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四章 徐淮(三) (第1/2页)
“啾啾啾啾啾啾!” 明军六百炮兵,分五排,架好两百门新型虎蹲炮,开始射击。铺天盖地的炮火,射得谷口的八旗汉军人仰马翻。 这种新型虎蹲炮使用青铜为原料,这个时代,相对于冶炼技术不成熟的铁炮,需要大量锌的黄铜炮,青铜炮性能又稳定又好。明军不断改良青铜炮的铸造工艺;更换了炮弹,将原来的碎弹,换成整弹:砂岩弹,这种砂质岩,又脆又硬,落到地上,四散崩射,如刀刃般锋利,既起到霰弹效果,又提高了射程,增加了威力;还改良了火药提纯工艺,让炮弹动能更足。 改进装备为打赢!朱亨嘉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进到兵部武备司,精髓就十二个字:“重奖发明、赏优罚劣、多劳多得”。一时间,武备司成了大明最有活力的部门,工匠们的工作热情大增,实现了从“要我干活”到“我要干活”的转变。 除了改良火炮,还注重炮手素质的提升。此时,西夷炮手几乎都学习过几何学、数学知识,精通各种量具的使用,炮打得准;而明军炮手,缺乏自然科学知识,虽然大炮上安装了各种量具,却大多不会使用,只会根据经验放炮,同样性能的火炮,楞是射不出西夷的效果。 朱亨嘉下令在军中设立炮兵简易学堂、水师简易学堂、陆师简易学堂,培养包括炮手在内的各方面军事人才。 依这位皇帝的性子,还打算在全国设十几所军校,再在民间开办几十所大学,普及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可办教育最耗银子,现在正和清虏作战,花钱如流水,财政上经常处于入不敷出状态,没法大办教育。只能将此事放在心里,等打下北京再说。 水师是朱亨嘉的宝贝疙瘩,什么好装备都紧着水师先用。正是因为装备好,才让孙贵部避免了在马陵山全军覆没。 猛烈的炮火将谷......得什么鸟仗!” 沭阳城南的刘家庄,盘龙大帐内,朱亨嘉气得摔碎了茶盏。他本来想在全歼多尼部以后,令水师袭扰北直隶各港口,水陆并进,攻取北京。可经此大败,水师短时间内是指望不上了。 不过,这位大帝性格执拗,决定了的事,八头牛都拉不回来。既然已经决定要像太祖高皇帝那样,一口气将胡虏扫出北京,就决不会因为水师的失利而放弃。下旨将孙贵、林察痛斥了一番,各记大过一次、罚俸三个月,又令孙贵部水师返回扬州府海门港休整。 然后,光武大帝就顾不得这事了,他的目标放在了刘家庄,具体说放在了被包围在刘家庄内的多尼残部身上。 二十多天前,他听说多尼率残部撤到了刘家庄,立即令白文选、张成武、孙广威率八千多骑兵、三万步兵,轻装疾行、包围刘家庄;自领大军,带着粮草辎重,跟在后面。 可怜清军一觉醒来,竟陷于明军的汪洋大海之中。 天亡我大清啊!难道这数万大军就要葬送在这刘家庄了吗?多尼直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三万余清军困兽犹斗,明军攻了二十多天,竟未能拔下这座小镇。 岳乐的大军赶到了沭阳,闻听多尼被围在刘家庄,急引兵马南下驰援。 “报!刘家庄以北百里处,发现清虏,人数三万多,骑兵万余”。 “报!清虏离我军还有六十里!” “报!清虏离我军还有三十里!” 斥侯不断呈上军情,朱亨嘉端坐在盘龙大帐内,冷笑连连。来的都是客,不好好招待,岂不是显得主人无礼?也罢,搂草打兔子,连多尼带那岳乐,一并歼之。 “传令,放开一个缺口,放清虏入庄”,他想诱岳乐入庄,一并围而歼之。 不料岳乐也是宿将,见明军让出了一个......缺口,竟不入庄,反而在庄北结阵,派人通知多尼出庄与己会合。 闻多尼从缺口处撤出与岳乐会合,朱亨嘉的脸色愈发阴沉,想走?也要问问朕的十余万将士答不答应。 清军结阵而逃,明军结阵而追,追追打打,打打追追。这种追击战,被追的一方只要有人落了单,便必死无疑。清副将张炜上次在崔镇侥幸逃脱,这次一不小心落到后面,被明将黄毓祺阵斩。 明军连追十余天,清军放弃郯城,逃至马陵山中。 朱亨嘉见山势甚险,问道:“此山何名?” “陛下,此山乃马陵山”。 马陵山?孙贵、林察不就是在此处吃的大亏嘛。朱亨嘉心里一凛,别看这位皇帝平时一副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实则惜命胆小的很,但凡遇到山地,不查探清楚,决不敢进。 “来人,多派斥侯,小心敌人埋伏”。 一队队斥侯派上山,仔细搜索。这么一耽误,清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