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_第一百七十二章 阴谋骤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 阴谋骤生 (第2/3页)

卫大夏,不知令明可否愿意。”

    魏延把庞德放在大夏,还是为了让马超放心在西凉驰骋,毕竟他和马超同为凉州人,也曾一起驰骋沙场情谊肯定还在,再加上庞德重情重义,绝对不会放弃大夏置马超于死地的。

    “末将敢不效死!”

    庞德沉着脸应到,没有因为大夏是一处死地而感到畏惧,大丈夫就应当担此重任。

    “令明,倘若事不可为切记不要鲁莽行事,多听听文进的意见,应当以保全性命为主,就得有用之身报效国家。”

    在庞德离开之前,魏延特意提醒了一句,他们手里握有筹码,打不过只要投降曹cao并不会为难他们的。

    “末将省得。”

    当庞德行礼离开后,魏延看了一眼军略图,心中叹了一口气喃喃道:

    “孟起兄,抱歉了!”

    将马超作为诱饵来吸引曹cao的注意力,配合明年即的大暴雨完成对荆北的占领,顺便完成对东吴的特别军事行动,这一点是魏延早就计划好的。

    所以,不要怪魏延无情,在大汉的复兴之路上,牺牲是无法避免的,更何况大多数都是羌饶性命罢了,而他能做的就是保住马超的命,仅此而已。

    ……

    建安二十三年夏八月

    季汉在魏延、法正、诸葛亮的谋划下,先后取得陇西、武关道大捷,并俘虏了曹魏大将夏侯惇、张辽的消息一经传出,整个下震动不已,成都、长安、许都、建邺的人心各异,怎一个精彩撩。

    先成都,当汉中王刘备在得知消息后,直接把怀里的东西扔给了吴夫人,迅速在汉王宫召集群臣举行宴会,与大臣们共同庆此胜利。

    在宴席上,简雍向刘备进言希望大赦全国以示仁德,不过此举遭到董和严词拒绝,言明大汉以法度治国,大赦下会让做恶者逍遥法外,致使法度崩溃民间动荡。

    就在刘备做左右为难时,一旁看戏的李严出了折中的主意,既然大王不能赦免为祸百姓之辈,但可以赦免罪孽较轻,比如政治犯什么的。

    李严的提议得到一致认可,刘备也欣然应允,这既能彰显他的仁德,又能顾全《蜀律》,真乃两全其美。

    就这样,一道命令被迅速下发至各地,而被刘备刚发配南中不久的糜竺,连南中都没挨着就调转马头向江州而去,毕竟他现在是白身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连刘备都管不着。

    翌日

    就有大臣迫不及待的上书,先是歌颂了魏延的功德,又拿他与韩信做对比,只言魏延乃高祖赐给季汉的大将军,大王为何不顺应命拜其为大将军呢。

    对于大臣的提议,刘备考虑再三后还是拒绝了,在他在心里季汉的大将军只有一人,其他人立再大的功劳都不校

    于是特赐魏延金币一百,银币一千,绫罗绸缎数不胜数,以示恩宠。

    ……

    在长安,当曹cao决定将目光放在西线后,先令徐晃领兵一万前往武关与吴懿对峙,一旦吴懿有撤湍迹象务必死死缠住他,不可让他轻易走脱。

    而后亲领大军两万西进,打算趁机发动第三阶段的陇西会战,完成夺取大夏、擒获马超的、伺机同汉军进行决战的目的,争取一战定凉州、关中地区的归属。

    不管曹魏是胜是负,必须快速结束战斗,不能落入魏延的拖延战术之中,不然曹魏很有可能在陇西被放血放死的。

    ……

    在许都,这座正统大汉的政治中心气氛显得有点诡异,抛开在许都驻扎的于禁不谈,朝中大臣一时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就连汉帝刘协也不例外。

    从前几年刘备进汉中王的举动可以看出,季汉根本没把许都的大汉正统放在眼里,不定还祈祷他早点死呢。

    倘若刘协死了,刘备可以立马称帝成为大汉正统,根本不需要禅让来充当门面,因为他本身就是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纯正的高祖血脉,进位称帝理所应当。

    所以,刘协对季汉来就是口号中的人物,在口号中他是大汉的皇帝,大汉没了他将日月无光,不过若在现实中相遇,指不定哪就背中五箭自杀身亡。

    这一点作为笼中鸟的汉帝刘协自然一清二楚,也知道他和曹cao是相互依存的,只要曹cao活着他就是汉帝,一旦曹cao死了,或刘备、孙权扫灭下,运气好点还能为一富家翁,运气差点直接身首异处。

    因此,刘协现在非常纠结,一边是难以割舍的权利,一边是大汉的四百年国祚,向左向右皆是深渊啊。

    ……

    在建邺,东吴之主孙权则一脸阴沉,季汉这些年发展太快了,不管是在军事、民生、经济,还是在政治上都是如此,已经全面超越曾经的老大哥东吴,这让孙权嫉妒的两睛发紫。

    如今季汉更是连胜两场,把曹魏打得满地找牙,在西线、南线均取得重大突破,若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扫灭北方复兴汉室指日可待。

    可惜,孙权不是大汉忠臣,他是东吴之主,这种事他无论如何也不允许发生的,所以,他必须做点什么来扭转局势,不然等季汉平定凉州、荆北之后,下一个遭殃的一定是东吴。

    于是,孙权立即召见大都督吕蒙、都督严畯、张昭、顾雍、诸葛瑾、陆绩、张承等东吴重臣前来议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