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回 苏秦求仕遇阻困 返家谋计任赵相 (第2/3页)
这时秦惠文王初始继位,立足未稳,却不想即行扩张,还是立足于国内治理,且刚诛杀了商鞅,还未将其余党清理干净,平日又最恨游说之士,不想重用。于是便辞说道:“孤闻‘毛羽不成,不能高飞’!先生所言,孤有志未时,更待数年,兵力稍足,然后再议之!”苏秦听后已明,看来这新秦王不喜此说,已是拒绝不用之意,只好拜谢辞退出宫。等回到住处,还是不肯死心,要做最后努力一搏,便将自己所写的,三王五霸攻占而得天下之术,以及自己对各国分析论断,心血著就之书,一并献给秦王。实指望这秦国君看后,会惜才转念,或能录用自己,可那秦王虽然留下阅览,却绝无用己之意,杳无回音传出,苏秦也是无奈。后还不甘于受挫丧志,思谋再三,于是又设法求拜秦国相公孙衍,却因其嫉妒苏秦才能,怕其将来盖过自己,根本就不为引进,使苏秦彻底绝了,在秦国致仕之念。 这正是:怀才不遇常有情,却非智贤欠躬行。心高勿怨时运蹙,乾坤斗转亦失灵。人生奋搏当恒毅,天道酬勤助功成。前行道路多坎坷,胜败留待后世评。 苏秦已在秦国逗留年余,此时所带钱币已经花尽,吃住也是捉襟见肘,再待下去恐怕连回家都很困难,所穿貂裘衣袍已破旧损坏,迫使苏秦不得不想归计,也是窘困难当。于是苏秦只好变卖了车马,以充路资,自己身担包囊,徒步走回家乡,路上着实吃了不少苦楚,就如同乞丐相似,总算回到了洛阳家中。父母见其狼狈之像,竟出言辱骂不休,其妻子正在织布,见到夫君如此模样,却也不肯下机相见,真是人情冷落到了极点。苏秦实出无奈,肚中饥饿至甚,只好向大嫂恳求吃顿饭,却以家中无柴推诿,不肯为他起炊做饭。这可真是:“富贵途人成骨rou,贫穷骨rou成途人。试看苏秦貂裘敝,举目皆亲尽不亲!”苏秦见此,不觉落泪叹道:“一身贫贱,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母不以我为子,皆我之罪也!”于是便自己动手,在家中翻找旧衣穿上,却也不失志向,继续攻读学问不辍。 苏秦在翻看所学书籍时,也在暗自思索,觉得自己智识已远超它人,可说是满腹经纶,却不能游说致仕,到底误因出在哪里?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翻阅所学之书时,偶然看到“太公阴符”篇一书,他忽然记悟到,师尊鬼谷先生临行时,曾言道:“若游说不得意,只须熟读此书,自有进益。”不禁心中豁然开朗。于是闭门细读探讨,定要穷其内旨,昼夜诵读不息,当疲倦欲睡时,却学古人之法,采取悬梁刺股之手段,竟能克服困难,使其醒悟到其中奥秘。细思从前作为,还是未悟透内涵,所以不能应势利导,想出非凡办法,才能出奇制胜,达到所设想的目标。于是想到,若是正路走不通时,何妨走向反路,或许便谋得与众不同的想法,才可另辟蹊径,唯有拨开迷雾,才能看清事情的本质,这就是反象之学问。想来恩师教导,不可硬读死学,才可理解其中玄妙之处,看来死记硬背,真是害死人呐!苏秦从此以反正看事,真却大有长进。 苏秦结合所了解的列国形势,进行细思揣摩,不断肯定与否定对比,逐渐对天下大势,有了明晰的判断。如此苦学数月,竟将各种设想,利弊分析,胜败结论,如在掌中!足可令人无不信服,难能驳倒。苏秦心中想到,既然秦君不肯用己之策,何不去劝说,惧怕秦国吞并的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也会起到平衡作用,使各国都能获益,天下就可暂时免于祸灾。这样一来,恐怕六国都能接受此策,岂不就是各国的功臣,还怕没有荣华富贵可享吗?真乃绝妙之谋,可行之法,当前去尽力实施,或有成果可得。想到此策,苏秦不禁暗思到:“今我苏秦有学如此,以此策游说各国主,解得各国危急,岂不争相出金玉锦帛,取卿相之荣位何难也!”此计想好后,苏秦便劝说亲弟苏代苏历,述说自己所学,还有周游各国见闻,道明求仕策谋,以求得资费相助,好去到各国游说途中所使用。 苏秦还应许道:“吾学已成,取富贵极易耳!弟可助我行资,当百倍偿还!你俩也要苦学此道,待有所成之时,吾若有出身之日,必当援引,同享富贵!”并将那阴符篇学问,详细讲说明白,使两位兄弟相信为善,竟都想若能学会此道,却要好于经商务农甚多。苏秦出此招术后,那俩亲弟竟被他说动,情愿各出资费若干,供其到六国游说所用,还指望能有一日,这兄长出人头地,做了大官,可就能跟着沾光受益,自是不惜出资相助。这样苏秦便不愁了路费,于是便告别父母小弟妻嫂等家人,决定北往赵国游说,以尝试此计行否?再行判断何办,也是满怀信心,坚韧不拔,不惧程途艰险,定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当时赵国为赵肃候在位,用其弟公子赵成为相国,号作“奉阳君”,苏秦便先去拜见国相赵成,可这位奉阳君不喜此辈,更不肯向赵肃候推举,苏秦没了指望,只好奔向燕国。 这正是:赴秦本欲辅明君,却遭婉拒志难伸。满腹经纶怀才具,不省夸口碰壁因。狼狈回家受蔑待,恒心未减思探深。反观求得合从计,再游列国转乾坤。 且说苏秦一路风尘,到了燕都蓟城,也就是如今的北京附近,意想求见燕文公,可是其身边近臣,却都庸碌多贪,不肯为其通达国君,苏秦此时钱财匮乏,无力贡奉孝敬。只好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