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兵雄传_第二十五回 乐舒娶妻任国卿 乐羊奉命挂帅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回 乐舒娶妻任国卿 乐羊奉命挂帅征 (第1/3页)

    第二十五回乐舒娶妻任国卿乐羊奉命挂帅征

    回前词《贺新郎》

    亲徒已成人,惜学止,恰逢机遇,运交桃花。美妻奉送焉不娶?天道如此巧茬。勿犹豫、当即应答。将门娇女何所求?遂心愿、龙凤俏冤家,当随势,醉意发。锦帐鸳鸯伴喜梦,倚高官,即为国臣,卿职顿加。邀父高就智不取,却欲挥军攻伐。实无奈、君命下达。兵锋直指边境上,哪管它子仕敌国否?斩关入,奋搏杀。

    话说乐舒小小年纪,却时运早到眼前,巧遇中山国权臣简雍,因小女害病难治,情急之下,发出谁能治愈,便下嫁此人的重话。正好王栩师徒听到此事,却也心血来潮,竟想一试医道高低,真敢迎难而上,也不顾面子荣誉得失,到官卿府上试探医治之事。正巧王栩听说过此病治法,也是那神医扁鹊的奇绝妙术,别的医师却是无能为力,但自知医道还显浅薄,不能十拿九稳,敢保说定能治愈。只得赶回蓬山药医之乡,就请高明医师指导开方,并取到了全副灵药神丹,才很有把握的赶回灵寿城,说明此药灵验,定可医好贵女病症,简雍夫妇甚是高兴不已。王栩便提到那闺女下嫁之事,说明想给这徒弟寻媳妇之意,竟得到了简雍夫妇的赞同,原来是那乐舒在其家,经交谈后大受赏识,认为是个年少怀志的能才,甘愿将女嫁其为妻。

    王栩当时听了简雍之语,看是痛快答应下此事,便说道:“我这小徒乃友人之子,跟我身边学艺也有数年,就如父子一般。只是年少或欠锤炼,阅历尚浅,恐不能使高卿满意,还请多担待些个!”刚说到此处,只见简雍立即说道:“医师不必过谦,吾已与之交谈过,真是才能不扉,谈吐从容,胸怀大志,学识超凡,人品出众,将来当前途无限。看来,还是您这师傅,堪为高人,平日教导的好哇!要么您也便留在本国,以施展才能,定能按国士相待!吾自会荐于国君,保您能平生如愿!”王栩听后,连忙摆手说道:“我自为闲云野鹤之人,早已散漫惯了,不爱为官任仕,只喜好游走四方,结交旧友新朋,以此为乐而已。何况还有老母师尊在堂,尚需我在身边尽孝照料,何能脱身离开,恐也难尽人情。只要小徒能走上正途,自立成人,我也就算不负挚友相托,心满意足够了。”说完自笑。

    简雍听了王栩这一番言语,知道此为世外高人,恐是难于说服为用,只好说道:“医师既然不愿为官,看来是不喜荣华富贵之意,只要能治愈小女,我当有重赏与您!若是有何所需,尽管说出,吾当竭尽所能,给予满足,如何?”王栩听后呵呵一笑,说道:“我与人治病,却不为所图,只是遵医家悬壶济世之道,为芸芸黎民众生,解除疾病苦痛而已。至于重赏之意,无须费心!因我视金钱如粪土,从不在意这些,小徒自是知道的。”简雍不由赞叹不已,遂说道:“真高士也!非为我国君所用,真正可惜了。不过我想您那友人,也就是乐小郎亲父,恐怕也不是个平庸俗人吧?”这也是想知道乐舒的家境状况,再作一些事后打算。

    王栩即道:“说起这小徒之父,名叫乐羊,是我在鲁国学儒道时,所交的最好同窗学友,后来又一道拜师,习学兵道,共同游历各国,知之甚广。其智识自是渊博超凡,乃为辅国能才之人,属当今杰范,无以伦比!不过如今在家乡魏都安邑,听闻在一位国卿门下为客,也是想寻机为国建功,却不屑出任小仕,是个期许甚高之人。不似我这情态,显些颓废少志,自甘堕落之状,只好与小徒为伴,蹉跎混日罢了!他或许后能大展才华,也说不定会有天下扬名之日,就要看机运如何喽!”说完淡然一笑。简雍听后不禁大惊,知道这个乐羊,也定非凡比,或是当今雄杰,应当尽力揽为国用,不使其才华埋没,心中自有了暗谋盘算。

    由于简雍对王栩师徒,从心里敬重钦佩,自是热情高待,伺候殷勤周到,吃住必为上等,恭敬尊崇,自不必细说。后果然王栩所取回的草药,因对症施治,十分灵验,那灵芝吃过几副之后,便很快痊愈,当时成为城中奇谈趣闻。后来由于简雍竭力举荐,中山国君也赏识乐舒才能,便任命为朝中大夫,成为年轻有为的才俊。简雍便也信守诺言,将小女灵芝许配其为妻室,并为他们举办了隆重婚礼,一切安排妥当,夫妇俩很是高兴。王栩当然成了佳宾贵客,也就做主定事,只是乐羊鞭长莫及,未能亲临cao办其子婚事。随后简雍报给国君,说亲家父为当世高才,可重礼聘召为国用,中山国君即准奏,便由王栩密带国书,赴魏国见乐羊,并说明乐舒之事。乐羊听说乐舒有此奇遇,开始很为之高兴,感谢好友相助,秉意促成,这个显叛逆难管之子,竟有成家立业喜运。且捎送信礼孝敬,弥补感情裂痕,并想为父亲谋出路,心中实感慰籍。

    乐羊与王栩交谈中,知道了中山国的一些细情,也知权臣简雍是真心实意,想让自己到中山国赋予重任,成为其辅国的股肱臂膀,不觉也是心动。但后来他仔细思谋过后,认为如今世之大势,将是几个大国强势竞争,还剩下有限的数个小国,迟早会被吞并掉,这是难于改变的现情。若在小国任职做事,无论有多大才能,也只是暂时的荣华,不久便会有失去的危险,恐是难于躲避灾患。认为与其身处险地,不如极早避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