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七章 遍地开花倭女馆 (第1/2页)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春闱意气发第三百四十七章遍地开花倭女馆如果仔细琢一阵,其实就会发现一件事。 那就是冯一博从头到尾,一直都在为婉拒作铺垫。 但这个婉拒却不是在今天,而是在来年的开春以后。 有了今日的铺垫,到那个时候推拒的说辞就太多了。 比如:东海郡王还在生气,对于我的提议没有给予回应。 或者:东海郡新收的胖子岛还不稳定,兵力都驻扎在岛上腾挪不开。 又或者:上一次的利益还没消化,东海郡想要稳一稳。 等等…… 只要他想拒绝,就会有无数借口。 这些借口还不是随便敷衍,而是在今天这顿饭的功夫提前铺垫好了的。 所以说,北静郡王今天这顿酒真就是白喝了。 这边饮宴结束,冯一博还坚持着回了部里。 好歹在散衙之前露了个面。 毕竟咱们礼部右侍郎兢兢业业,可不是随便缺勤的人。 时间一转,眼看到了年底。 这天,贾琏找薛蟠帮忙, 他想通过薛家的渠道,备些稀罕玩意,好当作年礼送出往各家。 两人相约在一家酒楼见面,具体事宜都交给了下面人去谈不提。 二人来到包厢之中,点了酒菜。 等候上菜的时间,薛蟠就笑着问道: “琏二哥,听闻你去尝过倭国贵女了?” 倭国那边的十余万倭女,早就陆续出海。 前几批的倭女,已经到东海郡和南洋诸国开始“务工”。 接到大魏的同意的消息,倭国很快就付诸行动。 他们从宁波港登陆,陆续将倭女馆开到了沿海各州府。 就在最近,也已经开到了都中。 在这样的情形下,倭女中真正的妓子其实只有很小一部分。 大部分都是良家妇女。 有些海商从中看到了商机,出资购买了不少倭女。 尤其是倭女中的一些“贵女”,被他们买下之后进行包装。 随后在金陵、都中等繁华之处,就“贵女”陆续在各处青楼之中出现。 薛蟠虽然不学无术,却认识不少勋贵子弟。 而且他对价格便宜的倭女馆提不起兴趣,但每每听人论起一些“贵女”,还是忍不住心痒难耐。 今日一见到贾琏这个花丛老手,难免就聊起近期风月场中的热门话题。 “怎么样?滋味如何?” 见薛蟠贼眉鼠眼的模样,还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 贾琏不由失笑,抬手虚点他道: “哈哈!文龙你竟然还没去过倭女馆?” 他其实也知道薛蟠的情况,笑过之后就翻着眼睛。 “啧!怎么说呢?还算凑合吧!” 贾琏一脸的回味,还咂了咂嘴,才道: “其实倭女和流莺妓子也没太大区别,还不会说官话,也不管你说什么,她们就会‘嗨嗨’的磕头。” 他向来荤素不忌,别说倭国贵女!就算普通的倭女馆他也早就去尝试过多次。 薛蟠闻言,难免有些羡慕。 随后又想到什么,即使屋里就两人,他还四处张望了一下,才道: “告诉你个秘密,一博前阵子告诉我,说倭国那边所谓的大名,在倭国那弹丸之地少说也有几百上千了!” 说到这里,似乎觉得自己声音大了。 他还压低声音,才继续道: “他们有些位同王侯,拥有大片领地,但更多的却还不如咱们这边里长!” 里长大概相当于后世的村长,在乡间管着一百户人家。 这话倒真是冯一博告诉他的,而且也是真实情况。 最主要的,就是倭女馆中的贵女,大多就是这么来的。 一些村镇级别大名的女眷被买回来之后,就被冠以“贵女”、“贵妇”。 别说! 这些商人这么一番cao作,还真的很有市场。 现在就连金陵的秦淮河畔,还有都中的花柳巷,都有她们的一席之地。 很多不明所以的大魏人,对于倭国大名的理解,就是倭国的名门。 因此不少文人雅士都去凑了个热闹。 不为别的,就是见识一下远渡重洋,过来布施的倭国名门女眷。 “这是一博和你说的?” 贾琏一听这话出自冯一博之口,顿时惊讶不已。 他眉头紧锁,一脸难以置信的追问道: “他也去青楼妓馆?” 他自问也是花丛老手,身边朋友多少都在风月场上遇到过。 可在冯一博面前,就连听都很少听到关于风月之事。 此时再听薛蟠一说,难道是自己看错了他? “什么啊!一博自然不屑去那种地方!” 薛蟠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贾琏,还道: “倭国被一博带兵镇压,要什么倭女没有,还会去倭女馆?” 一听这话,贾琏这才恍然。 倭国之所以让女眷都出来卖,还不是因为冯一博签的议和条款? 据说为了尽快还钱,倭国才连脸都不要了,把女眷都送到大魏做皮rou生意。 以冯一博的身份,一句话倭国国主都得把女儿送来吧? 想到这,贾琏又疑惑道: “那一博为何会和你说这些……” 薛蟠闻言,顿时有些尴尬。 他摆了摆手,顾左右而言他的道: “我就只告诉你了,琏二哥可别和人说啊!一博是专门告诉我的,说真正的贵女,大多都跑回倭国本州岛了。” 说到这里,他还一脸不屑的道: “被迫下海来咱们这边的,即使有几个可能是大名的女眷,但也还不如咱们这边的乡绅呢!” 下海这个词,提前被用到了倭女身上。 因为倭国打出的“务工”幌子,大多倭女还蒙在鼓里。 之前她们得到了倭国的安置,现在又要给她们安排工作。 经历战乱之后,还不用担心饿死。 这让倭女们都对国家感恩戴德。 而且在倭国的宣传下,出海务工既是为国奉献,又能打工赚钱。 一边为国家还债,一边还能汇款回来补贴家用。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有了国主和官府的背书,很多女孩们天真地以为可以得到工作机会。 一个个,对前往大魏上国的新生活,都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对于外出务工,她们自称“下海”。 没想到一登上海船后,就会发现自己上当了。 因为,真的要下海了。 在前往海外的路上,很多倭女就被玷污。 到了地方更是严厉管制,统一管理。 等待她们的工作,就是被迫成为妓子。 试图反抗和逃跑的人,直接遭到毒打甚至杀害,用来震慑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