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动员令 (第3/3页)
成绩平庸者,将一律被任命为各地的民兵长,或者偏远地区的亭长,甚至是南方莽荒地区的村镇长官。 至于未立功的伤残军士,取优异者为民兵长的副手,平庸者可拿着免税五年的凭证,和一笔可观的抚恤金回到家中好好生活,争取再多生几个大胖子。
退役制度同上…… 反正魏延的意思很简单,只要你能在战场上立功,那么改变家族命运,实现阶级跃迁的曙光就在眼前,而抚恤制度会让将士们再无后顾之忧,这样他们在战场上才会勇猛精进,奋勇杀敌,以求立下功勋改变命运。 而在新式的抚恤制度下,也让荆州的每个村镇或多或少都拥有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猛士,在安置好伤残军士的同时,也能让民兵们武德充沛。 再加上民兵们一起长大,具备生的亲近感,在遇到困难时很多时候都能共进退,相扶持,这无疑会让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有极大的提升。 在种种原因的影响下,足以让民兵直接跳过新兵期,现在只要有足够多的甲胄兵戈武装,他们就是一支支藏在民间的精锐之师,而他们一旦集结,就意味着东吴的末日即将来临。 …… 十月中 第一批三万名民兵率先抵达临湘,县尉和民兵长将人送到后立即返回辖区,组织人手防备流窜的妨,同时也要做好出现极限动员的情况,届时就不是十丁抽一,而是五丁抽一,乃至三丁抽一了。 当第一批三万戎达后,蒋琬立即打开荆州武库,在这座武库里积存有铁甲、皮甲、木甲、藤甲四万余件,刀、枪、矛、戟、斧等兵器近十万件,盾牌、强弓劲弩等其它军械数不胜数。 在将民兵武装完毕后,蒋琬亲领大军前往醴陵同驻守在茨辅匡合兵,然后对朱然驻守的宜春发起进攻。 蒋琬为何选择攻打宜春,而不是同王芝一起打赣县,因为东吴并不是没有防备,在豫章郡后方的新淦有徐盛领两万新兵驻扎于此,这些人进攻或许不行,但让他们守城足矣。 蒋琬打算把宜春作为诱饵吸引徐盛领兵来救,然后利用最后一批共三万民兵,从曲江出发夺取赣江以西的所有土地,完成东进之策的战术目标。 若不是江东士族太过保守,对季汉的改革政策十分抗拒,再加上曹cao回师中原等原因,不然魏延都在考虑能不能鲸吞东吴,彻底改变三足鼎立的局面,以长江防线、陇山防线同曹魏形成南北、东西对抗的局面。 可惜啊,季汉的实力还是太弱了。 …… 十月初 江汉地区风云变幻,乐进、蒋钦、孙桓等人在襄阳会师,不过面对固守坚城的关羽,曹孙联军强攻三日都一无所获。 然后联军使用攻心计,将大量书信射入城中,信中直言公安、江陵都已落入吴国之手,你们的家人亲族也都投降了吴王。 所以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快快打开城门放下武器投降,这样才能早日和家人团聚,否则破城之日就是你们和家人人永隔之时。 攻心计一开始的确很奏效,动摇了城中汉军的军心,不过很快关羽就站了出来,他表示公安的确被吴军攻陷了,但江陵依旧在手里。 而且这不过是车骑将军的计谋罢了,不信你们仔细想一想,是不是今年下半年的庆典特别多,你们的家眷是不是早就去了临湘或者江陵了。 关羽的话让汉军士气大震,同时也打消了他们最后的顾虑,作战变得更加勇猛,这可是车骑将军的计谋哎,他们要是守住襄阳那还不是大功一件,届时离封候拜将还会远么。 联军见汉军进退有序没有一点士气滑落的样子,也知道攻心计已经失败,于是联军众将一合计觉得攻城伤亡太大,也容易给关羽可乘之机,于是决定放弃攻城,并在襄阳外围挖掘壕沟,建立围挡打算困死城中的荆州军。 一个月不行就两个月,两个月不行就三个月,实在不行就围上的半年,他们倒要看看关羽吃什么。 于是满宠领军两万、蒋钦领兵两万合计四万人在襄阳周围挖掘壕沟十余里,修筑大型围挡八座,每座屯兵五千并互为掎角之势,若关羽攻其一处突围,那另外两处就能迅速支援,牢牢的将关羽困死在城郑 然后曹仁让乐进领兵返回合肥以防万一,并让薛悌领兵三千守樊城,自己则亲领万余兵马带上大量的粮秣前往均县,缓解因均水被断而造成的粮食危急,同时曹仁也会伺机夺取顺阳、南乡,重新打通均水、丹水。 至于孙桓则领兵一万南下同孙权、吕蒙所部合兵,当两军汇合后在江陵的总兵力将达到七万,然后再对江陵展开狂攻,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拿下,不然东吴鲸吞荆州的战略根难以实现。 不过对于能否鲸吞荆州,孙权和吕蒙等人开始抱有疑虑,因为在江陵出现了一个不该出现的人——马谡,马幼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