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朝鲜事 (第2/3页)
周围的亲军呢?不紧紧贴身保护,就这么让老虎近了君王的身? 这是嫌自己脖子上东西太沉,想松快松快了吧? “胡谬!”皇帝朝使臣暴喝一声,显然他也是明白这事的。 “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啊!陛下!” 两名使节哭的声音更大了。 “启奏圣上,臣以为应当派遣使节调查朝鲜王之死因!” 鸿胪寺卿立刻出班奏报。 能不能查出来不要紧,态度一定要摆出来。 “臣附议!” “臣附议!” 文武两班纷纷有人出班应和。 “臣,附议!”最后,贾珲也出班凑了凑热闹。 “准!” 皇帝死死的盯着两名朝鲜使节,胸中杀意氤氲。 要不是碍于不杀使臣的规矩,要不是碍于自己恢复大齐威望信誉的目标 那李嵪就是在朝鲜再不当人,那也是当年跟在他陈三爷屁股后面混的心腹弟! “这这.臣、臣谨遵陛下圣旨” 使臣呐呐不能言,只能强忍住心中不安,跪在地上领旨谢恩。 “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我国王世子襄至性至孝,淑质惠和,臣等恳请大皇帝陛下赐下册封诏书!” 完,朝鲜使臣再次五体投地。 “李襄?”皇帝想了想,虽非李嵪的嫡子,但也是活到成年的王子里年龄最大的了。 “可” “臣启奏圣上。” 贾珲突然出班站在了两个使臣右前。 “太太尉?”两个使臣看着半路杀出来的贾珲,有些发懵。 “准奏。” 皇帝有些意外,除了每日出列奏请攻东吁或与军队有关的奏报外,贾珲都是一言不发的坐在那里。 “启奏圣上,臣闻那王世子李襄在外藩民间的名望可是颇不类人,似乎还对朝鲜身为大齐外藩有些微词.反倒是王九子麟坪大君李震在民间风评颇佳,现今正在洛阳国子监攻读《中庸》.” 完,贾珲重新回到了武班之郑 为明显是非正常死亡的藩国先王复仇,又为藩国百姓着想挑选册立一个仁慈爱民的君王 大齐实乃下第一等的优秀宗主国啊! “这陛下,并非如此啊!” 使臣一下子慌了,就要向皇帝解释。 但紧随贾珲出班高呼附议的文武官员掩盖了他们那有些苍白的争辩声 “准,待我大齐派出使团调查出尔国先王之死因后,朝廷再行决定谁为.朝鲜王。” “陛下,陛下这.” “退朝!” “惟愿我皇长乐未央!” 文武诸臣连忙起身朝着皇帝躬身行礼,等皇帝走出开皇殿后,这才直起身来。 朝鲜使臣跳起来就要拦住贾珲,想要和他争辩一番。 “太尉,外臣有话” “让开。” 眯着眼撇了一眼那拦路的使臣。 使臣直觉仿若为一头噬人恶虎盯上,头皮炸裂吓得愣在当场,浑身冷汗直冒。 贾珲推开了他来到了李湷身边,笑着走出了开皇殿。 “呵呵,大宗伯,如今我那珠弟就要成为进士,是不是该准备.” “哦?哈哈哈,太尉这是什么话?李家一早就准备好了,就等珠哥儿传胪大典后,则一良辰吉日准备行婚礼了!” “哈,那感情好!” 又和李湷客套了几句,两人这才分开。 两人实话不太熟,若非贾珠即将要迎娶李湷的侄女,什么也不会走到一块几句话。 文武有别。 “哎呀呀,今日太尉可是出了个大风头啊” 一阵阴阳怪气的话从身后传来,贾珲转头一看。 “哟,这不大司农嘛?” 来人正是户部尚书夏同。 自从几个月前夏同在城门口迎接贾珲入城后,两裙是熟络了起来,逐渐朝着忘年交的方向狂奔而去。 “这朝鲜王的死肯定有问题,但你插手朝鲜王位又是为何?让以你所不类饶那个李襄即位不好?等李襄搞得怒人怨,我大齐再派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