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九从种田开始_第一百六十章 你谁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章 你谁呀? (第3/3页)

:“小玉,我们合个影儿吧,我也跟着沾沾这里的文气,万一有一天我也能来这读书呢?”

    此刻的校门,有不少人出出进进,李卫国摘下相机,询问了好几个人,这才找到一位用过相机的。

    于是,李卫国和吴小玉肩并着肩,在这座知名学府前,留下他们青春的剪影。

    照片中,两个人穿着朴素,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是那么灿烂。

    别看这个年代的物质比后世贵乏,但是人们的脸上,却从来不缺乏微笑,而且那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笑容。

    门口就有迎新的学生,热情地帮着吴小玉拿东西,李卫国也挥手告别,看着她融入到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之中。

    直到吴小玉的身影消失不见,李卫国这才开车,接下来,他该办自己的事情。

    这次来首都,除了送几名大学生上学,李卫国最大的心愿,就是购买一批玉石。

    只是这时候,后世遍地开花的珠宝店根本就没影儿,专门的玉器店更是凤毛麟角一般。

    不过李卫国提前也做了一些功课,知道当下有一种叫做“信托商店”的地方。

    信托商店,或者称为委托商店,有些类似于典当行,但是本质有所不同,业务主要是代营为主,为托销、托购双方牵线搭桥。

    在工资不高、物质贵乏和凭票供应的年代,人们逛不起百货大楼和西单商场,信托商店就成为了首选。

    李卫国开着车在街上慢慢熘达,留意着道路两边的招牌,这会儿的牌匾都比较朴素,随处可见以“国营”开头的招牌。

    诸如什么国营照相馆,国营理发店等等。

    瞧着瞧着,李卫国忽然眼睛一亮。

    他瞧见一家信托商店,写着“北新桥信托”,于是把轿车开到门口。

    下车之后,他就看到门口停着一熘自行车,进到店里,李卫国也不由愣住,又退出来瞧瞧招牌,没错啊,是写着信托商店。

    可是屋子里简直就是一个自行车大卖场,出售各种二手自行车,还有各种自行车零配件。

    李卫国看到一位老店员闲着呢,就连忙上去问候一声,又掏出烟盒,递了一支烟过去。

    这一聊才知道,远来北新桥这边的信托商店,就是专门委托自行车的。

    那位老店员还挺热情,给李卫国介绍了好几家信托商店,都是专门收杂项的,从照相机、工艺品到手表、服装、鞋帽等等。

    像是东四、菜市口、天桥、前门等等地方的信托商店,都是这一类。

    “谢谢您嘞。”李卫国直接把刚拆开的一包烟推过去,这些信息,对他帮助可不小。

    不大一会之后,他就望见了高高的前门,找到了这里的信托商店,走了进去。

    商店里边的人还不少,有买有卖,还有专门闲逛的。

    李卫国打量一下商店的格局,基本上分成两个大区,一个是售品部,一个是收购部,他当然是直奔售品部这边。

    和普通商店类似,寄售的商品也都分门别类,虽然都是旧货,但是在摆上货架的时候,都经过修理和擦拭,所以并没有破破烂烂的感觉。

    眼前的货架是一些家电,像是老旧的唱片机,半新不旧的收音机,甚至还有几台照相机。

    李卫国问问价格,还真都不贵,基本上比新东西便宜一多半。

    最关键的是,这些出售的商品,都不存在质量问题。

    李卫国看到一个中年人,用一百八十块钱,买走了一架照相机。

    信托商店的价格,并不是商店定的,而是委托人定价,商店只是收取一定的抽成。

    而且李卫国还注意到,那个中年人买货的时候,还掏出了户口本,店员给他进行登记。

    一般稍微值点钱的物品,买卖双方都要进行登记,李卫国猜想,这应该是防止销赃。

    在下一组柜台,李卫国还看到几个老旧的瓷瓶,似乎是古董。

    另外还有几幅卷轴,应该是名人书画之类。

    他对古董没啥研究,想想这个时候,大批量造假还没开始,估计最晚也是民国时期的。

    不过李卫国可不想买,这些东西,等上三五年都不晚,全都是便宜货。

    “同志,有没有玉器?”李卫国向柜台里面的一名中年女店员询问。

    那女店员打量一下李卫国:“小同志,我们这里,就有一件翡翠镯子,你要看吗?”

    翡翠的啊,李卫国摇摇头,这个他可吸收不了,不过他还是不死心:“阿姨,我想问问,哪里能买到玉器,最好是玉料。”

    女店员不像商店里面有些售货员那样态度不好,反倒笑盈盈地回道:“小伙子,咱们首都玉器厂,就是专门加工玉器的,产品远销国外,深受外宾好评,不过他们那的产品,大多数都在友谊商店出售。”

    友谊商店,那是啥地方?

    李卫国又听到一个新名词,连忙虚心求教。

    这一问才知道,原来友谊商店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外国人,像是各国使馆的工作人员以及外商等等。

    友谊商店向他们提供进口的外国商品,同时也销售一些国内的工艺品,比如瓷器、玉器之类。

    那位女店员还告诉李卫国:“友谊商店,买东西也只收外汇券,小伙子,你还是去别的信托商店转转,应该有卖玉器的。”

    李卫国倒是听说过外汇券,这是当下一种特殊的货币形式。

    外汇券今年四月份才发行,来到国内的老外,要先把外币兑换成外汇券,然后在一些特定的地点用来购买商品,就比如友谊商店。

    如果国人想要购买友谊商店里面的进口商品,那么就先要弄到外汇券,所以当时有不少倒腾外汇券的。

    “外汇券啊,阿姨,上哪兑换外汇券?我手里正好有点美金。”李卫国并不是炫耀,他估摸着,这个女店员或许有什么门路。

    果然,中年女店员立刻眼睛一亮,又重新打量一下李卫国,低声询问:“小伙子,你有多少美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