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刀行三部曲之血胎_第三十六章 楼烦部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楼烦部落 (第2/3页)

汉帝,唐宗宋祖,如今都到哪里去了?

    权利再大,版图再广,到头来还不是水镜空花?什么英雄、败将最终都逃不过一抔黄土!

    而这些接连不断的打打杀杀,大到倾国之战,小到局部争斗,不管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野心、贪欲,还是为了起码的生存、尊严之战,那些死的都是些什么人?绝大多数还不都是平民老百姓?打胜之后,得利最大的会是哪些人?还不都是那些大权在握的一小部分人么?而最终苦的都是平民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此言真是诚然不虚也!

    沈霞裳从岭北坡下来之后便纵马向东而行,虽有道路,但似皆非正经的大道,反而只见道路上坡陀折叠,弯环曲折,废弃的盐场与死水湾不时可见,愈发荒凉。

    走出野狐岭之后,已是午后不久,这一路自野狐岭下来之后,竟然觉得天气凉爽起来,犹如深秋,比起上午的炎热,不啻是冰火两重天。

    沈霞裳下岭之后好一会还沉浸在刚才的怀古之中,那马儿因天气不再炎热,跑起来竟是少见的轻快,不知不觉地便下去了足有二百来里路。

    开始时没怎么在意,待到注意时,心里在不免有些发毛。因为他这时注意到了,这路上为什么没见到有什么人过往呢

    再不时放眼望去,只见植被愈加稀少,眼前全是黄土黄沙,真正是不毛之地了!

    硬着头皮再向前走,此时日已西沉,天色将晚,好在夏季日落较晚,但这时沈霞裳却觉得自己竟似已经迷了路!

    此时四顾无人,连个问道的人也见不到,只好咬牙催马再往前跑了有几十里路,在拐过一个大一点的丘陵之后,向前望去,猛然见到西北方向的一处低矮的丘陵之上,似是冒有一股炊烟似的。

    沈霞裳大喜过望,连忙催马向前赶去。

    来到近来,翻过小丘,眼前果然又是一番景象,但见一片绿草茫茫,草中马、牛、羊的身影比比皆是。

    草地上一排几十辆黑色的牛车,旁边白色的蒙古包错落张列,不远处有人正在骑马放牧,偶尔传来的牧人鞭声缥缈悠远,在天地之间回荡。

    几位蒙古妇人在车前忙碌,估计是在筹备晚餐,一旁还有些孩子在草地上玩耍。

    看到她们,沈霞裳大致可以确定这是一群蒙古的牧人。他们自古以来的传统便是到处迁徙,寻找有水草的地方,逐水草而居,打狼放牧。

    现在正是夏季,是一年之中水草最丰美的季节,肯定是因为这里有水有草,温度适宜,于是他们便搬来到了这里。

    看上去这儿附近有一片池塘,这些蒙古包也正是靠近着水塘边而设,这样用水取水将会便捷不少。

    此地不仅昼夜温差较大,便是当前五六月份的酷暑天气,白天也不是甚热,夜晚的温度更低。牧草当前正值茂盛的当口,也是牛马羊这些牲口增肥添膘的时候。

    来到近前,沈霞裳下得马来,牵着马正在经过一处蒙古包时,突然有人掀门出来,自里面走出一个蒙古少女来,那少女一见沈霞裳愣了一下,沈霞裳正要说话,那少女转头对身后包里道:“母亲,有客人来了!”

    就听里面传来一个女人轻轻咳嗽的声音,道:“喔,是哪儿来的客人?阿雪!”

    沈霞裳一听,原来那蒙古少女名字叫作阿雪,倒似是个汉人的名字。

    那蒙古少女又回过头来看了沈霞裳一眼,转脸对着里面道:“是中原来的,看样子!”又对着沈霞裳道:“喂,你这人是从中原来的么?”

    沈霞裳道:“有劳姑娘了,在下姓沈,正是从中原而来,本待到辽东探亲,不意在此迷路,给你们添麻烦了!还请姑娘不要见怪!”

    那少女咯咯笑着,正待说话,便听那里面的人道:“阿雪,还不快点将客人请进来呀!”

    那少女回过头来冲着沈霞裳一笑,走过去接过沈霞裳的马缰绳,向沈霞裳做了一个往里请的手势道:“母亲大人让请您进到帐中去了呢!”

    沈霞裳忙道声谢谢,将马缰绳交到那蒙古少女的手中,这时才注意到,那少女长脸雪肤,身材高挑,一身天蓝色的长裙,腰间系着一条白色的腰带,扎得纤腰只有一搦。

    进了那白色的包帐之后,沈霞裳发现帐中的地方极其宽敞,此时已经点上了牛油的蜡烛,帐中似乎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气。沈霞裳这时发现有一位中年妇人正坐在一个矮脚的案子后,在那妇人的身后站的是两个年青的本族妇女。

    沈霞裳看了一眼那个妇人,就见她一袭白色的衣服,衣服的边角都绣有各种精美的花纹,眉目清秀,皮肤白皙,举手投足之间自有一种华贵的气质,而且眉目之间除了华贵之气,还隐隐然有股英气,二目炯炯有神,令人不敢对视。

    沈霞裳忙禀手为礼问好,自称姓沈,将到此迷路的情况与那妇人简单一说。

    那女人温和地示意沈霞裳在她对面的毛毡上坐下,又一摆手,身后的一位妇人便走了出去,不多会就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马奶茶,放在沈霞裳面前的矮脚案上。

    就在这时,那蓝衣少女阿雪一掀帐帘又走了进来,径直走到那妇人的身旁,依偎着她坐了下来,眼睛看着沈霞裳的脸微笑着,却不作声。

    那中年女人自道姓施,亦是汉人,那蓝衣少女是她的女儿,汉语的名字叫作阿雪。

    通过与帐主人谈话,沈霞裳方始知道这群人并非蒙古族人,他们属于楼烦人,而这里正是楼烦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