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_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cao病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cao病重 (第3/3页)


    “呵呵,看来孙权也知道大势已去了啊。”

    其实江东已经稳住局势了,因为魏延不想白白浪费将士们的性命去攻城,毕竟在南昌后方还有好几座坚城,损兵折将拔萝卜的事他可不愿意干。

    现在孙权遣使来求和,无非两个原因:

    第一,趁汉军短时间内无法取得进展之机,想以一种体面的方式撤退,这样就能保住江夏郡,为夺取荆州还留有一丝机会,毕竟从地理上看,一旦江夏落入季汉手中江东就再无翻身之日。

    第二,他们能收到曹cao病重的消息,作为盟友的孙权自然也能收到,本来他们还希望随着曹cao加入战场,会给东吴带来一丝反击的机会。

    可现在倒好,曹cao人是从陇西回来了,但不是骑马回来的,而是躺在床榻上被抬回来的,从雒阳传回来的消息看,曹cao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真不知道哪会一命呜呼。

    一旦曹cao撒手人寰,届时魏国忙于继位事宜,短时间内肯定无暇顾及荆州战场,届时东吴要独自对抗季汉二十万大军,他们何等何能来担此重任啊,而且久守必失的道理他们也懂。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南海郡出现过一次的抢滩登陆让孙权一日不得安宁,生怕汉军在建邺复制一次。

    毕竟这种远离大陆架的航行方式太过隐蔽,让拥有上万里海岸线的东吴防不胜防,所以早点议和回去探索应对之策才是上上之选。

    其实对季汉、曹魏、东吴三家来讲,坐上谈判桌议和才是最佳选择。

    季汉需要时间来消化本次战役取得的成果,毕竟像凉州、交州这些人烟稀少的地方,若不早点将其开发出来,恐怕会像东汉一样被硬生生的拖垮。

    而曹魏需要时间来处理内部问题,不单单是继承问题,还有继位后的利益分配问题,毕竟大家出力助你登上王位,你总不可能啥都不表示吧,同时,曹魏还要着手处理叛乱问题,直到现在许都附近的叛军还未被扑灭。

    至于东吴则不必多,豫章郡境内的汉军一日不退,在南郡作战十万吴军的后路,东吴进军荆州的桥头堡江夏郡都面临着危险,为了整体局势必须尽快完成和谈。

    “这样吧,先邀请诸葛瑾来大营一叙,在议和条件上我们可以先相互交个底,届时大王一到双方就能签订和平协议,这对双方来讲都有是有利的。”

    魏延心里有个想法,不过还需要看看东吴的需求才能决定,反正江夏郡魏延志在必得的,就算谈判桌上拿不过来,使用战争手段他也要将其收入囊郑

    “好,稍后我会给诸葛瑾回信,相信对于我们的邀请,他一定会欣然赴约的。”

    伊籍点头答应道,现在季汉除了冲锋陷阵的猛将外,只要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是支持议和的,毕竟本次收获太丰硕了,相当于让季汉的控制区直接翻倍,为了尽快将胜利的果实转化为养料,战争是时候该结束了。

    而且不要忘了,荆、益二州的士族对重开丝绸之路早就望眼欲穿了,他们为什么能听从号召放弃部分土地、人口,还不是有丝绸之路这块大蛋糕吊着胃口,现在所有障碍都已经扫平,再拖下去恐怕会有失信义啊。

    “至于武关道方向,就让子远再咬牙坚持坚持,只要坚持到曹cao病亡,曹魏必定遣使前来议和,届时武关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那关中地区早晚是我们的。”

    将注意力转回来,原本魏延是打算让吴懿撤湍,毕竟曹军主力已经回到中原,断绝武关道阻挡曹军回师的意义就不大了,若为了关中四关之一的武关损失一员宗室大将,这笔买卖怎么算都是血亏。

    不过曹cao既然快死了,那他可就不客气了。

    “这样吧,为加强均县方向的防御力量,让汉升将惩戒营整编成刑徒营交由李恢统领,并让他领兵前去听候孝直调遣。

    同时,再让邓贤领兵北上顺阳和南乡二地,无论如何也要守住子远的后路,保我武关道大军的后路无忧。

    另外转告李恢和孝直,刑徒营虽然由异族和罪犯组成,但武器装备、后勤补给必须同民兵一样,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也不得无端欺辱他们,同时向他们许诺,只要战争结束立即就能加入汉籍,若立下功劳还另有赏赐。

    这样一来,就可杜绝刑徒营逃跑、临阵倒戈之类的事发生,相反他们还会为立下功劳,更加的英勇作战。”

    对武关正面魏延一点儿都不担心,反而是后方的顺阳和南乡等地需要格外注意,毕竟义军的战斗意志薄弱,在面临曹军围攻时很容易投降的。

    至于刑徒营没啥可的,自古就有利用刑徒为军的惯例,只不过这里魏延强调了待遇问题,这无疑会让他们对季汉更有认同感,也不至于像牧野之战一样,出现临阵倒戈的情况。

    “诺”

    伊籍点点头,利用刑徒成军他没意见反正也用不了多久。

    现在,就默默等待诸葛瑾的莅临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