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八章:好小子,好小子啊! (第3/4页)
磨,也能将那五十万大军给磨死! 更何况,能不能调动那五十万的大军还两说。 那朱棣和朱高炽可都清楚,他们之前可是给朱瞻基那小子留过一封信的。 其中便清清楚楚的写明了,那英国公张辅和大将陈懋,其手下掌握的一半大明精锐,可都是随时听他的调遣。 如此一来,别的不说,光是目前桌面上的这些筹码,朱瞻基便已经是稳坐钓鱼台了。 就看他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结局了。 尽管之前在初听完这封信的内容和,那朱棣和朱高炽都有些于心不忍。 可如今在想明白这小子暗中打的什么算盘时,这二人的脸上又不由的露出了笑意。 “好小子!” 朱棣忍不住的赞叹道。 虽然他朱棣一生戎马,喜欢以强势的态度解决一切。 可不代表他真就傻到不知道这些。 在看明白这小子使出的手段后,明白其轻而易举的分化了那老二和老三可能得到的力量。 削弱那老二老三可能联络和拉拢的力量,将这些力量拉拢到自己身边,从这一刻起,其实这一场战争已经是打响了。 自家朱瞻基那小子在明白了如今的局面后,没有第一时间选择退却和逃避,也没有被情绪所影响。 还在第一时间便有了决断,确定了方向,与其被动的等待汉王和赵王什么时候动手,还不如自己率先出手。 大行封赏,削减其在军中的影响力。 拉拢天下藩王,截断汉王和赵王暗中可能得到的支持。 还让自己脚下的大义份量更重。 接下来,他还有做什么呢? 想到这里,那皇上朱棣和太子朱高炽便迫不及待的催促道:“还有什么,快说!” 闻言,黄俨也不敢耽搁,赶忙便继续念道:“其后,太孙殿下又命户部尚书夏元吉,传旨天下各州府县,即日起,朝廷将为天下各州府县官员一体缴纳五险一金,按照官员品阶制定相应的俸禄补贴。除了官员外,入了朝廷编制的工匠、将士、郎中、差役等,全部一体缴纳。” 随着黄俨的话音刚刚落下。 “干的漂亮!” 那坐在躺椅之上,手中拿着茶盏,好像乡下老农正在听戏一般的皇上朱棣,顿时便将自己手中的茶盏狠狠的拍在了一旁那小桌子上。 那五险一金是什么,他朱棣岂会不清楚,这些都是为了那些官员们专门制定的保障条款。 为的就是保障那些官员们的生活。 不管是生病了需要救治,还是需要购置宅院,亦或者家里有人生子娶妻之类的事情,这些五险一金都会为其保障很大一部分的支出。 虽然不是完全的保障,但有了这大部分的保障后,其余的那些支出,完全都是那些官员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这样的一个策令,对于那些官员们的生活将起到什么样的改变,可想而知。 尤其是那些本就不贪污的官员们,原本在朝廷的低俸制下,生活本就拮据。 可如今在有了这些保障的方法后,生活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甚至可以说,今后生活基本没有太大的忧虑了。 别说是那些官员们,就是他朱棣当初在看了这些五险一金的内容后,都有些眼红。 这相当于保障了你今后一生的绝大多数开销。 可想而知,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没有任何依靠的时代,这些五险一金的魅力有多大。 而现在这小子一口气便将这天下所有的官员,甚至包括那些入了朝廷编制的工匠、将士、郎中、差役等,全部一体纳入五险一金的范畴。 可想而知,对于这些人而言,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不,是掉金元宝的好事! 当然,这并不是白白的将银子发给他们。 想要享受这样的待遇,你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是入了编制,入了编制就是朝廷的人。 就可以享受到这些。 除此外,你还得保证朝廷不会没了。 朝廷一旦没了,这些东西自然也就不作数了。 也就是说,且不提这些五险一金在将所有官员以及入了朝廷编制的工匠、将士、郎中、差役等纳入后,会在吏治上带来多大的正面影响和推动。 这等同于将这些所有人都拉到了自己的战场之上! 有他朱瞻基在,这些策令就会实施下去。 你们的生活就不会有任何的忧患。 可反之,如果他朱瞻基这位大明朝的太孙下去了,你们这些好处,可就不一定能得到了。 尤其是能够威胁到皇位的是那两位向来以残暴、蛮横出名的两位王爷。 指望他们在登基之上给你们这些人捞实惠? 想屁吃呢! 可如此一来,在那大战还没有发生之前。 朱瞻基那小子便已经将皇室、天下官吏、以及入了朝廷编制的工匠、将士、郎中、差役等全部拉到了自己的船上。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加上之前对军队之中将士们的封赏,以及这次五险一金也将将士纳入到了保障的范畴。 如果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他们会如何选择? 想到这些的皇上朱棣,又如何能不为自己那看起来还十分年轻的大孙子而喝彩。 这一次,干的实在太漂亮了! 这手段,在潜移默化之间,将全天下有才能、有本事的人全部拉到了自己和朝廷的身边。 关键是不动一兵一卒。 还是在那老二和老三没有动手之前,这将留给朝廷在大局上太多可选择的空间了。 妙,实在是太妙了! 当初若是朱允炆那个小王八蛋有自己这大孙子的一半手段,他朱棣拿什么夺皇位,拿头吗? 当初靖难,要不是这天下都在帮着他朱棣,没粮草就送粮草来,遇城便降。 他朱棣如何能从起兵时的八百将士,一路打过来人数非但不少,更是增长到了二十万?如何只用了四年的时间,便将一个刚刚覆灭了元朝,正冉冉升起的新兴王朝给更替了。 就是他爹朱元璋,整个华夏史中起家史和发展史最离谱的皇帝,也是用了16年的时间。 并且,还是在天下诸侯并起的情况下。 在那种情况下,无数人在帮他吸引火力。 可当时靖难呢? 天下就他们这一支,这概念就好像在百万大军的众目睽睽之下,全程被追踪的情况下,这一支千人的骑兵,硬生生的端了他们的老巢。 巨人蹲在地上看蚂蚁爬,却突然被那蚂蚁给咬死了。 如此离谱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在真实的世界上? 正是因为那全天下的人都不帮着朱允炆那小子。 相反,都在帮着他朱棣。 所以才最终出现了这样一个听起来十分滑稽的事情。 可瞧瞧自己这大孙子,这心思、这手段、这城府。 当初他朱棣要是看到是这种局面,打? 打个屁! 这一仗还没有开打,本就名正言顺,顺天承运的自家大孙子,基本已经是赢了八成! 且那五十万大军如今还在关外。 能不能进来还两说,怎么打? 真敢动手,第一天动手,第二天军队中的英国公张辅和那大将陈懋一反扑。 配合上关内的十多万守军,以及军中的将士们本就不愿意打。 结果可想而知。 就是将他们的脑袋全部砍下来挂在城墙上,在这种情况下,全天下的人也都只会高兴的为朝廷喝彩。 就当那皇上朱棣正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