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_第一百三十二章:大侄子,你二叔来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二章:大侄子,你二叔来了! (第4/4页)

只有身为人父的慈祥,在耐心的劝导着自己的儿子。说完老二,又看向了老三,说道:“别人不知道你老三,但爹知道,这皇帝你也想当。”听到老爷子的话,那老三朱高燧正要反驳什么时,老爷子朱棣却立马抬手打断了他的话。“爹知道,爹都知道,不过你老三打仗不如你二哥,治国不如你大哥,加上这些年在那锦衣卫里待的时间太久了,你的眼界就只能看见那些鸡鸣狗盗、上不了台面的阴谋诡计。”“你不适合当皇帝。”听着老爷子的话,一旁的朱瞻基也是看了看身边的三叔。他清楚,老爷子说的对。历史上,他这位三叔可是造反过的,还是在老爷子在世的情况下。联合那东厂的黄俨。只不过被识破了而已。老爷子在说完这三个儿子后,最后便将目光看向了朱瞻基,说道:“这左看右看,咱们老朱家里的这些人里,还真就这小子有帝王之相。”说到这里,老爷子也是笑了起来,说道:“能处政吧这仗打的也不错。是个好苗子。”“不过,就是太年轻,那怎么办呢”说着,老爷子便看向了朱瞻基身边的老二老三。而那老二老三在感受到自己老爹的话后,也是突然醒过焖儿来,赶忙说道:“爹,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辅左大侄子的。”尽管说这话时,这两位都不是很情愿。但老爷子还是点了点头,说道:“爹也希望你们能好好辅左。”说话间,老爷子便要转身骑马继续往前走。可这时,那坐在马上的朱瞻基,却突然开口了。“爷爷,塞北这一仗刚打完,您这就准备撒手不管了”听到自己大孙子这话,那老爷子朱棣顿时一愣,说道:“怎么,你小子还不愿意了”朱瞻基当即说道:“爷爷,孙儿这累死累活的帮您打完这一仗,您这辈子算是圆满了,文治武功,以后就是下去也能见太爷爷了,可您就没想过孙儿我吗”朱瞻基的话,让在场的众人都是一愣。不明白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也在这时,朱瞻基也继续说道:“爷爷,孙儿今年多大”正当老爷子皱眉时,朱瞻基便直接说道:“孙儿今年才二十出头!”“爷爷您多大当的皇帝四十二!您才干了几年满打满算到如今才二十年,您逍遥了一辈子,想当皇帝了,就当皇帝去了,干了二十年。可孙儿我呢,我还没逍遥呢,这才刚刚娶了太孙妃连半年都不到。”“您这就把孙儿我给绑在那破龙椅上了孙儿我要是也活到太爷爷那个岁数,接下来就还有五十一年呢!”“五十一年啊!整天就在那破皇宫里,东走两步,西走两步,睁眼就是那些大臣,闭眼也是满脑子的朝政。整天跟那帮宫里的老太监和宫女们熘达,想想都要憋屈死了。”“倒是孙儿觉得爷爷您现在身体这么好,跟太爷爷也多学学,再干个十来年,七十一不为过吧到时候您再在我爹、我二叔、我三叔之间挑一个,再干个十几二十年,等你们都干过瘾了,孙儿我再来干。”“也别整的咱们一家人整天为了这皇位争抢,好像是个多大的宝贝似的。还让爷爷您整天惦记咱们这一家人最后为了皇位兵戎相见。”听着朱瞻基这莫名其妙的一番话,在场的三人还真愣住了。先不说这小子说的话有没有道理,这胆子是属实不小。什么都敢说。什么兵戎相见,什么老爷子活到多大岁数,是一点没有忌讳。而那老爷子也是在这时候又气又笑,提起手中的鞭子便甩了过去。虽然被朱瞻基那小子给躲开了,却还是说道:“你个臭小子,什么话都敢说,连你爷爷活多大岁数都编排上了。”说完,老爷子朱棣便一个转身,带着仨人一同朝着大军返回。返回的路上,朱瞻基也是凑到了老爷子的边上,说道:“爷爷,您瞧瞧这一大片的土地,您说舍下就舍下了这好不容易塞北平定了,您可不能说撒手就撒手啊,这多亏”“您再好好将这塞北建设建设,反正咱们现在建城也容易,您就命我们家老五,在这儿带着人建城,也不多建,先建他一个四五十个城池。这儿一大片的土地,要是真的被利用好了,您这功绩,可是千古未有啊....”“不管是这哪朝哪代,就算有将这塞北打下来的,可您见谁真将的这塞北与咱们国内融合在一起了可现在不同了,到时候咱们将境内的百姓给迁移过来,还有这些当地的牧民,咱不管他是什么血统,都通通一视同仁,学咱们汉人的唐诗宋词,认咱们汉人的祖宗。”“到时候,这片土地以后生出来的孩子,可就都是咱们明朝的娃娃了。”“就像那于谦平绒策里写的那些办法,不出十几二十年,咱们就都是大明朝的子民了。”“您想想,这些事情,可都是在您治下才出现的盛况,您要是带着这些东西下去,可比您光打下一个塞北和安南更厉害的多,别说见自家的祖宗了,就是去外边串门,碰见了那老李家,或者老刘家,说出去也有面儿啊。指不定太爷爷他一高兴,还给您摆桌酒席吃吃。”小书亭听着自己这大孙子的胡诌八扯,不知为何,他老头子听着还真高兴。倒也不在乎身边这些人觉得他这个皇帝为老不尊,还对着一旁的朱瞻基笑问道:“怎么,不怕爷爷抢了你的功劳塞北这一仗可是你打下来的,爷爷跟着你沾点光就不错了,这要是再抢了你治理塞北的功劳,这就说不过去了吧”听到这话,朱瞻基还真不在乎。信誓旦旦的说道:“爷爷,这您真别客气,您就安心的坐着,您要是觉得这功劳还不够,给孙儿几年时间,孙儿帮你去把当年那元朝天可汗成吉思汗打下来的土都给您打下来。再给您弄一些金发碧眼的娘们回来,到时候您见老祖宗的时候,都给您带下去,也让太爷爷见见稀罕。”朱瞻基这话一出口,老爷子朱棣顿时便大笑了起来。不过在本能的大笑过后,又觉得这话实在不成体统,便赶忙朝着朱瞻基那小子挥了下手中的马鞭,说道:“臭小子,胡说八道,连你太爷爷都编排起来了,再胡说,一鞭子抽死你。”见此,朱瞻基也赶忙闭了嘴。看着老爷子的精神头似乎又好了些,心中也是稍稍松了口气。他可是很清楚,老爷子去世也就在这一两年里了。历史上是因为最后一次的亲征失败而病逝在榆木川,虽然说是因为率军征战时受了伤,救治不及时而病逝的。但谁知道有没有失利后心气一泄而导致一卧不起的原因。如今明军虽然大胜,但同样也是让老爷子了却了多年夙愿。不光是历史上,就是前世很多例子都是这样。一个母亲久病在身,却为了年幼的孩子一直都坚持着,甚至成为后世的一个医学奇迹。可当自己孩子成婚之后,就在短时间内死了。之所以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未尝就没有一直都憋着一口气的原因。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今后这逍遥的人生,还是为了让老爷子多活几年,朱瞻基都要想办法让老爷子的这口气再提上来。毕竟老爷子今年才62岁,虽然也不小了,但正常来说,再活个十年左右,在没有像历史上受了重伤那种情况,还是有可能的。所以,这饼是一定要画的。言语之间也是处处暗示老爷子,多弄点功绩下去,不能够用就行,要让老祖宗们找不出任何的理由。还给老爷子畅享了一下美好的未来。但别说,这办法还真是挺有用的。刚刚在那山丘之上时老爷子还一脸的疲惫和老态,可如今呢,之前那消失的精神头又起来了。想着这些,朱瞻基也是在心里头寻思着,这次回去后一定要好好的去学堂里找几本关于养生的书,给老爷子好好调理调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