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儒仙_第四章 青玉书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青玉书院 (第1/2页)

    野猪坡将军庙神坛上的木雕泥塑开口说话。

    “那方阴阳山河砚,是当今文庙奉祀第七位圣人的旧物,当日在文圣手里曾令山河变色,缺月复圆。它第二任主人青田刘先生,也是五百年一出的奇士。青田先生飞升后,未再闻此物下落,不想今日这宁姓书生得其认主。”

    陈景天最引以为豪之事,并非生前拜将死后封神,而是曾受教于那位刘先生门墙之列。

    吴王二年,青田先生曾以此砚写讨贼檄文。文成,汉王陈天定气运从龙形衰减为蛟身。蟠龙湖之战,青雀黄龙,舰船激斗,吴王由此奠定天下霸业基础。往事如烟,历历在目。

    不过山河阴阳砚虽厉害,也分用在谁手里。宁云卿得了儒器认主,毕竟是青衿境也未至的白身。

    “最迟七天,春雷过后,青公子就会来犯!”

    “大人有几分胜算?”

    “五成。”

    李善诧异道:“不是有宁公子、孙异人襄助?”

    陈景天平淡道:“昨夜南雾峰血光冲天。他应是炼成那样东西了。”

    庙坛上寂静许久。

    李善大笑道:“无非魂飞魄散而已。甲子春秋,还能与将军酣战沙场,在下之幸。”

    野猪坡后南雾峰险峻高耸,猿啸枭鸣,阴气森森。但仍有阳光照在将军庙飞檐上,神道威严和煦。

    金华府,武阳县。

    街道上,熙熙攘攘。人与货物交织,是处繁华锦绣地。

    “真香!”

    宁云卿蹲在烧饼摊旁,啃完果rou,把核吐进阴沟里。街上的姑娘都穿着宽裙长裳,瞧不出身段,但胜在气质雅韵自然,比后事趋同长相更有耐看性。

    街对面有座书院,四墙载满桃李,高雅宁静。不时可见青衫儒巾的学子进出,谈笑风声。

    “晏楚先生致仕还乡,出任书院长,实为我辈之幸。”

    “五月二十,书院举行招生试,据说附近各府城均有士子要来赶考。”

    “青玉书院或将名扬天下矣…”

    “青玉书院?”那呆书生留下的执念,曾投考青玉书院三次,皆榜上无名。

    周朝科道制度,书院学子才可参加县试。否则只能花银子向书院求购保荐书,相当得个临时身份,也可参考。

    此刻客少,烧饼摊老汉看了眼旁边的年轻人,穷酸逼人,但长相打扮也像个读书人,便道:“公子在这蹲了许久,是要买烧饼吗?”

    宁云卿暗咽口水,摇头道:“有人要在酒楼宴请本公子。就不吃这劳什子烧饼了,平白占去肚子。”

    那老汉叹息道:“可惜喽。”

    宁云卿好奇:“可惜什么?”

    老汉愁眉苦脸道:“小老儿想写个摊幌,打算以六个rou饼酬谢,正愁找不到人啊。”

    “这点润笔却是微薄了些。”

    宁云卿站起身,抖了抖打着补丁的衣襟,正气凛然道:“不过读圣贤书,为何事学?助人为乐,正是我辈之愿。”

    “多谢。笔墨已经备好,请公子挥毫。”那老汉大喜,从柜子取出准备好的素白麻布、笔墨等物。

    书房里的老鼠通文墨,书院旁的小贩也颇有算计。

    宁云卿咬着笔头,问道:“老丈贵姓?”

    老汉挺起胸脯,略微骄傲道:“小老儿不才,乃是国姓。”

    宁云卿沉吟片刻,挥毫泼墨,在白布上写下五个大字“武大郎烧饼”。

    在老汉感激的目光中,坏书生啃着夹rou烧饼,满嘴油花到处溜达,最后寻了间当铺。

    那牌幌上书“永安当铺”四字,两个黑衣小厮侍立门前,满脸热情往里迎客。进入里间,立刻有青衣伙计来招呼,入座,上茶。

    那伙计满脸堆笑道:“公子有何贵干?”

    宁云卿放下茶盏:“当铺不当东西,难道吃饭吗?”

    “公子说笑了,公子要当何物?”

    宁云卿从怀里掏出一杯玉佩。

    按说神灵不缺金银。但将军庙神域止在野猪坡,荒山野岭,物产贫瘠。陈景天也没黄白之物,只知在庙东柳树下有块玉佩,还得宁云卿巴巴去挖出来。

    那伙计接过玉佩,仔细端详片刻,递回去,笑道:“这玉佩为前朝古物,有些年头,材质只是普通黄玉,雕刻技艺也平常。公子打算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