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兵雄传_第三十四回 乐羊辞世留遗嘱 姬恒奋志抗魏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回 乐羊辞世留遗嘱 姬恒奋志抗魏赵 (第2/3页)

于此处为伴吧!我会亲口向他交代。”王栩这时眼中早已湿润,忙说这事还没那么悲观绝望,但愿合了咱俩的心愿,我这辈子也就算是知足了,说完不禁长叹了口气。

    这正是:人生苦短自哀叹,英雄际遇坎坷现。飞祸相伴不单行,福寿连绵可曾见?噩耗迭闻摧心志,病由重压沉疴验。托孤之语透真诚,临终尚思免忧患。

    在乐羊病重期间,这日觉得精神好些,便将乐池母子叫到床榻前,当着王栩的面说道:“爷爷这一生满怀豪情,矢志做出一番大事,也好留名后世,或可荫及子孙。如今汝也长大成人了,爷爷难于陪伴长久,也许就要离开人世,定不要过于悲哀,当要立志做个有用之人,还要靠汝承接乐家族门,以延续光大。此当听好嘱咐,不得违背!”乐池此时已是哭成泪人,连忙下跪说是,其母也是跪地答应。乐羊喘了口气,接着说道:“你们要记住,我若是不在了,你们母子要听从王师爷的吩咐,就如同待我无二,不可坏了乐家祖风。乐池要刻苦习文练武,力争成为兵道能家,方可支撑起乐家门户。吾后事一切从简,无需破费钱财,便遵从那恩公吩咐即可。切记,切记!”乐羊说完,看母子二人跪地答应,才算安然歇下,就此完成交代。

    时过不久,乐羊便与世长辞,病逝在了灵寿城中,也算是寿终于受封之地,较那吴起死在异地它乡,还是要好上许多。王栩怀着离别好友的悲痛心情,帮着乐池母子料理好乐羊丧事,便依照乐羊之意,将其埋葬在那林山脚下平台之处,总算尽到了兄弟之情。死后棺木自是齐备,但却从简装殓,秘密寻机下葬,对外便说是一个官员,不敢过于宣扬,就怕赵军探得实情,会因帅将已逝,发兵攻打灵寿城池。也是防那中山国残余反抗之人,怀有仇恨者,为报复乐羊攻灭之恨,暗中毁坏其墓葬,这是必须防范手段,自然不能声张出去。只因乐羊墓葬隐秘难寻,所以世人不知所在,后来日久天长,埋葬乐羊的地方风水甚佳,竟被佛家高僧看中,在此建起了一座宝刹,起名叫“万寿寺”,至今仍然保存,成为当地旅游景观。此为后话。

    再说王栩待办理完乐羊后事,便遵照乐羊所嘱,刻意教授乐池武功,并骑马射箭等技能,还随时教授其兵法战策,也是呕心沥血,不遗余力。那乐池倒也聪敏颖悟,知道爷爷所嘱的分量,和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为此不断刻苦磨练,以尽早成才执掌威权,这攸关家族的前程结果,也是祖父的期望所在。由是便能吃苦耐劳,不向困难低头,有股子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具有祖父母那敢为人先的劲头,因此学练长进很快,实让王栩心中高兴。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自有王栩这样的高明师爷教导,又兼乐池智慧非凡,再加上其内心紧迫加劲,学习自是突飞猛进,不久就能与那些王栩所带来的高徒,与之并驾齐驱了。王栩在此期间,还着意将自己训练出的徒弟,安置到军伍中,担任将尉官职,各自分派据守中山地城邑,说是要使其学会带兵打仗,战时当用。其实也是为了控制掌握住军队,使其多训练出骑兵队伍,也为今后战事预做好准备。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这中山之地余下的诸城,便都掌控在王栩手中,那些原来魏国所派的将尉,知道王栩武功奇高,视为大能之人,也便服从其指挥。其实他们从心中有自知之明,无论武功及兵战之术,均具过人本领,也极佩服此君,知道是灵寿君相托之人,又是小将军乐池的师爷,也当另眼看重。否则便会大祸临头,难免被清除掉,所以乖乖听从遵行,不敢违背其指令。这样一来,魏国这块孤悬国外,实难控援之地,后来便成了独自苦撑困斗,逐渐脱离了魏国的掌控,不再听从魏国指令,而是自主行事,无需请示该国主君。那曾被魏击委任的主将,便也形同虚设,难于握有实权,此地所有军政职权,便均落入了乐家之手,也是王栩据兵法运作的结果。后来与赵军争夺城垣,互相攻打了几仗,多是中山守军获胜,赵军显些抵挡不住,将从前挨打局面,逐渐扭转稳定下来。

    却说这原中山国虽已破灭,尚曾有个国君世子叫作“姬恒”,也就是后来的桓公,是原国君姬窟的爱子,却从小很有些骨气,也算是个小储君,预备接替国君爵位的。早在中山国都灵寿城,被魏军围战之前,由一些大夫辅臣暗自携带下,潜逃出了灵寿城,躲藏到了西面太行山深处,在一个叫紫云山的深谷中暂且存身。此山谷十分隐秘难寻,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出山外,里面常有紫色云雾笼罩其间,还有山上山下几个山洞,可容纳数百人存身隐居,是个少有人知的地方。当时因人数不多,又带了些金银财宝,也是为以后生计着想,思谋待战事平息后,再返回城去与国君相会,只为躲避此刻战乱而计。因当时姬恒年纪尚小,只有十来岁,需要有人抚养看护才行。谁成想,那老国君却自缢身死,本国也被魏军攻灭,便成了失国之储君,再难有回城之日,甚至连存身之地,也显出岌岌可危。

    这正是:勿论豪情奋高腾,英雄哀遇落日迎。难过接连悲哀痛,心病无药救友朋。将星逝去随天意,临终托嘱见分明。却有更惨祸及者,隐匿深山艰困营。

    且说这姬恒小小年纪,曾在城中宫内锦衣玉食,乍到这深山洞窟中求生存,开始难于适应,但面对这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