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兵雄传_第六十二回 张仪被激秦求仕 苏秦施策纠联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回 张仪被激秦求仕 苏秦施策纠联盟 (第1/3页)

    第六十二回张仪被激秦求仕苏秦施策纠联盟

    回前词《燕山亭》

    同窗学友,由魏诓来,皆因预谋深算。故为傲待,激起夙志,共弄风云翻转。设计巧妙,看是无情却生怨。梦魇!恨切齿咒骂,扬言义断。愤然怒斥抛金,却店资难付,困倒贫汉。适逢恩助,西赴秦国,求仕顺遂宏愿。解误惊奇,方知其中藏玄幻。敬佩,誓从合作无侵犯。

    话说苏秦欲实施合从六国,以抗御秦国欺压蚕食,却遇赵国临秦兵威胁,难于脱身赴列国游说,于是便想到可利用学友张仪,去牵制秦国,避免击赵坏事。而张仪却因去了楚国,拜在楚相昭阳门下混事,也是不很得意,依然未摆脱贫困,又在昭阳出游时,观赏那和氏璧宝玉过程中,乱自争看大鱼跃潭,将宝玉丢失。却怀疑到家贫的张仪头上,认为是他窃去了宝玉,将其棍棒交加,痛打致伤,却不能屈打成招,只好放归,回到魏地家中艰难度日。苏秦所派之人,寻找到张仪后,便将其带到了赵都,意为求见相国,能引荐出仕高升,却意外遭到了冷落对待,多日不能见到国相,也是郁闷不堪。后来得到苏秦召见,竟是显些傲慢无礼,毫无同窗友情之意,使得张仪狼狈会面,忍气在相府见辱,不禁心中大怒,也是有些难于发作。

    当时苏秦在堂上高坐,看到下边站着的张仪,好似不屑一顾的样子,便开口说道:“余子别来无恙!”张仪见如此相问,早已是心中怒气勃勃,竟不答言,只管盯视良久。这时相府侍从来请示,是否可进午餐?苏秦便道:“因公事繁忙,有烦余子久等,恐是早已饥馁了吧?就且草率吃顿饭,然后我还有话要谈。”说着,便命人摆设个案几在堂下,自己则在堂上就餐,真是摆了珍馐满案,而张仪的桌上,不过是端了一荤一素,只两样菜而已,且是粗劣不精。张仪本待不吃,怎奈腹中饥甚,何况已欠了店主许多钱,只指望今日见了苏秦,即便不肯荐用,也会给不少金资馈赠,却不想是如此光景。这正是“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头?”也实出无奈,只得含羞举筷,望到苏秦满桌杯盘罗列,还将多余饭菜分赏左右,比自己所食饭菜,不知要好多少,张仪深知这是在羞辱自己,但也不便即时发作。

    张仪实在是饥饿难当,只好凑合吃下此饭,实为羞面惨情,也是心中怒火欲燃,不可遏止。待到饭毕之后,苏秦便道:“请客上堂说话!”张仪举目观看,苏秦仍旧高坐堂上,自己就如受审相似,不禁心中大怒,再也忍耐不住,于是大步上堂,来到苏秦面前,开口大骂道:“好你个季子!我道你不忘故旧,远来相投,何竟辱我至此?同学之情何在?”苏秦并不生气,只是徐缓说道:“以你余子之才,只道先我而际遇了,不期穷困如此。我岂又不能荐于赵侯,使子富贵!但恐你志衰才退,带累举荐之人也!”张仪忿说道:“大丈夫自能取富贵,岂赖汝荐乎?”苏秦便道:“你既能自取富贵,又何必来谒?念同学情份,吾助汝黄金一笏,请自方便!”说完命左右,拿出黄金授与张仪。张仪一时性起,将那黄金掷于地下,急忙转身迈步,竟愤愤而出,苏秦也不表示挽留,显得甚是抛情绝义。

    当张仪回到旅店,只见自己的铺盖旧衣等,已被店家移出在外,扔了店门前满地,好似垃圾一般。张仪便问其故,那店主人道:“今日贵人得见相君,必然荣升高位,赠馆赐爵,不在话下!故此移出外边。”张仪只顾摇头,随即说道:“可恨!可恨!”一边脱下所借衣帽鞋裤,交还给店家主人,还穿上原服。店主人忙道:“莫非不是同学友人,足下是有些妄自高攀么?”张仪扯住那店家之手,将他往日与苏秦的交情,以及今日相待光景,备细讲述一遍,还说这些事千真万确,绝无虚言假情。那店家主人道:“相君虽然倨傲,但位尊权重,礼之当然,送足下黄金一笏,也算美意,足下收了此金,也可打发店饭钱,余下还可充作路途之费,有何不好?”张仪便说:“是我一时使性,掷之于地,如今手无一钱,当如之奈何?”也真是有些焦急。

    两人正说话间,只见前番那贾舍人走入店门,与张仪相见,便急忙道:“只因事忙,连日少候,真是得罪!不知先生曾见过国相否?”张仪将怒气重新吊起,便愤怒的将手往店台上一拍,怒声骂道:“这无情无义的贼!再莫提他!”贾舍人便道:“先生出言太重,何故如此发怒?”店主人便将相见之事,代张仪叙述一遍,并说道:“这不,今欠账无钱还,又不能作归计,正在愁烦无着落呢?”那贾舍人道:“当初原是小人撺掇先生来的,今日遇而不顺,却是小人带累了先生,小人情愿为先生偿还了欠账,备下车马,送先生回魏国家中,不知先生意下如何?”张仪便说道:“我是无颜再归魏了,却欲往秦都一游,看有无机会任仕,只恨无路资前去啊!”贾舍人便道:“先生欲游秦国,莫非秦地还有同学兄弟么?”张仪便说道:“非也!当今七国中,唯秦最强,以秦之力,足可困赵。我往秦国,万一幸得用事,可报苏秦辱我之仇耳!”显然话中怀忿。

    贾舍人便道:“先生若往它国,小人不敢奉承,若要去秦国,小人正欲往秦探亲,可依旧与小人同载,彼此得伴,岂不美哉?费用自由小人全部承担,无须先生过虑。”张仪大喜道:“可真是巧事,世间竟有此高义,足令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