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魏延不一样_第一百八十八章 和谈失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八章 和谈失败 (第1/3页)

    第189章和谈失败

    夷陵

    诸葛瑾走过汉军大营,脸上的愁绪更加的挥散不去,汉军的士气太高昂了,再横向对比士气低沉的吴军,可想而知此战的最终结果会如何。

    “兄弟,那边是什么人。”

    诸葛瑾路过一寨子,里面的人穿衣随意,站没个站像,坐没个坐像,看起来和汉营中肃穆的气氛格格不入。

    蔡承瞥了一眼,而后淡淡的道:

    “从夷陵逃过来的吴军。”

    诸葛瑾闻言直接沉默,自从庐陵、豫章、南海、会稽等郡先后被汉军侵占后,这些地方出身的士卒就异常担心后方的家人安危,整日都无精打采,整日都在抱怨,导致这种情绪传遍全军。

    陆逊对此也毫无办法,毕竟军中有几千名士卒,能用严苛的军法管么,就算军法管得着,陆逊他敢用么。

    更可恨的是汉军竟玩起了攻心计,蒋琬让吕岱负责代写家书,然后再誊抄数遍,并让人从山路灾夷陵前线,最后将其装入木桶投入城郑

    尽管陆逊反应及时收缴了大部分家书,不过还是有一部分被士卒们藏匿了起来,并几经周折来到当事人手里。

    当看到作威作福豪强被抄家夷族;

    当了一辈子的佃户突然被分配了十几亩土地;

    压在全家头上喘不过气来的苛捐杂税直接被消减八成,只有田租与少部分口赋;

    手中的大钱被统一回收,虽然兑换比例为10:1,自家的钱财莫名的少了九成,但一枚枚五铢钱就是最大的定心丸;

    而且季汉官员还承诺,并不会因家中有人在吴国、魏国效力,就区别对待他们,因为他们都是大汉子民。

    士卒们或许不懂大道理,但谁对他们好他们是看在眼里的,于是一些人就起了别样的心思,并在晚上直接付出行动。

    他们先串联城墙的巡逻队,然后利用绳索滑下城墙,最后跑至江边乘舟投靠汉军。

    当陆逊发现时已经有几百名士卒逃跑,虽然和三万大军比起来这点人连零头都算不上,但其带来的影响是恶劣的,特别是季汉这些民政让大军心思浮动。

    为稳定军心,陆逊只能拉着诸葛瑾当着大军的面,直言这不过是汉军动摇军心的阴谋罢了,不信你们可以问问去过益州的诸葛瑾。

    面对众饶目光,他也只能在叹了一口气后撒谎,没办法,谁叫他是东吴重臣呢。

    虽然暂时稳定了军心,但谎言终究是谎言,总有戳破的一,甚至一些精明一点的吴军直接向城内的老百姓打听,毕竟夷陵在几个月前也属于季汉啊。

    如今在汉营中再见他们,诸葛瑾的心思是十分复杂的,季汉只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那下民心将尽归刘备,但他是士族,这种抑豪强、均田地的政策,是他们万万不能接受的。

    在蔡承的带领下,满怀心事的诸葛瑾来到中军大帐,起来还是他生平第一次见到魏延,见到这位让东吴折戟沉沙多次的人。

    “在下诸葛瑾,见过魏将军。”

    诸葛瑾并未称呼魏延现在的官职,因为车骑将军、凉州牧这些都是刘备封的,在国内自己用用就行了,出国在外谁认啊。

    不过魏延的偏将军是曹cao称王前由汉帝刘协亲封的,这一点诸葛瑾还是认的,所以才称呼魏延为将军。

    “足下不必多礼,真是闻名不如一见呐,在下早在大王和孔明口中听过子瑜的美名,今日一见果真如此,真乃谦谦君子也。”

    魏延无不夸赞的道,不过诸葛瑾一听就不对味了,这魏延恐怕是在暗讽他吧,因为他前脚在夷陵城中撒下大谎,后脚就称他为谦谦君子。

    真是杀人诛心呐!

    “将军谬赞了,在下不过一山野村夫,而将军才是谦谦君子,竟不远千里为敌国士卒送来家书,将军这等不辞辛苦的大义之举,让我等汗颜不已啊。”

    大哥莫二哥,我撒谎欺骗士卒稳固军心,你利用家人来扰乱军心,大家都不是啥好鸟,搁着讽刺谁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呐。

    家中的父母、妻儿担心在外征战的儿子、丈夫的安危,希望让定公代写家书以解相思之苦,定公身为一地父母官岂有不代劳之理,辛苦谈不上。

    不过子瑜,你回去要好好劝劝陆伯言啊,价值万金的家书岂能轻易收取焚毁,这让那些思念家饶士卒怎么想。

    伱看外面的那些兵丁,就是忍受不了陆伯言的暴行,才冒死翻越城墙来向我等寻求帮助,子瑜你可要好好想一想啊。”

    魏延先拿吕岱事,而后又指了指营外,诸葛瑾来的时候肯定看到了吴军降卒,他倒要看看诸葛瑾做何解释。

    “哼,一群无视军法,贪生怕死的人罢了,不如将军把这些人交给在下,在下也好带回去以军法处之,明正典型!。”

    诸葛瑾言语狠厉的道,不管是何缘由,动摇军心的逃兵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