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6章 南北 (第2/3页)
意——而且还是超级血亏的那种。 但没法,某些人既然已经发话了,表示愿意就资金的问题让银行过来协调一下,外加愿意在初期提供土地转让和税收方面的扶持,眼见着对方态度“温和且坚决”,但凡能给泉城rou联厂足够的自主权,吴边也勉强能捏着鼻子认——只要另辟蹊径,cao作得当,届时就算会亏,但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但问题是…… 某些人似乎看出了吴边的想法,竟然要求泉城rou联厂必须走自建养、繁、育为一体的重资产路线,严禁去学习南方的“温氏模式”,这就让吴边彻底崩溃了。 有重资产路线,就有轻资产路线——而“温式模式”,就是轻资产路线的代表。 所谓“温氏模式”,指的就是南方目前最大的生猪和鸡rou养殖企业,建立于1983年,前身是粤省YF市新业县的勒竹鸡场的“温氏股份”所采用的的养殖模式。 在勒竹养鸡场尚未重组为温氏股份之时,由于当时的效益很好,周边许多农民都有了养鸡的想法,但因为交通不便,他们需要与勒竹鸡场合作,让鸡场帮忙到县里、深圳等地购置鸡苗、饲料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就是温氏股份首创的“公司 农户”模式,学者也称为“温氏模式”。 这种“公司 农户”的模式,类似于餐饮业的加盟店,农户自建养鸡的场地后,由公司提供鸡苗、技术及饲料等。rou鸡长好后,按签订的合同价格行“保底”回收——它的优势是轻资产、易扩张、易复制,后来随着温氏股份的业务扩张,也用到了猪、鸭、鸽身上。 但这种轻资产的模式虽然极易扩张,且可以有效分摊经营风险,但它也有自己的劣势,这也是为什么后世温氏在2020年没能或者说不敢增产rou猪的原因。 对比而言,重资产模式虽然投入大、风险大,但由于所有的养殖场都是自建的,养殖、育种等生产周期的各个环节全是自主可控的,因此在业务主导力这一块远不是温氏模式可以比拟。 就拿后世重资产的“一哥”牧原股份来说,同样面临2020年非洲猪瘟爆发,牧原股份借着猪价上涨,基本是无视猪瘟,快速扩产,销量增长76.70%,成为“猪老大”; 而温氏股份这种散点、小作坊的农户饲养模式不易管理,面临的风险大,只能开始淘汰能繁母猪,眼睁睁地看着这一轮的猪周期从身边飞走,从而痛失2020年这一轮难得一遇的猪rou上行周期。 ……………… 作为生猪产业链上的一环,泉城rou联厂的吴边当然看得出来温氏模式的利弊之处; 公正地来讲,某些人这么坚持走与温氏模式相反的重资产路线,虽然带着浓厚的南北之争意味,但也并不能说对方就是错的。 但问题是,两种模式虽然各有利弊,但是重资产模式现在压根底就不适合泉城rou联厂啊! 至于原因嘛…… 其实很简单——泉城rou联厂是个国企,而且是编制满负荷,员工数量几近超标,中年以上员工占比超过70%的国企。 还是那句话,重资产模式对应的工业化生猪养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高精尖行业——这就意味着,养猪场的人,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电脑cao作技巧、看得懂各项数据指标后面的意义,同时也要有一定的营养、药理、环保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也就是说,以泉城rou联厂现在的人才储备,根本没法子在不影响主营业务的情况下,抽调出足够的人手去开展这项业务——现在是可是2003年,对于大部分上了一定年纪的职工来说,这辈子连电脑都没摸过,他们怎么可能在短期内,适应这种全新的cao作环境? 更何况人到了一定岁数后,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能力,是直线下降的,而且从广义上来讲,当初的知识储备越匮乏,思维固化度就越高、二次学习能力就越差,甚至会出现极为明显的排斥反应——由于主营业务的特性,泉城rou联厂70%以上的员工,都是职高或者初中学历,其中间的问题可想而知。 至于说再吸纳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员工…… 拜托!在各方的因素下,泉城rou联厂这几年已经从无数破产的兄弟企业里吸纳了一大堆员工,仅仅只是三年,泉城rou联厂的员工规模就从当初的四千多号人,一下子膨胀到了近三万人,其工资福利花费之巨,甚至分走了rou联厂每年毛利的60%以上,比出正常国企的50%毛利支出足足高了10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企业负责人的吴边,敢去冒着企业上钢丝的风险,为了一个在中短期内必然会成为重大包袱的项目,再去招揽一大帮子新员工? 原本吴边一开始还想着取个折中办法,借鉴温氏集团的“公司 农户”模式,将其升级为“公司 育肥场 结算”的模式;又或者是“公司 现代养殖小区 农户”模式——不管是哪种模式,都远比一体化的自营养猪场所承担的建设、运营费用和风险都要小得多,就算到时候亏,亏的幅度他也勉强承受的起。 但某些人竟然直接指定了泉城rou联厂要走纯正的重资产路线,这就真的让吴边抓瞎了。 在鼓起所有勇气,当场给出了“容我回去考虑考虑”这种有些落人脸面的答复后,足足在家失眠了三天的吴边,万般无奈下,只能跑过来涎着脸让自己的老朋友林雄当个中间人,陪同自己一起见一见杨铸——在他想来,自己的份量肯定不够,但如果加上林氏父女,指不定就够了。 ……………… “哦?老吴,那你的意思……是想让我怎么帮你呢?” 听完林雄用一种不带任何偏袒的语气,把事情的始末娓娓道来,杨铸摸了摸下巴,很有些怜悯地看着吴边——在北方做企业大不易,在北方做一个有点追求的国企负责人,更是难上加难。 想起两年前连自己都需要吕思思陪同,然后用铸投国贸的名义去回绝一些不搭边的要求,可见吴边这个rou联厂总经理,平日里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了。 见到杨铸看向自己的态度又没了之前隐约的隔阂,吴边大大地舒了口气,然后鼓足勇气,小心翼翼地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