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回 两军大战井陉关 父子城头情难全 (第1/3页)
第二十六回两军大战井陉关父子城头情难全 回前词《酒泉子》 大战正酣,却遭敌拒井陉关。巧妙设谋攻其后,两路夹击穿。困斗国都灵寿城,坚固难破兵围团。惧派亲子高呼嚎,暂停降饶宽。 话说乐羊之子乐舒,因其师父王栩突发奇想,碰巧医好病女之故,交谈知其实具才能,受到中山国权臣简雍赏识。不仅兑现将小女许配为妻,成奇遇姻缘,佳话美谈,而且还由此关联,被举荐做了中山国官卿大夫,真是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走了意外鸿运,却不知暗藏着危机。乐舒还遵照岳丈旨意,好心招家父乐羊到中山高任享福,却被乐羊拒绝,理由竟是在小国致仕,或会遭祸遇险,难能自保。这也是乐羊据当时世之现状,和对以后情势展望,做出的自己判断。果然在数年后,魏国因处在强势巅峰,便有意吞并中山国,却选帅为乐羊率军攻伐,真是预料准确。在魏军前锋进攻中山国受阻后,乐羊密设巧计,采用夜火夹袭之策,取得了战败中山军的大胜,从而攻入其国。 再说中山国大将鼓须,带领战败溃军,狼狈撤到了白羊关,也是太行山中的一个险要关口,准备在此抗击魏军,却也困难重重。这就是当时白羊关守军,再加上撤回的败军,也不过万余人马,与魏军相比,人数军力悬殊,难于抵挡魏大军攻击。还有便是中山军新败,自是士气低落,人心不稳,战意失盛,所以面临据守艰难。另外乐羊采取了受降者不杀之策,有效瓦解了中山军,使其并不愿死战固守,却甘为魏军所用,喊话让中山军出降不战,使白羊关守军惶惶不安。果然等乐羊率魏大军,一路追到白羊关下,未经着力交战,便使中山兵处于了瓦解困境。鼓须不得已,便率军放弃白羊关,撤退到最后一道关口,便叫作井陉关,是太行山到东面平原的必经之路,从西面关口到东面出口,有三十多里的弯曲沟谷,因此险要无比。 此关坐落于坡顶处,只能越过此关口,穿过山谷沟道,方可到达出山之处,却有城垣依山而立,叫作土门关,是个驻兵守卫的坚城营垒。因该关隘距中山国都灵寿城,只有数十里远近,是护卫都城的最后保障,中山军在此派有重兵把守。如今又加上鼓须所带的队伍,也有两万多人马,形成了极强的守护力量,依险阻挡魏军的攻势。乐羊所率魏军虽强大,在大山中行进,也是异常艰难,只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好不容易到达井陉关前。可面对凭险坚守的中山军,一时也是难于攻破,形成了相持不下的困难局面,数月时日难有进取。正在乐羊一筹莫展之际,可巧吴起率军押运粮秣到来,两位帅将便商议对策,并仔细观察了险关阵势,中山军采取据守不出之策,仰攻难于奏效,敌箭如雨,伤亡甚重,一时也没有攻取良策。 乐羊经过仔细思索,忽然想到一招计策,便对吴起说道:“这井陉关是我大军,攻入中山腹地的必经之路,如今敌军阻挡难过,我军战车居前,步卒在后,人众道窄,不便攻击,实难通过这险要关口。就是攻破关隘,若进入沟谷峡道,也会痛遭敌兵夹击,定会损失严重,取胜确难实现。我曾到过太行山东面,多是平川丘陵之地,较为适宜我军车战,只有采取前后夹击之策,方可攻破此关,别无它法!为此,我想让贤弟率一支军,从南面绕道山东,前去远途奔袭,虽然道途远涉,有劳众将卒走路,却能十分见效,那时攻破此关,将容易得多。不知君意若何?”吴起听后,顿时抚掌说妙策,小弟愿往。他又忽然想到,说那得让国君与赵国交涉,方可借路与我,才好悄然突袭成功,乐羊忙说会写书报主公,请其派使协商赵国,若能暗中答应说定,自会如吾所愿,吴起忙点头说好。 于是,乐羊便写了书信,说明当今战事情况,并请求魏文侯协商赵国,力求使其答应,本军借道奔袭,方可一举攻破中山,随后交给吴起,派人速送魏都。并嘱咐道:“我便拨出一万精兵,由贤弟率领前往奔袭,就扬言说是护送伤兵返国,顺便带回重伤兵卒,也好迷惑中山军,使其不做防备。然后将军兵转道向南,寻路东出太行山,再沿山前道路秘密北进,便能突袭山前土门关隘。还可带走部分降卒,利诱劝导甘为我用,使其迷惑中山守军,更容易混入其内,乘机取关成功,如何实施计谋,贤弟自会见机行事,不必愚兄多说。”吴起连忙说好,表示定按计策行事,只待送达消息,便两面夹攻,必破此关无疑。果然魏文侯接到乐羊书信,知道攻关受阻,方出此谋策,于是速派使臣去赵国借道,赵国也便答应下来,知攻中山国受阻,实为不易,定消耗不菲,也乐见魏国靡费钱粮军力。 果然如乐羊所料,吴起率军秘密东出太行北上,很快到达中山国东部,直逼土门关城。还暗中派遣降卒,混入关口之内,散布谣言,说魏军已攻到灵寿城下,不日便可拿下其国都了!竟弄的守关兵将不知真假,人心慌作一团。吴起便乘机攻向土门关,有内应夜间偷开关门,大军很快便攻进其内,顿使中山军混乱不堪。乐羊已事先接到暗报,便在井陉关口同时发起猛攻,并让军士高声传言说,土门关已被魏军攻破,中山军处在两面夹攻之下,将必败无疑。使得守关军将不知所措,就连大将鼓须也不明所以,只好下令拼命抵抗,却哪能抵挡得住,不久便被魏军攻破城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