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投名状,武科举 (第1/2页)
前段时间,李重茂的死讯传到京城,所有的官员皆知。李隆基还假惺惺的为其哀悼。 姚崇如此精明之人,为何突然关心起已经死了的废皇帝呢? 而且,如今李重茂死而复生的消息,自己刚刚得知。姚崇就来了,这未免也太巧合了。 “爱卿何意?”李隆基问道。 姚崇不紧不慢的从衣袖中拿出一份奏折,说道:“这是黄门侍郎葛鸿飞的奏折,请陛下龙目御览!” 在古代,奏折都会先到宰相的手中,宰相看过后,觉得没问题,才会给到皇帝。 即便是在没有宰相的明清时期,也是由内阁和军机处看过后,在给到皇帝。 除非是遇到了像雍正这样,超级勤勉的皇帝。 高力士赶紧上前接过奏折,小碎步走到李隆基处,递了上去。 李隆基一看,原来是葛鸿飞上奏,襄王李重茂尚有气息,但房州地处偏僻,没有良医,也没有珍贵药材,难以医治。 因此,葛鸿飞请求朝廷派遣御医,携带药材,前去救治李重茂。 李隆基眉头轻皱,拿起一份密折,开口道:“这份密折,爱卿也看一下!” 高力士又赶紧将密折递给姚崇。 对于姚崇,李隆基绝对的信任,因此密折也不隐瞒于他。 姚崇一看,密折是葛知员写的,内容也是李重茂死而复生。不过请求却不同。 葛知员是向李隆基保证,定然会让李重茂再死一次,而且是不能复生的死。 姚崇沉思了一会儿,开口问道:“两份奏折陈述内容基本一致,看来李重茂死而复生是真的,陛下准备如何做?” 李隆基盯着奏折,面露杀机的说道:“按照葛知员所奏,让他再杀一次李重茂。” 在武则天时期,姚崇就是坚定的支持李旦、李隆基一脉,而非李显、李重茂一脉。 姚崇虽然是得到狄仁杰的举荐,在这一点上,与狄仁杰不同。 “只恐怕葛知员杀不了李重茂,而且即有可能现在已经被李重茂所囚!” 听到姚崇这么说,李隆基不禁一惊,不禁问道:“为何如此一说?” 对于姚崇的判断,李隆基从不怀疑,只是这未免有些匪夷所思。 李重茂身边只有十八名侍卫,葛知员可是能掌控一千多府兵的。暗杀不行的话,葛知员完全可以明着剿灭。 除了一些边疆、重镇外,唐朝很少在州设置府兵。 房州的府兵,就是为了能够镇压住那些被流放的皇族,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很少出差错。 姚崇不紧不慢的分析道:“葛知员之前已经密奏过,杀了李重茂。如果李重茂没死,任何一个正常人的做法,都是尽力隐瞒,然后想办法杀了李重茂。” “如今,他主动上奏,难道就不怕陛下一怒之下,杀了他吗?” 李隆基本就是极为聪明之人,姚崇这一点拨,立刻明白了。当即说道:“这份密折根本就不是葛知员所写,他极有可能已经被李重茂制服了!” 姚崇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葛鸿飞的奏折充分佐证了这一点。真正上奏之人明白,李重茂没死的消息,隐瞒不了太久。” “因此,他反其道而行之,借葛鸿飞之手,让朝堂之上人皆知李重茂没死,这样一来,陛下也不好加害与他!” 对于姚崇的这个分析,李隆基极为赞同,开口道:“而且此人可以保证,在房州范围内,李重茂是安全的。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完全控制住了房州。” 高力士在一旁,有些担忧的说道:“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通过控制李重茂,极有可能想复辟!” 三人都以为是有人控制了李重茂,从没想过,这个人就是李重茂本人。 毕竟,之前李重茂懦弱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任谁都不会想到,李重茂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李隆基沉思道:“此事该如何?他们没有明着造反,派大军围剿的话,未免太名不正言不顺了。” 姚崇闻言,哈哈一笑,说道:“此事简单,对方不是给我们递过来刀子了吗?我们只要顺手一刀就可以!” 李隆基眼睛一亮,说道:“爱卿快快请说,该如何办?” 姚崇慢条斯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