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六章 臣妾做不到啊! (第2/2页)
知恩图报,尽最后一份情面。 除此之外,从未有过任何干政的举动。 就连她亲舅舅王子腾的事,元春都很有分寸的从未提过。 若非如此,景顺帝也不会只是冷落一阵。 而是早就将她打入冷宫了。 当然,她还为自己生了儿子。 景顺帝如何也要给她留些情面。 除了冷落,也不至于再有其他处置。 今日朝会,甄家的事终于尘埃落定。 景顺帝也想孩子了,便决定再过来看看。 一进凤藻宫,元春已经提前得了信。 带着一群宫人,就接了出来。 “凤藻宫上下,恭迎圣驾!” 景顺帝也不理会,只点点头便直奔正宫。 孩子就在那里,有专人照看。 他一进去,照看的人连忙大礼。 这时元春也带人跟了过来。 刚一进屋,元春便对正在逗孩子的景顺帝,又说出大煞风景的话来。 “圣上,甄家的事……” 他们父女头铁,那被撞的景顺帝自然头疼。 本来正在逗弄孩子,心情不错的他。 听到元春上来又提甄家,顿时有些不耐的打断,道: “甄家的事已经当朝宣布,再无反复的可能!” 他烦躁的摆了摆手,才强压怒气道: “看在你的面上,予已经赦免了甄家妇孺,此事你也已经尽力,以后就不要再提了。” 景顺帝最后时刻的心软,与元春的坚持也脱不开干系。 毕竟,这是他唯一血脉的生母。 说不得,等孩子再大些就要晋封皇太子。 若是孩子成为大魏皇室的合法继承人,那贤德妃自然也要晋为大魏皇后。 即使是皇帝,也要给她留些颜面。 再加上确实国丧未过,老太妃的母家若是被灭族。 也实在有碍他“仁孝”的名声。 景顺帝才选择手下留情,给甄家妇孺留了一条活路。 可没想到的是,他以为自己已经给足了贤德妃颜面。 元春却不满足于此,闻言先是欣喜一下,随后就道: “那甄家的男丁呢?可否看在老太妃的面上,也看在孩子的面上,给他们一个活路?” 她依旧一脸期待的看着景顺帝,又问起甄家男丁的事。 景顺帝闻言,顿时撂下脸来,沉声道: “贤德妃,凡事要知适可而止,你三番五次为甄家的事,求到予的面前,已经对得起老太妃在天之灵了。” 说到此,他微微顿了顿,又敲打道: “现在尘埃落定,你也该为皇儿考虑考虑,不要再纠缠下去了!” 见景顺帝有些恼怒,元春先是有些瑟缩的往后推了推。 随后又咬牙挺直身姿,正色道: “圣上,老太妃生前,待臣妾恩重如山,臣妾实不能忘恩负义啊。” “呵呵!” 景顺帝见她依旧坚持,顿时被气笑了。 “此事涉及两淮盐政上千万的银子,又涉及勾结倭寇,牵扯江南千万百姓!” 说到这里,他玩味的看着元春,问道: “若是放过甄家,导致民怨四起,你可担得起?还是由贾家担着?” 这番诛心之言,让元春害怕的眼泪都落了下来。 可事已至此,她已经退无可退。 当下,放任满脸是泪,也不擦一下,便哽咽着道: “老太妃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圣上让臣妾对甄家见死不救……” 说着,她一下软在地上。 旁边的宫人连忙过来搀扶,元春却甩开她们,大哭道: “臣妾做不到啊!” “唉!” 景顺帝见此,顿时有些索然无味。 当下他叹了口气,有些怒其不争的道: “若非事出有因,仅凭后宫干政这一条,予便可将你打入冷宫!” 景顺帝声色俱厉的模样,吓得元春都忘了哭泣。 可她眼中的坚定,却依旧如故。 这不由让景顺帝想起,贾政此前的固执。 到底是父女俩,还真是像啊! “此事你好好想想,若是还想不通,就去冷宫冷静冷静吧!” 想起贾政,景顺帝再不想再和元春纠缠。 他冷冷的撂下一句,甩手出了凤藻宫。 “吁~!” 这边元春见景顺帝走了,才长舒了一口气。 随后,整个人瘫坐在那里。 两眼望着不远处的孩子,久久出神。 这样的情况,显然也不是第一次了。 一旁宫人都很有颜色的纷纷退了出去。 当初元春和冯一博的遭遇,就像是一场美梦。 是她自己选择,将这份美好打碎。 回到了这冰冷的皇宫之中。 虽然为了庇护家族,元春并不后悔, 但不代表,她能遗忘那样一场如梦似幻的美好。 甚至,元春坚信自己的孩子是冯一博的。 也是因此,景顺帝每次见她。 那眼中暗藏的欲望,都让元春十分抗拒。 这几个月来,她找各种借口拖延。 这样的日子,让她每日都心力交瘁。 只太上皇和皇太后病倒的时候,才有了片刻放松。 没想到,就是这片刻的放松,让她的气色好了许多。 景顺帝就又惦记起自己了。 好在,还有甄家这个借口。 可是元春也知道,甄家的事已成定局。 自己拖不了太久了。 忽地,元春想到什么,眼中露出一丝兴奋之意。 “来人!” 她连忙起身喊人,还抱起孩子。 “圣上有命,让本宫去冷宫之中冷静冷静。” 原来,元春想起景顺帝临走时的话。 她立刻带人前往冷宫,一副打算常住的姿态。 各宫嫔妃都知道,她这些日子为了甄家奔走。 此时见这位贵妃搬入冷宫,一个个都暗喜不已。 而景顺帝也很快得知这个消息,顿时头疼不已。 若非还有那唯一的儿子,他真想将元春的妃位废了。 元春自囚冷宫,想要以此相逼,让自己放过甄家? 那是做梦! 不过,想到孩子也在冷宫之中,景顺帝还是不能无动于衷。 “算了,让她冷静一阵吧!” 景顺帝叹了口气,又对身边夏秉忠吩咐道: “派人将皇子接出来,养在别苑,多派有经验的嬷嬷伺候!” 他只以为,元春这是为了甄家请命不顾一切。 可若是答应,就开了后宫干政的先河。 而且,之前朝会上的决定也成了笑话。 这事无论如何也没法答应。 既然她以此相逼,那就让她冷静冷静。 等夏秉忠走后,景顺帝才喃喃道: “予就不信,你能为了甄家舍弃孩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