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五章 暂避锋芒 (第1/3页)
第166章暂避锋芒 安故城陷落的速度之快,超乎所有饶想象,甚至连汉军也是如此,最后总结下来,除了有神秘武器相助破城外,各种攻城器械,以及玄甲军的勇猛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此战,汉军以伤亡两千饶代价,轻取狄道前哨安故城,安故城七千守卒死伤三千余人,被俘三千余人,只有千人逃出生,加上曹真部的伤亡以及俘获,共计伤亡五千余人,俘虏四千人。 唯一让魏延感到可惜的是,让曹洪给跑了,要不然曹军在陇西地区会直接崩溃,但福祸相依,倘若没有曹洪相助,汉军不可能的俘虏如此之多的曹军,毕竟安故离狄道很近,很容易跑回去的。 在城破后,曹洪第一时间就带领亲随撤退,不过区区两条腿怎可能跑得过四条腿,他们很快就被龙骧军咬住尾巴,就算曹洪屡次派人回头阻挡也无济于事。 要是按照以前的性子,曹洪早就回头和汉军拼命了,但他现在不能死,至少在夏侯渊抵达前还不能死,因为狄道需要人来主持大局。 见始终不能摆脱汉军,曹洪心一横,直接让茹燃城中堆积的物资,用汹汹烈焰来迟滞龙骧军追击的脚步。 在即将离开城门时,曹洪突然反应过来,在城中有房屋、军士阻击的情况下,他们都没能摆脱汉军的追击,更何况出安故后的一马平川。 于是曹洪灵机一动,先让人去后方阻挡汉军片刻,然后让人将城墙上的火油泼满城门,最后不顾城中仍有曹军在抵抗的情况,直接一把火将城门口点燃,炽热的火焰拒绝一切生物通过。 曹洪的目的是达到了,不过在阻碍龙骧军追击的同时,也把其他曹兵的生路给掐断了。 在曹洪离开的一刻钟后,大量曹军溃兵抵达北门,当看见北门燃起的汹汹大火后,所有人都面露绝望颓然的跌坐在地,绝望之情在人群中四处蔓延,一些军士竟掩面而泣。 不久后,击溃阻击之敌的龙骧军抵达北门前,见城门燃起汹汹大火,知道追杀曹洪已无望,随即上前招降绝望的曹军,曹军见此也不再做挣扎,直接向汉军投降。 接受曹军投降后,龙骧军让他们先在做原地等待,随后调转马头冲入城中,并将曹洪焚烧城门,抛弃城中守军独自逃生的消息传遍安故。 曹军在知道被曹洪抛弃后,抵抗意志瞬间瓦解,纷纷放下武器向汉军投降,也正是如此,汉军才能俘获这么多曹军。 其实曹洪不知道的是,在离开安故不久后,就能遇见曹真领几千兵马在半路接应,所以就算他不焚烧城门也能逃出生,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 …… 六月初二 在夺取安故城后,魏延并未在此多做停留,先是视察冲车在城墙上打的爆破孔,然后让工匠拆解器械,最后携大胜之威向几十里外的狄道压去。 而刚经历大败,援军尚未抵达狄道的这段时间里,狄道城是最危险的。 六月上旬 汉军兵临狄道,工匠们利用新运来的零部件,迅速在城下组装起二十余架重力投石机,然后在魏延一声令下,开始无休止的使用石弹轰击城墙,投送火油罐入城焚烧防御设施、粮秣军械等。 在此期间,傅肜多次向魏延进言,希望集中兵力发起攻城战,趁曹军援军未至时攻破狄道,达到一战定陇西的目的,不过此事被魏延拒绝了,并让傅肜保护好投石机即可。 相较于攻破狄道,魏延更希望利用陇西地区的重要性,来和曹cao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达到持续不断给曹魏放血的目的,不需要每隔两年再发起新的大战。 众所周知 关中地区战乱连绵,特别是当年的马超、韩遂之乱,导致大量关中百姓向汉症中原等地逃难,关中地区人口流失严重,导致丰沃的土地被荒废,从而使关中地区农业被摧毁殆尽。 因此在汉中之战时,曹cao为缓解曹军的后勤压力,曾让夏侯惇在长安一带屯田,这也就给了魏延带走蔡琰、甄宓的机会。 可长安屯田的成果,对陇西地区作战的曹军来不过杯水车薪,因此,大军后勤必须由肥沃的中原来供应,而这一条长达几千里的漫长补给线,就是魏延慢慢勒死曹魏的绳索。 虽然因精耕细作、肥料等农业技术的普及,让这些年大汉的粮食产量有较为可观的增长,但不要忘了,此时恰逢冰河时期,连温润的南方都时常出现极端气,更别气候更加极赌北方。 再一个,中原士族就真的愿意为陇西地区付出这么多?,这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当年的羌胡乱凉时,就有士人上书汉灵帝刘宏放弃凉州,要知道彼时大汉还尚未崩溃,名臣大将如云,更何况已经是名存实亡的大汉呢。 所以,在中原内部对凉州的取舍一定存在很大的分歧,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林则徐一样,能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而敌人内部的矛盾,就是魏延可利用的机会,毕竟战争是政治的延伸,能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谁愿意用战争呢。 毕竟季汉拿下了陇西地区,曹魏还可以退守长安; 季汉拿下了长安,曹魏还可以退守潼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