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回 苏秦求仕遇阻困 返家谋计任赵相 (第1/3页)
第六十回苏秦求仕遇阻困返家谋计任赵相 回前词《丑奴儿近》 满腹谋策,欲献明君识货。却难见真容,皆因贪臣阻隔。好不容易,拜国主、论道不合。羁困贫极归家,羞遭亲人辱没。坚定志向,恒心秉持,终悟因错。正反透观,顿生奇妙推测。继往游说,巧改变、喜纳丰获。高车驷马,使命合从,封相掌舵。 话说卫鞅趁魏将庞涓败亡,其国势弱无抵御能力之际,怂恿秦孝公出兵伐魏,以使自己有率兵建功之机,还真是如愿以偿,国君命其为主将,亲率大军攻向魏地。魏惠王只好派出公子卯率军,企图以旧友身份前去讲和,此计早被卫鞅猜到,于是便将计就计,使出诈谋诓骗公子卯上当,在玉泉山相会中,生擒了魏军主帅。而后又打着魏将车队的旗号,轻易地赚开了吴城重镇的城门,致使秦军轻易夺取了吴城,及西河多座城垣,建立了丰功伟绩。后又直逼魏国都城,迫使魏惠王派使讲和,答应将西河之地割给秦国,这才勉强结束了这场战争,使魏国遭受了惨重损失。也为秦国将来攻伐各国,建立起了一个坚固的桥头堡,因惧秦军兵锋东指,边境太近都城安邑,魏国只好将国都,迁到国东边的大梁。从此显些败落之象,却为争夺中原有利,而卫鞅受赏商地,却隐伏了杀身之祸。 再说苏秦知道了庞涓已死,又知魏国新败于秦,将都城迁到大梁,以躲避灾祸,正是人心慌乱之际,自己也难能立足,于是便决定去往秦国求仕,顺便观其国情。好在此时车马尚在,还有一些路资可用,苏秦便一路西行,路过洛阳也未回家,只想抓紧时间往前赶,到达秦国再图进取,也是相信孙膑之言。当到达秦国边境时,好不容易进入秦国境内,却在商地听闻一件更加震惊的消息,说是秦国老国君病逝,新国君刚继位不久,却将功臣卫鞅抓捕,并残忍的车裂害死。苏秦这一惊非同小可,并不知其到底发生何情,那赴秦求仕的愿望,还能否实现,却成了无底的悬念,于是便详细打听事由,也是想弄清原因,然后再作判断。原来是那卫鞅,如今都叫作“商鞅”,也是因其封地为商地,也就是如今的陕西省商洛市之地,处在秦都咸阳之东南方向。原为楚国领土,后被秦国侵占,并设立武关城隘防楚,也是得到了一块不小的疆土。 卫鞅在变革国政时,曾得罪秦太子驷,是因太子漠视新法,故意违背,不好处置太子,商鞅便说为其师之罪,将太傅公子虔剃掉鼻子,还将另一师傅公孙贾,脸上刺字,施于黥刑。因此深怀仇怨,借太子驷继位国君,便进行谗言报复,秦君驷也深恨卫鞅,便下令追捕。卫鞅逃跑中欲住店,却因自定律条受困,店家不敢留宿,好不容易逃到魏国,却因侵魏仇怨太深,决不肯收留,他也真是作茧自缚,弄到走投无路之地步。不得已回到商地集人拒捕,却不敌国兵,竟被逮住处极刑,五牛分尸而死,也是不计其前功,只认其有罪而惨亡。苏秦探听明白之后,也是感到心惊胆战,但既然已来到秦地,便不能空转一回,若不作游历,或许再没机会,于是决定在秦国周游一番,再看情势而动。看到秦地虽然发生商鞅之事变,却还算国政稳定,并未以此而改变什么,便决定继续考察秦地。苏秦观看了西北高塬,游历了八百里秦川,也算秦国丰饶内地,最后沿秦岭东行,回到了秦都咸阳城。 这咸阳城为卫鞅实行新政后,从西面旧都雍城迁此,也就是如今的宝鸡凤翔县,经历了十数年发展建设,已经成为相当繁华的大都市,人们都已习惯了此地。这里距中原较近,利于物资交流,也接纳了许多战乱流民,所以各国民众聚集不断,自是逐渐兴盛起来,苏秦便游览其山川地势,也想暂住于此,以察看秦君臣国政究竟如何。这时秦国由于卫鞅变法,国内情势还算稳定,军民勇于征战立功,以便提高身价等级,喜好垦荒农耕,收成好给予奖励,可说是国泰民安,市面经济繁荣。这时苏秦游走各地,并未遇到多少困难,顺利考察了秦地风物人情,虽然发生商鞅叛逃拒捕,却也未影响到国情变化,依然未改变新法国政,继续执行既定法条。并听说秦国自战胜强魏,夺取西河诸城后,便曾逼迫东方各国,都要献地纳贡,否则便会被攻伐,其强势霸道之举,使各国心怀畏惧。 苏秦了解了这些实情,心中不禁大喜,暗想可凭自己的才智,辅佐秦君能趁势攻灭各国,却能一统天下,建不世之功业,应当是大好时机。于是便设法去接近朝臣,以求能拜见新立国君,得到其赏识重用,施展自己的宏大抱负。由于苏秦说曾就学于鬼谷先生,与魏将庞涓和齐国军师孙膑,本为同窗学子,且曾周游列国,对各国情形深入了解,并有所撰写十万字巨著为证,也得到了首肯。于是引荐给秦惠文王,受到秦新国君召见,待苏秦进至朝堂中拜见,秦惠文王便问道:“先生不远千里,来到我秦国,不知有何见教?”苏秦便直抒己见道:“吾闻秦逼诸侯割地,意欲安坐而并有天下乎?”惠文王便点头说:“确有此意!”苏秦即说道:“大王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胡貉,此为四塞之国也!沃野千里,奋击百万。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某请为大王效力,并诸侯,吞周室,称帝而一天下,易如反掌,岂有安坐而成其事乎?”说的很为夸口,也是想仗自己所学辩才,挣到富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