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主游戏:百倍人口_第21章 赵云来投,郭嘉的劲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章 赵云来投,郭嘉的劲敌 (第5/5页)

地灵,名门望族也多。至少也得带两百……不,三百人回去才够!”

    若是能在颍川带回三百文臣,从其它地方再想办法凑一凑,基本上就可以解决掉现在的人才缺口了。

    至于益州,以及中原其它地方的世族那要来的人,可以留作人才储备,为以后的扩张打好基础。

    “三百人啊,这就有些难度了。”

    郭嘉对于颍川很了解,侃侃而谈道:“颍川四大豪门,次一等的世族,再次一等的寒门,人才是不少的。按照主公的要求,至少凑出六七百人,应当没有太大的难度。”

    这年代,所谓的“寒门”,也不是真正的寒门。

    至少也得是“小地主”这个级别,才称得上寒门两个字。

    要知道,在这年代,书籍可是奢侈品。

    没有一定的家底,连书都读不起,谈何培养人才?

    必须得是家底丰厚的地主阶层,才能有资本让一部分族人脱离生产,请专门的先生来教导,慢慢培养出人才。

    等这些人才拜官入仕,又能反哺家族,一代代循环下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让家族愈发的强盛。

    封建社会所有的豪门,都是如此起家的。

    哪怕到了后世的“士大夫”时代,归根结底,也只是所谓的世家换了一批人,换了一个称呼而已。

    但他们做法,却从来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秦霄对这个年代的世族了解不多。

    但,光一个颍川荀氏,在史书上留名的就有上百人之多。

    哪怕这上百人分散于各个年代之间,在三国时代的人或许只有几个、十几个。

    但这都算是顶尖的人才。

    以这个半神化世界的水准,除了极少数特殊情况之外,最起码也得达到A级英雄,才有资格在史书留名。

    而更多的,却是那种“籍籍无名”之辈。

    这种人的数量,其实才是占了绝大多数。

    以郭嘉对颍川世族的了解,推算出的这个数字,大致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距。

    “奉孝。”

    秦霄想了想,问道:“该如何让这些世族能为我所用?”

    “想要让他们完全倒向主公,几乎不可能。”

    郭嘉摇了摇头,说道:“以世族的秉性,通常不会将身家性命赌在一个人的身上,而是会分散风险,以免满盘皆输。”

    秦霄一句话脱口而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对!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主公此言甚妙!虽粗俗,却发人深省!妙!”

    郭嘉楞了一下,紧接着立即拍手叫好。

    不过他的注意力并不在这句话上,赞叹了几句,便继续刚才的话题道:“除非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比如曹cao所在的曹氏,还有与曹氏世代姻亲的夏侯氏,既然曹cao要争夺天下,曹氏和夏侯氏就只能孤注一掷,将族运赌在曹cao身上,赌他能成功,因为他们别无选择。然而,其它的世族,就不会这样做了。”

    “是啊……”

    秦霄叹了口气,道:“无论谁夺得天下,终究还是要靠这些世族来治理的,所以他们有资本当墙头草。几方都下注,无论谁赢了,他们都能获取最大的利益。”

    虽然秦霄的能力不算特别强,但毕竟是经历过后世信息爆炸冲击的人。

    这些被人研究了无数次的观点,还是能说上几句的。

    其实这个年头的形式很明显。

    除了几家已经被迫绑上某人战车的家族。

    比如曹氏、夏侯氏,还有袁绍、袁术的汝南袁氏等等。

    其它的世族,基本上不是他们有求于诸侯,而是反过来,诸侯有求于世族。

    而且无论是谁最后取了天下,都离不开世族的支持。

    这种情况下,这些世族当然有当墙头草的资格。

    在你起家的阶段,如果看好你,给你一些人力、物力的支持,这叫投资。

    如果不肯给,你还不能翻脸。

    否则的话,王莽的下场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虽然有刘秀这个一言不合召唤陨石的大魔导师,但王莽的倒台,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世族阶层的联手反扑。

    哪怕是秦霄,至少在现在这个阶段,还是得和声和气地和这些世族交流,争取他们的支持,而不是采取强硬的手段。

    以后是否要打压世族,那也是以后的事了。

    至少现在,先和和气气的,把自己需要的人才骗到手再说。

    “主公,仅说颍川世族,主公可从荀氏、钟氏入手。”

    郭嘉再次提起之前就说过的建议:“荀彧、钟繇两人,在这两家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哪怕只是看在荀彧和钟繇的面子上,荀氏、钟氏也会给主公一定的支持。若是主公只要人,不要钱财、土地、人口的话,我可保证,单是从这两家,我就能为主公要来至少百人!”

    顿了顿,郭嘉继续说道:“搞定了荀氏、钟氏之后,再联络陈、韩两家。颍川四大高门同气连枝,荀氏、钟氏都已经做出了表示,陈、韩两家或多或少都会有所表示的。一旦四家都有族人依附于主公麾下,其余那些小族,必然会跟风。”

    这个思路其实并不复杂,真正关键的地方,还在于“谈判”时的随机应变。

    以及……口才。

    后者是郭嘉所擅长的战场,秦霄不打算干涉。

    事实上,秦霄亲自来此,仅仅只是为了表现出一个态度。

    正如郭嘉所说的。

    以秦霄现在的权势和地位,亲自出面要人,以这些世族多方下注的本性,是绝对不会让秦霄空手而归的。

    而在这个基础上,能要来多少好处,就要看郭嘉的发挥了。

    “我已经让人送了拜帖,明日我们先拜访荀氏。”

    秦霄看向郭嘉,认真道:“明日会见荀氏,有些话我不方便说,就拜托奉孝了。土地、人口,我可以统统都不要。钱粮的话……若有最好,没有也可以接受。但,人才的数量,是必须要确保的!”

    顿了顿,秦霄又说道:“荀氏当中还有一个荀攸,奉孝可替我向荀氏索取此人。”

    “荀攸……”

    郭嘉眼中闪过一缕异样的神采。

    这家伙,可是个“劲敌”啊!

    最新网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