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兵雄传_第六十二回 张仪被激秦求仕 苏秦施策纠联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回 张仪被激秦求仕 苏秦施策纠联盟 (第2/3页)

秦愧死!”遂与贾舍人成八拜之交,相约后当互助扶持,绝不忘恩背德。随后那贾舍人替张仪算还店钱,这也都是苏秦施策,背着张仪暗行的计谋,只是瞒的甚为巧妙,以此暗施自己所定计策。再说那贾舍人自有车马,就在门前等候,于是与张仪同载而去,直奔西秦一路而行,路间还为张仪制衣装,买仆从,凡是张仪所需,不惜花费钱币,一概给予满足。而后到了秦国,竟大出金币,贿赂秦惠王左右人等,声传张仪曾拜高师学艺,与苏秦为同窗,才能不相伯仲,大造舆论影响,多为张仪延誉,以引起秦王重视。

    这正是:投靠学友不顺心,备受羞辱恨意深。饭菜粗淡勉充饥,忿怒抛却善赠金。慌急欠账无着落,恰逢恩义助脱身。奋激豪志游秦邦,欲图求仕报仇伸。

    且说此时秦惠文王,听闻苏秦在赵国任相国,并欲合从列国共抗秦暴,不禁心中大惊,知道是遇到了强劲对手,方悔不用苏秦,错失一个大用能才。正在其悔不当初之际,却意外听说有个叫张仪的人,也曾是鬼谷先生学子,与那苏秦同窗,还与齐军师孙膑,魏名将庞涓一道受教于鬼谷,正在秦都逗留,乃为高才之士。秦惠文王听后吃惊,即刻大喜道:“此人来秦,若能为我所用,秦之幸也!不可放走此人,定予高待为卿,快去高车驷马请之,寡人急欲相见!”随即吩咐左右,赶快去寻找张仪请来,因未知其意若何,也真是急不可耐。张仪本在客店内思谋,想投到秦相公孙衍门下,使其荐举给秦惠文王,还没等他有所行动,就见有秦朝廷派车马来接,那秦官见到张仪后,便鞠躬施礼,甚为恭敬。言说是秦王急欲见先生,请即刻登车进宫,不要有所耽搁,看是恭谨慌急,竟使张仪顿时一愣,只得告别贾舍人,上车跟随来者入朝见驾。

    当张仪所坐车马行进时,便有随行军士开道保护,前后护拥带甲骑士,看是很为隆重,定为有备而来,顿使张仪显些受宠若惊之感,不知此为何情,只得安然高坐。当来到朝门时,也有武士林立迎接,看似是预先安排好的,心中自然有点得意,知道那秦王确为好意,不会有何不利之情,于是心底坦然下车。即跟随着那国廷迎接之人,走向朝宫殿内,却见秦王等臣众,下阶重礼相迎,且笑容可掬道:“不知先生光临敝都,迎接来迟,还望海涵!”张仪连忙施礼道:“在下张仪,本为寒士,初来秦都,未明君意,不知何事,急盼相迎?请大王明示,也好有所咸备!”秦惠文王道:“寡人听闻先生为鬼谷高徒,多年深造,智识超凡,与那苏秦孙膑庞涓为同窗,却未出道高就,可有此情?”张仪便道:“大王所问属实,与那三人同从师鬼谷先生,学得诸般治道学问,只是吾时运不济,未遇明君赏识,尚不得志,深为惭愧之至!”自是坦然答对。

    秦惠文王见张仪对答如流,且仪态不凡,自知是真实不假,不禁心怀敬重。于是恭请张仪,坐于台上案几待茶,回到王座之后,便开口问道:“今请先生来,实为仰慕大才,不知先生志向,敬请留在寡人身边,便于随时请教,君可愿否?”张仪道:“今日入秦,本有此意,只因才疏学浅,不知能否让大王满意?”秦惠文王便道:“前时苏秦来见,正值国中乱情未宁,未能及时重用,寡人深为懊悔!他曾献十万字著论,寡人熟读,足显其智识过人,堪为大才也!可惜让他投向赵国,痛失交臂。不知先生有何见教?”张仪即道:“苏秦所著,无非是鬼谷师尊所教,吾与之共学数年,深悟其道,无甚难解,大王只管问来,自会论述明白。只是如何运用,却自有所不同,岂能不识同门之道哉?”秦惠文王听后大喜,连忙说道:“先生为何不去赵国,依靠同窗之荐,谋求高官厚禄呢?”似有疑问。

    只见张仪听后,即刻怒容满面,切齿说道:“可别再提那背情忘义的同学,吾本是在赵国,受了苏秦那厮之气,才决意来投大王,以报羞辱之恨!”接着便将苏秦如何恶待之情,向秦惠文王及堂上僚属,简要述说一遍,竟是获得同情,均道苏秦薄情寡义,不堪与之共事。这样一来,王臣都知道了张仪的遭遇,也是为他鸣不平,由此更加获得信任,同时也释去了疑惑之思,更加敢于放胆重用张仪。这也是因秦惠文此时,已得到了安插在赵国的密探回报,说的内情与张仪自述完全相符,定是不会有假,完全可以相信此人,不会是那苏秦所派。秦惠文王当即决定,拜张仪为客卿高位,恩赐豪宅阔院,住在上等官邸之区,并赐给金银锦缎之类甚丰,使张仪一步登天,身价陡增。成为了惠文王身边高参,可说是左右不离,言听计从,从此彻底改变了,因穷困潦倒,而郁郁不得志的命运。

    这正是:记恨学友太薄情,愤然抛金豪志生。怒奔西秦求仕报,竟赖资财扬声名。无须投书荐举进,自迎车马接王庭。一番问答获赐赏,高官厚禄拜客卿。

    就在张仪由贾舍人相帮,将官邸安排就绪之后,便准备将家人接来秦国,一道享受这荣华富贵,也算是扬眉吐气,不枉在鬼谷苦学数载,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张仪不忘贾舍人的恩德,请其同在秦都共享福运,省的整日东奔西走,cao劳行商之事,也是赏报大恩,践诺交拜誓言,不能像苏秦那等绝情忘义。可那贾舍人,却执意要告辞离开,张仪恳留不舍,垂泪说道:“始吾困厄至甚,均是赖您之力,才得显耀于秦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