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回 乐舒娶妻任国卿 乐羊奉命挂帅征 (第2/3页)
。何况本家既在魏国,也不可能举家迁出,诸多不利算来,还是不去为宜,也告诫乐舒,不可盲目乐观,当在动荡中观测进退,才是智者之道。这些看法乐羊与王栩谈论后,王栩认为其远见卓识,并不强劝其赴中山国,只待边走边看,再定未来之事,所以简雍乐舒未能如愿,只是做了个试探。 这正是:国无大小尽揽才,得陇望蜀门敞开。臣将一心为君谋,不分内外求贤来。契友相助子运好,又荐父辈共朝台。谁料智士有明判,后继辉光照数代。 再说如今魏国君臣,欲趁强盛之机,决意要攻灭中山国为己有,便寻找借口予以侵占,也为扩大疆土人口,成为战国时期的先声之举。于是魏文侯召见乐羊,即问道:“闻君有志率兵攻略建功,寡人欲以中山之事相委,奈汝子在彼国任职,当如何处置呢?”乐羊即道:“丈夫建功立业,各为其主,岂以私情废公事哉?臣若不能破灭中山,自甘当军令!”魏文侯听之大喜,遂说道:“子能自信,寡人无不信子。就不知应以何策对之?”乐羊便道:“我曾游历过中山国,对其有所了解,中山虽小,却有得天独厚的地势之利,且缘于西戎鲜虞祖裔,民风彪悍,善于骑射,惯战之邦也!要么怎能独立于强晋与大燕间,长达数十年之久。要想攻下不难,却很难据守,民心不服,何能长固?不如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此孙武之道也!自当缓急交替,少杀戮,多恩义,方可为后计之策。请国君不必急限时日,当耐心待之为宜。否则攻下易,而后守难!”魏候听罢,极为称善,由此决心下定,不再犹豫不决。 于是拜乐羊为元帅,又命吴起为副帅,任西门豹为先锋,率精兵五万,借道赵国,去攻伐中山国。这也是依乐羊请议确定,当用信任之将,方能步调一致,不会发生将帅不和,互相掣肘之事,自是做到了同心同德,为夺取攻伐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魏国出兵前,本已训练军伍攻城破寨之术,此次出征,是以攻掠城垣关口为要,自是提前有所准备,待大军集结完毕,即浩浩荡荡杀向中山国。在研究商议战策运谋时,乐羊对副帅吴起道:“今奉君命攻中山,大军前往克敌,须以攻心为上,杀戮为下,破敌后方可固守,人心才会归附,否则人心失,攻下也难据守。大军前往攻伐,路程有数百里之遥,首要之事,便是粮草转运接济,当与国中联络护送,保证军中粮秣供给不断。此攸关战事成败,须得力之将督办才行,兄弟可否担此重任?”说的很显认真,也是想听听吴起的看法。 吴起便道:“仁兄说的极是,此次出兵远征,当经赵国地方,若是中途断粮,大军定会不战自乱,必然危矣!既然仁兄将此重任,委于愚弟承担,自当竭力办好,以助兄长建功,方报收助之恩。”乐羊忙道:“报恩且不必说,只是有些委屈贤弟,本应让共参军谋,也好攻城斩将建功。可此任更为重要,交给属将实不放心,所以只好如此委派,不会怪罪愚兄便好。”吴起忙道:“兄台说哪里话?吾本意也是想让您展现才能,建功受赏,扬名于世,方显我兄弟本事。至于吾已在鲁国荣耀一时,后面还有展现时机,并不争在此刻。您就放心大胆,前攻取胜,吾定会督办好军需诸项,绝不会耽搁误事!若需小弟前去相助时,召之即到,绝无相违!”乐羊高兴道:“到底是兄弟同心,可以断金!这我就放心了。”说完纵声大笑,看是开心至极。 吴起又经思谋说道:“我断那中山国虽小,却是兵强马壮之邦,恐也不会轻易束手就降,否则难于自立数十载,可要小心细致谋划才是。”乐羊便道:“兄弟说的不错!这中山国确实有些实力,我曾与王栩到此地游历,略知其山川地势,且为国富丰饶,民心忠齐,是个不大容易攻下的小国。要么,赵国早就并为己有了,哪还轮得上我魏国远道去攻占呢?看来不可太过轻敌,当悉心谋划才成。”吴起道:“征战当用忠勇亲将,要么将林虎派给兄台跟前,也好贴身保护,方才使弟放心。还有不知贵公子,听说在中山为臣,当如何措置呢?”吴起说完看着乐羊,也是欲想知其想法。 乐羊便道:“贤弟担责也不轻,身边不能没有亲将驱使,还是将那三位高徒,留在身边使用吧!我这里有西门豹等一班徒将,并不缺善战勇士。论说那亲子乐舒,还是王栩兄弟牵线搭桥,才在中山谋妻任臣,还曾邀我去高举荐封。我据如今现状推测,各大国均暗中积蓄力量,谋划扩大疆土,必然引起各国纷争,小国定难生存。若在此小国供职,虽然近看或是名利双收,却潜藏着内在风险,说不定会国破家亡。因此我婉拒未赴,并告诫其不可盲目乐观,当随时观势应变,要灵活定去留,方为明智之举。如今大战存亡之际,也只好暗中让王栩兄弟,去相机设法救助吧!”乐羊说的也是无奈。吴起听后点头说道:“若要有王栩兄弟帮衬,其乃大能之人,或可及时避险,适情躲过战祸,也未可知?”显然话中还是有些担忧。乐羊便道:“我那亲儿不比别个,却是个性格倔强之人,谁知可听王栩师傅否?也真难说准哩!”说完也自轻叹一声。 这正是:大战在即细运谋,军需粮秣兵重筹。远途奔袭仗突进,对比权衡利害由。帅将分派调配准,取胜握控掌舵头。情思亲子临危难,借助好友相救求。 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