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九从种田开始_第一百六十九章 变化是真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 变化是真大 (第2/3页)

,不像原来,手掌都磨出茧子。

    葛卫红也不在乎,起身把带回来的大提包打开,就开始往外倒腾东西。

    她们仨从首都回来,一共拎了仨大提包,里面有给李小梅她们买的糖果,更多的,都是给王燕和李卫军购买的结婚用品。

    有这个年代最好的化妆品,喜烟喜糖,最后还从提包里面拎出来一个双卡录音机。

    “太多啦,你们都还上学呢,可不能叫你们浪费钱,一共花了多少钱,我补给你们。”李卫军一瞧,连忙表态。

    “大军哥,我们有钱,你就甭管啦。”葛卫红摆摆小手,然后还拿出来两个瓷的储钱罐,递给李小梅和李小鹿。

    她还贴贴李小梅的小脸蛋:“谢谢你呀小梅,跟你学的那首《采蘑孤的小姑娘》,在团里很受欢迎。”

    凭着这首歌,葛卫红在团里的年轻人之中,已经崭露头角。

    事实上,这首歌曲,是1982年才创作并发表的。

    李小梅美滋滋地接过储钱罐,正好原来那个都快满了,不过小当家可不贪功:“这是三哥教我唱的,卫红姐,你要谢就谢三哥吧。”

    李卫国立刻顺杆子往上爬,也学着葛卫红刚才的样子,把手伸到她的眼前,逗得大家都笑起来。

    葛卫红也想在李卫国掌心拍一下,终归没好意思,她眨眨眼睛,然后抱住李卫国的胳膊,嗲声嗲气地说道:“国子哥,我总听你哼哼歌曲,还有没有,再给我百八十首的?”

    瞧着她这副作派,大伙更乐了。

    李卫国也忍不住笑:“还百八十首,你真以为我是作曲家啊。”

    不过他虽然不是专业的作曲家,倒是会哼哼不少歌曲,等到葛卫红掌握了一定的声乐基础之后,倒是能扒下来不少歌曲。

    别的不敢说,几年之后,叫葛卫红成为大歌星肯定没问题。

    吃完饭之后,李玉梅收拾碗快,葛卫红则拿起来笤帚,把屋地扫了一遍,瞧得出来,她在这里,真的跟在自个家一样。

    拾掇完之后,她就张罗着去鹿场瞧瞧。

    不过现在白天短,外面天都黑了,鹿场只能明天再去。

    吴小玉则张罗着去老村长等各家转转,她们回来,给各家多多少少都带回来一些礼物。

    于是李卫国和李小梅他们就领着这姐仨去窜门子,老村长家,王队长家,还有王大拿和赵广定家里,都转了一圈。

    大伙瞧见他们也高兴,用赵广定的话来说:考上大学了还没忘了俺们,都是好样的!

    吴小玉也不免动情:“这里就是我们知青的第二故乡,这辈子都忘不掉。”

    转了一圈的结果,就是应承下来一圈饭局,都排上号了。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杀完猪了,今年的年景好,最少的人家,也留了一脚子猪rou,还有宰杀的鸡鸭之类,正好请客。

    等再次回到李卫国家,已经晚上九点多,大伙都比较兴奋,又坐在李金梅这屋的炕上继续聊天。

    吴小玉看看时间:“坐了一天多的火车,我们也早点休息吧?”

    其实她主要是想让李金梅和郑先农有个单独的空间。

    李金梅当然也瞧出来,笑着说道:“这几个月,你们郑大哥都回来两趟了。”

    结果葛卫红这个没心没肺的丫头立刻叫嚷起来:“郑大哥,你也太没出息啦!”

    郑先农被说得老脸微红,李卫国连忙笑着解释一番,葛卫红这才伸个懒腰:“还真有点困了。”

    然后她就被李小梅和李小鹿一人扯着一只胳膊,拉到她们的房间去睡,还有李玉梅,也随后跟上。

    “等等我。”吴小玉也站起身。

    李小梅回头说了一句:“小玉姐,你和三哥睡吧。”

    这一下可把吴小玉造了个大红脸,其实李小梅说的没毛病,按照他们这边农村的习俗,订婚之后,过年过节把对象接来,是可以一起住的。

    就算是家里的大人,都主动给创造条件,即便住的地方再紧张,也得想方设法叫他们住在一块。

    “我去鹿场那边。”李卫国起身穿衣戴帽,虽然他也有许多话想跟吴小玉说,但是也不差这一晚。

    他和吴小玉的目光对视,彼此相视一笑。

    尽管四个多月未见,但是两个人基本上每月一封信,许多话,都在信里说了。

    等到第二天,罐头厂那边的王燕和徐明亮也赶了回来,开车送他们的是高大林。

    再加上留在村里的鲁大龙和林青,剩下的这些知青算是凑齐了。

    大伙都聚到李卫国家里,欢聚一堂。

    李卫国叫大姐从柜子里拿出来一个解放包,然后把里面的钱都拿出来,一沓一沓,都是分好了的。

    “我的!”葛卫红欢呼一声,先抢过来一沓,还很是财迷地数起来,一共三百张,还真够她数的。

    “我有没有啊?”高大林也开着玩笑。

    这钱还真没他啥事,不过在罐头厂那边,年底的奖金倒是不少。

    最激动的是鲁大龙和林青,俩人一共六千块钱,再加上工资收入,直接就跨入小康生活。

    别说他们在大馒头屯安家成家,甚至还能往家里邮递回去一部分。

    就像鲁大龙的家里,生活比这边还困难呢,家里两个哥哥,还打着光棍,有了这笔钱,啥问题都解决了。

    所以当李卫国把钱递到鲁大龙手里的时候,这个山东大汉也不由得眼圈一红,眼泪差点掉下来。

    林青轻轻拍着鲁大龙的胳膊:“我们留下来,绝对是个正确的选择!”

    大伙都笑吟吟地望着他们,满眼都是祝福。

    这时候,葛卫红也数完钱,又想起来一项重要的事情:“咱们的水稻种得这么好,不如就叫知青稻吧?”

    大伙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尤其是郑先农,觉得这个名称非常有纪念意义。

    “三哥都取名叫稻花香了。”李小梅别看小,知道的事情可一点不少。

    李卫国还真忽略了这方面,他想了想,也觉得这名字不错,甚至以后开发出来的商品,都可以用这个来冠名。

    于是他也就从善如流:“以后咱们在国内就这么叫,如果出口的话,就叫稻花香,毕竟知青这个称呼,那些老外也搞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