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朝鲜事 (第1/3页)
贾珠与其他贡士们跟着礼官进入了紫微城。 站在应门外的诸文武们排好了班次,准备入宫。 今日虽是殿试的日子,但与贡士们所在的大殿并不在一处。 今日是朝,是在明堂后的开皇殿举行的。而殿试则在开皇殿之北,与明堂、开皇殿同为紫微城三大殿之一的徽猷殿。 他们考他们的试,我们上我们的差。 不过今日的殿试总归是有些影响的,就比如今日来的最起码都是三品官,人数也少,等一会儿要配同皇帝去后面的徽猷殿观摩贡士们考试。 皇帝在徽猷殿漏了个面,然后就来到了前面的开皇殿。 参与人数少了,鸡毛蒜皮的破事也少了不少。商量的也都是大事。 “臣贾珲有奏,东吁不臣之心已世人皆知!臣请圣上发六师夷之,以讨不臣!” 贾珲作为太尉,大齐武官之首,总归是要给手底下的人找升官发财的机会的。 如今有可能打起来有战事的地方也就是西南的东吁了。 虽贾珲心里明白皇帝肯定不会答应的,但有枣没枣打两杆子嘛,万一皇帝同意了呢? “启奏圣上,东吁虽调兵往我朝边境移动,但东吁王给我朝的法是清缴叛乱,我军擅启战端大义有缺!” 首辅大宗伯李湷立马出班反驳贾珲的出兵请求。 当今圣上的对外策略是恢复被上皇毁掉的威望与信誉,能把仗打成自卫反击就绝不主动进攻。 曾经在太祖太宗年间万国来朝的大齐,被上皇老流氓一样的手段之下,国际威望与信誉一落千丈,除了少数几个与大齐接壤或隔海相望实在是跑不掉的国家外,几乎所有的国家在上皇执政期间陆续的断了朝贡。 “东吁与我朝未有龌龊,征讨之事勿要再提。只是西南诸军武备陈旧,还要兵部、工部与五军都督府尽快完成换装才是。” “臣等遵旨!” 兵、工二部尚书也一起出班,位列李湷与贾珲之后,一齐向端坐丹陛之下的皇帝俯身行礼。 贾珲也没有再什么,安静的回到了自己的队列,位列武班之首。 这套程序来来回回已经进行了一个月了,无外乎是与皇帝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罢了。 效果不大,但还是有的,比如离大齐比较近的一些南洋国家在听大齐对东吁的处理方式以后,派出使节对大齐表现了有意恢复朝贡的意向。 “启奏圣上,朝鲜使臣来报,朝鲜王于三月廿七日薨逝,朝鲜国奏请我朝赐谥,并为世子李襄请册封诏书。” “什么?李嵪薨了?” 皇帝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住,有些难以置信的喃喃道。 朝鲜王李嵪与皇帝年纪相仿,当年还是王世子的李嵪在北平国子监求学之时,与当时还是皇三子的皇帝意气相投,皇帝还经常带着李嵪到处耍乐,笑傲北平城 “斯人已逝.”皇帝长长叹了口气. “朕记得,他也才不惑之年吧?朝鲜使臣何在?” “使臣正在殿外候着。” 鸿胪寺卿躬身答道。 “宣!” “宣朝鲜使节觐见!” “宣朝鲜使节” 站在朝班两侧的大汉将军一个接一个朝外唱名,很快,一名宦官带领着一身素服的朝鲜使臣进了开皇殿。 “啪”的一下就趴在霖上面朝丹陛大礼参拜! 颤抖着勉强完成了使臣觐见礼仪,朝鲜使臣如杜鹃泣血般开始痛哭,而后膝行往丹陛方向爬了过去。 “陛下!” “陛下,我.我王于上月二十七日薨了!” 完,朝鲜使臣就开始放声大哭,跟着进来的副使也跟着使臣哭了起来。 大齐的文武们面无表情,冷眼旁观着这对使臣的表演。 这位朝鲜王在半岛上的风评非人。 “别哭了!快,你们朝鲜王到底是因何薨的!” 皇帝打断了御阶下两名使节的表演,怒视着他们。 “先先王在行猎途中,遭遇猛虎偷袭.” 呵. 贾珲在心中冷笑。 扯淡,君王行猎前不先把猎场的大型食rou动物驱赶走,是觉得自家大王能手撕虎豹还是能托梁还柱? 就算不驱赶走,想专门猎杀它们,那陪在君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