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 凉州,贾诩的毒 (第5/5页)
然而,困守天|水,也和慢性死亡无异。 两人都困在天|水郡城中,便无法调动起后方的战争潜力,征兵、征粮都成问题。 而敌人却可以绕开天|水,直接长驱直入,进入凉州腹地。 哪怕不绕路,也可以集结三路大军,强攻天|水。 虽然这样做,损失会更大,但只要将韩遂、马腾最后的主力葬送于此,甚至活捉或者击杀两人,整个凉州,对于关中来说,便是囊中之物。 就在韩遂和马腾对未来感到绝望的时候,一封劝降信,经由城门的守军,送到了韩遂和马腾手中。 “岳将军……” 城外的军营中,贾诩有些不解地问道:“敌人已是困兽,不知岳将军为何要劝降?难道不怕养虎为患吗?” 韩遂和马腾,就算劝降了,也不是那么好处理的。 这两人在凉州,甚至是在关中,都有很强的影响力。 哪怕不给他们任何权利,只要活着,就有可能造成隐患。 在贾诩看来,直接杀死这两人,才是最好的办法。 但岳飞却坚持要劝降,这让贾诩很想不通。 要说人才…… 韩遂和马腾勉勉强强算是个人才,但若是不论其它,单以领兵打仗而论,顶天也就是华雄这个级别的。 能用,但却不至于说无可替代。 这样的人才,虽然留着也有价值,但和他们身份上的隐患相比起来,显然还是后者的麻烦更大。 贾诩不认为岳飞不会明白这一点。 但岳飞却坚持要劝降,这也是让贾诩想要弄明白的一点。 “韩遂倒也罢了,留不留区别都不大,主要是这个马腾……” 尽管岳飞不太喜欢贾诩,但考虑到对方是秦霄麾下重要的谋士之一,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主公麾下缺乏人才,尤其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帅才。而这马腾……” 贾诩立即质疑道:“马腾恐怕当不起‘帅才’这两个字吧?” 在贾诩看来,在天下诸侯当中,马腾确实算得上一号人物。 但这一点,更多的是基于他的身份,而不是能力。 马腾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在关西世族之中有很强的影响力,这使得他能够轻而易举地在凉州站稳脚跟,依靠着世族的支持,掌控凉州大部分的军权。 但,单论其本人的能力,在贾诩的评判当中,顶天也就是华雄这个水准的,远远没有出色到必须要拉拢的地步。 “我说的不是马腾,是他的儿子。” 岳飞摇摇头,说道:“马腾有一子名叫马超,乃是这个时代顶尖的名将。若是只论骑兵统帅的能力,这马超的水平还要在我之上。砍了马腾的脑袋容易,但要是砍了马腾,这马超和主公之间,可就成了死仇了。” “马超……” 贾诩在记忆中搜索了半天,才有些不确定地说道:“我记得出征之前,主公曾提过此人?” 贾诩记得,在出征之前的时候,秦霄提到过这个马超,话里话外对他有很高的评价。 不过那时主要是对芙蕾尔所言,话题的核心是在马超的个人武力方面。 似乎,秦霄判定,马超在成长起来之后,会成为一名不逊色于吕布的顶尖猛将。 贾诩听秦霄提起过,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有的来自“过去”,有的来自“未来”。 比如岳飞,就是来自一千年后据说一个叫做“宋”的朝代。 如果真的如此的话,岳飞对这个时代一些顶尖的文臣武将有所了解,倒也是合理。 犹豫了一下,贾诩并未劝阻,只是说道:“既然岳将军认为马超值得拉拢,那这劝降之事,便由在下执行,如何?” “你去?” 岳飞有些皱眉。 不是说觉得贾诩去做这事不合适,而是怕他遇到什么危险。 虽然说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但并不是什么人都会遵守这一点的。 递送劝降信倒也还罢了,直接当面劝降,可是一个危险的工作。 万一被敌人一怒之下砍了脑袋来祭旗,都没地方说理去。 “好歹我也是出身凉州,和韩遂、马腾多少有些交情。” 贾诩似乎知道岳飞的顾虑,笑道:“由我出面,一些话也好说。比如,可以许诺马腾一些条件,类似‘重用其子侄’之类……” 贾诩是凉州人,和韩遂、马腾有过交情,岳飞倒是不觉得奇怪。 不过,真正说服岳飞的,却是最后一句话。 以“本地同乡”的交情做出的“许诺”,其实更加容易让人相信。 至于说岳飞,或者说秦霄真正重视的不是马腾、韩遂,而是马腾的儿子马超这一点…… 马腾又不会未卜先知,哪里会知道自己那个年仅十四岁的儿子未来会成长到何种地步? 此时得到重用其子侄的许诺,只会感恩戴德。 何况,以贾诩的谋划,必然会考虑到方方面面,比如如何限制马腾、韩遂拥兵自立等等,在这方面是不会出问题的。 迟疑了片刻,岳飞终于还是没有说出劝阻的话,而是开口道:“既然如此,我多派几个高手护送军师,还望军师为君上霸业多多费心,待此番事毕,我会如实向君上说明军师的功劳。” 虽然岳飞不喜欢贾诩,但以他的性子,也干不出那种夺人功劳的事。 私底下的感官是一回事,贾诩立下多少功劳,岳飞还是会如实汇报上去。 公私分明,一切以大局为先,这一点,在岳飞的身上可谓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岳将军言重了。” 贾诩微微一笑,却并未推辞岳飞的“好意。” …… 关中,长安。 秦霄并不知道凉州的战事,比预计早了足足两个月进入尾声。 此时,秦霄正在等待着上千名士子的笔试结果出来。 除了荀彧之外,还有两个人,是秦霄打算亲自“面试”的。 这两人,都和荀彧有不浅的关系。 一个是秦霄心心念念的“王佐之才”,郭嘉,郭奉孝。 而另一人,据传,曾经是郭嘉的“死对头”,也曾是曹cao麾下一个颇具传奇性、同样“英年早逝”的谋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