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主游戏:百倍人口_第17章 给你变个魔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给你变个魔术 (第1/4页)

    笔试的难度并不高。

    这句话是李儒所说的。

    但究竟难不难……

    反正秦霄要了几套“试卷”回来,研究了半天,发现自己一个题都答不出来。

    秦霄还担心这些题目会不会过于难了,却没想到,1100名士子,通过笔试的人数竟然高达八百多人。

    被淘汰的只有不到三百人。

    随后,便是面试阶段。

    秦霄亲自“面试”的只有三人,荀彧、郭嘉、戏志才。

    有趣的是,根据秦霄打探到的资料,后两者都是在荀彧的邀请下才入关。

    很显然,荀彧对关内的形势非常的有兴趣。

    秦霄先见了戏志才和郭嘉。

    前者让秦霄稍微有些“失望”。

    在很多三国粉的评价当中,戏志才被认为是可以和郭嘉并列的顶级谋士。

    甚至有“戏志才不死、郭嘉不出”这样的话。

    但实际上,论才能,戏志才是要比郭嘉差不少的。

    当然,也算一个非常优秀的文臣、谋士了,两个职业的潜力都达到了S级,而且基本已经“满级”。

    也就是说,戏志才属于一个来了就能用的人,不需要过多的培养。

    不过,在一番交谈中,秦霄也感觉到,戏志才属于那种“魏晋名士”类型的文人,说好听点叫放荡不羁,说难听点就是生活作风不检点。

    喜欢通宵达旦饮酒作乐,喜欢乱搞男女关系等等。

    而且戏志才还有一个的负面特性,非常容易感染疾病。

    在这个医疗条件很差的年代里,一场大病,可能熬不过去,人就没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戏志才“英年早逝”,估计便是与此有关。

    不过,这些缺点并不能掩盖戏志才的出色。

    文臣、谋士双S级,无论放在哪里,都能有很不错的表现了。

    而且,和一心只忠诚于汉室正统的荀彧不同,戏志才的志向是让寒门能够崛起,打破世家对知识的垄断。

    虽然说这个“志向”让秦霄感觉怪怪的,好像哪里不对劲的样子,但大体上来说也不算违背秦霄的利益。

    只要在这方面着手,获得戏志才的忠诚,可行性还是很高的。

    综合考虑之后,秦霄决定先让戏志才在商鞅手下打下手。

    等到戏志才熟悉了环境,秦霄手下也有了更大的地盘之后,再将其外放出去独当一面。

    毕竟有了郭嘉和贾诩,对于谋士方面,秦霄的需求不是很高,反而更缺能独当一面的文臣。

    见过戏志才之后,秦霄又和郭嘉长谈了一番。

    单纯从面板上比起来,郭嘉的面板要比戏志才出色很多,文臣职业虽然只有A级的潜力,但这个职业的潜力,却是达到了SSS级,并且还有两个独有的称号特性。

    分别是和。

    前者能大幅度提升郭嘉使用计谋的成功率,而后者却是一个“半负面特性”,效果是:每次使用计谋成功后,永久性提升计谋成功率,但同时累积“天妒值”,当“天妒值”累积至100时,承受即死判定,如判定通过,“天妒值”将清空。

    看上去有些复杂,但实际效果不难理解。

    意思就是,郭嘉每一次使用计谋,如果成功使敌方中计,就会永久性提升他各种计谋的“基础成功率”,而且这个叠加是无上限的,理论上可以超过100%。

    也就是说,如果叠加到一定程度,郭嘉任何一个计谋,都会百分之百成功,无法被敌人识破。

    这个特性非常可怕,但代价也很大。

    郭嘉使敌人中计的次数累积到一定数字,就会触发一次即死判定,若是未能通过判定,就会当场死亡。

    “不知道我的复活能不能救他?”

    在看到郭嘉的面板时,秦霄脑海中冒出这样一个念头。

    如果的复活术,可以复活死于即死判定的郭嘉,那岂不是等于卡了一个Bug?

    秦霄有种想要马上尝试一番的想法。

    当然,也仅仅只是想法。

    郭嘉,是三国时期中秦霄最为喜欢的几个人物之一。

    这次来到三国世界,在秦霄“志在必得”的一些文臣武将之中,就有郭嘉的名字。

    甚至其排行还要在诸葛亮、司马懿之上。

    不是说郭嘉比他们两人更强,而是秦霄更喜欢郭嘉这个人。

    这是一个颇具传奇性的角色,留下了无数的传说。

    甚至在赤壁之战,曹cao都在感叹,若是郭嘉没有死,他绝不会落到这个地步。

    在三国粉丝里,也有不少人认为,若是郭嘉没有那么早死,或许就能帮曹cao一统天下。

    当然,这个假设,是永远不可能有机会验证了。

    郭嘉已经到了自己的地盘上,秦霄不可能把他再放回曹老板那边去。

    秦霄打量着郭嘉,对方看上去有一种文弱的感觉,脸色有些不太健康的苍白,一头长发并未束起,而是披散在肩后。

    虽然气候已经开始转冷,但郭嘉手中仍然拿着一张纸扇,配上一袭宽松的蓝色长袍,颇有一种“要风度不要温度”的既视感。

    若是换成别人,秦霄肯定会觉得这厮有病,而且还病得不轻。

    但放在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角色身上,秦霄就觉得,果然是传说中那个放荡不羁的郭嘉,就是与众不同!

    所以说,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看法,其实在第一次见面之前,就已经决定了。

    “据说,先生不愿出仕,是在荀彧的再三邀请之下,才答应来关中一行?”

    秦霄开门见山,问道:“不知先生对这关中如何看?”

    郭嘉跪坐在秦霄对面,手中纸扇合起,在桌上轻轻一点,轻声道:“很有活力!不愧是关中天府之国!”

    秦霄明面上是问关中,实则是试探郭嘉是否有留下来的意思。

    而郭嘉却并未回答秦霄的问题,只说关中,不论其它,有点顾左右而言其他的意味。

    秦霄微微皱眉,开口道:“我知道你很低调,不愿扬名。但你的能力,我是知道的。单以军师这个职位而言,在我看来,整个天下,这一个时代之中,没有人敢说一定比你郭奉孝更出色。”

    “哦?”

    郭嘉露出好奇之色,问道:“在下虽自负有些才华,却极少与人结交,不过只识得三五好友,敢问秦侯,从何处听闻在下名声?”

    言下之意,你想说些好听的话,也不至于这么离谱的吹捧吧?

    除了我那几个关系亲近的朋友,压根没人知道我郭奉孝有什么本事,你又是从哪听说的?

    莫非,你对谁都是这么说的?

    若是如此的话,那也太没诚意了点。

    “我这双眼睛,看人很准的。”

    秦霄指了指自己的眼睛,却不答郭嘉的问题,而是笑着问道:“知道我是怎么评价你的吗?”

    郭嘉将扇子放在桌上,对秦霄拱了拱手,道:“愿闻其详!”

    秦霄沉默几秒钟,开口道:“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

    这番话,并非是秦霄的“原创”,而是罗贯中在当中对郭嘉的评价。

    当然,还隐去了最重要的最后一句,“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虽然说诸葛亮才是罗贯中的“亲儿子”,但从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罗贯中对郭嘉的评价也是相当之高,认为郭嘉死后,中原之地“栋梁倾塌”。

    郭嘉闻言,眼睛不由一亮。

    虽然郭嘉为人很是低调,但那只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而不是真的不在乎名声。

    秦霄这几句评价,虽然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