稳稳当当地做生意!” “在他们的眼中,没有什么大明,大顺或者大清!” “他们的眼中只有钱!” 朱由检看着几位阁臣,他的眼睛还是通红的。 他一字一句地说到: “可是他们忘了,朕才是皇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