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转教为导 (第2/2页)
学校,都是以文化成绩、升学率为标准,授课方式落后,进度紧弹性小,学生焦虑、家长焦虑、老师也很焦虑,可是,教育本应该是阳光自信、轻松从容的。” 有学员半开玩笑地问:“那么,转教为导之后,学生自己决定学习进度,我们不需要教学了,也不需要布置作业了,家长又该怎样判断我们的工作水平呢?” “家长自然有他们的判断方法,别忘了他们有一张晴雨表,孩子变好了还是变差了,他们一目了然,自然心中有数。 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家长心中都有一杆秤,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学员们面面相觑。 芬寸又说:“家长往往会把孩子托付给他们所信任的导师,推荐明星导师开办生活学校。 导师会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里,对同一个或同一批孩子负责,彼此熟悉彼此信赖,对各行业信息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能提出更专业的人生规划建议。 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责任心更强,也更加有成就感了。 同时还能减轻家庭的教育负担,特别是多胎家庭,让教育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让女性有更大的职业空间。” “芬导和许导也是明星导师吧?”学员问。 “自豪地说,是的,承蒙家长们的厚爱,我们开办了导岛生活学校8年了。” 许三友不失时机地说:“此时应该有广告哈:欢迎贵子女入读导岛生活学校,我们会像及时雨一样帮助大家解决后顾之忧。” “太好了,必须的。” “终于可以放心了,娃儿的事不用愁了。”
这波广告来得太及时,大家会心一笑,球妈也心动了,想着家里两个小毛孩有着落了。 “好羡慕你们转型得这么成功哦。” “除了退休和提前退休的,目前参加转型的老师都成功了,大家纷纷开办学校,有生活学校、各种职业学校、咨询工作室等等,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所以说我们真的很幸运。”芬寸笑着说。 “我也想像积极转型来着,可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好焦虑啊!” “感觉转型好难啊!” 芬寸说:“我在转型时期也有过这样的困惑,好在有四个选择:视频讲师、生活导师、职业导师和职业规划师。 当时我就想,先选择一个尝试一下吧。 于是认真分析了下,发现视频讲师很适合我,可惜竞争太激烈,职位数量又少。虽然我偶尔也会录些视频课程,但毕竟不是专业的视频讲师。 职业规划师简直就是我的短板,当时最头痛的就是这个。 职业导师对于导师们来说就是“导师导师”,转型期的我感觉这个还太遥远。 只剩下生活导师了,我作为旧体制老师,原本就具备教师素质和扎实的教学基础,做起生活导师来简直是得心应手。 生活导师除了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因为有非常优质便捷的视频课堂,实际上做起来没有什么难度。 于是决定挑战一下职业规划师,发现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因为有很全面的课程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还有导师职业资讯APP,里面有各行各业的知识和最新行情,再跟学生们的职业导师多沟通多学习,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不了几年就能成为非常优秀的职业规划师了。 当生活导师和职业规划师都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我决定再选修职业导师,进一步提升自己。现在我和许三友都是导师导师,才具备给大家讲课的资格。” “请问职业导师和职业规划师的区别是什么?”有学员问。 “职业导师精通某行业知识和技能,只传授某专业课程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某专业水平为主要职责。 而职业规划师要对所有职业都有全面的了解,要求泛而全,以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的职业为主要职责,并且围绕主职业规划出最合理的“科目圈”,也就是能给主职业当助攻的辅助职业学科。” “哦,原来如此。” “那么许导师呢?你当时是怎么转型过来的?”学员问。 “我对自己比较狠心,一下子四个全选修了,同时开花。不过像我这样的还是少数,有些同事到现在还只是在一个职位上深耕下去,也谈不上哪一种更好,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许三友回答。 芬寸幽默地说:“总的来说,做导师就要像许三友那样······”。 “哈哈,要像我的名字一样,做孩子们学习和工作上的朋友、生活上的朋友、精神上的朋友,许之以三友,许三友。”许三友笑着接话。 “还要像我的名字一样,有分——寸——”芬寸导师故意把“分寸”二字重音拉长。 大家愕然了一下,马上回味过来,哈哈大笑,纷纷鼓掌,气氛热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