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八章 和谈失败 (第2/3页)
应按律当斩。 “子瑜何必这么大的戾气,莫非不知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道理,士卒们何其无辜,要为主将的过失买单,真乃枉言也。” 魏延直指问题的核心,你们自己制定的计策不行,最后失败了不自省也就罢了,还将罪责归咎于士卒身上,真是滑下之大稽,不愧是不要脸江东鼠辈啊。 诸葛瑾沉默了,因为魏延的是事实,终究是他们棋差一着落入了季汉的陷阱,才导致东吴落得如此田地。 诸葛瑾也没脸再什么,败了就是败了,就算在言语上取胜也改变不了失败的事实。 “请入坐吧,不知吴王遣足下来此所为何事。” 见诸葛瑾沉默,魏延也不再得寸进尺,开始进入今的正题商议结束战争的条件。 “在下受我主的委托,想同汉中王化干戈为玉帛,毕竟孙刘两家已有十年的联盟之谊,怎会无故侵略荆州呢。 本次荆州之战纯属误会,是我主误信人之言才发动的。 所幸我主及时醒悟,并将人于军前斩杀明志,然后派在下前来向汉中王解释的同时,也希望重新签订《孙刘协定》,共同携手北伐曹cao,还我大汉一个朗朗乾坤。” 诸葛瑾脸红心不跳的道,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事情的真假不重要,重要是有台阶下就校 “原来如此,我就智谋过人、自比管仲、言而有信的吴王,怎会做出如此不智之举,原来是有人挑拨离间啊。 不知道是此人是“商人”呢,还是士人呢。” 魏延先是讽刺孙权一番,然后在商人二字上加重语气,要知道战争是有潜规则的,像吕蒙这种假扮商人偷袭盟友的行径,是为下人所不容的,不但伤人还伤己。 可以预见,江东的商业从此之后会进入快速衰落期,因为魏延已经下令禁止任何东吴商船入境,不过这条政令现在还起不到作用,毕竟公安还在东吴手里,但只要战争一结束,恐怕东吴、吕蒙的日子就难过喽。 “不过一近臣罢了,我主怎么会听取一商人之言呢。” 白衣过江的确有失信义啊,诸葛瑾也没什么可的,只能迅速错开话题道: “将军,不知您意下如何,是让我们两家化干戈为玉帛,还是继续相互攻伐,最后让曹贼坐收渔翁之利呢。” “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我等自然也有化解矛盾之意,不过东吴无端入侵我荆州,致使荆州百姓流离失所,丧失亲友,让我荆州上下无人不为之愤慨。 荆州别驾蒋琬不忍百姓受苦于是振臂一呼,荆州百姓纷纷云从响应,踊跃参军走上战场,从这就可以看出百姓对尔等的愤恨啊。 足下知道我也是荆州人,是从荆州一吏一步步走到今这个位置的,荆州百姓犹如我再生父母一般,如今父母无端遭受欺辱,身为儿子的我却不能亲临前线杀敌为母报仇,反而要阻止军士们复仇,下岂有这般道理?。 因此,尽管我想化解你我两家的矛盾,但百姓们不答应,将士们不答应,士商们也不会答应。 先贤荀子有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涛涛民意,岂是我能一言决之的。” 魏延一脸愤恨的道,满是不能亲临一线的悔恨之情,当然,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听听就好,魏延要传达的意思无非是: 想要和平,很简单,拿东西来换。 “将军笑了,齐王藏兵于民之策我等岂不知,恐怕百姓也不愿上阵杀敌,只是碍于严苛的律法不得不去罢了。” 诸葛瑾直接质疑,从他们入侵公安到荆南民兵集结,只用了短短十,若没有提前预谋谁信呐。 “呵呵,或许吧。” 魏延莞尔一笑,诸葛瑾低估了百姓对保卫自身利益的决心,只要荆州局势陷入危急,他认为从荆南两百余万百姓中动员出二十万大军都没问题。 “将军,入侵荆州的确是我吴国有错在先,但如今荆州只有一城失陷,而我等已失南海、庐陵、豫章郡一部、会稽郡大半,已经为我等的错误付出了代价,莫非将军真不顾你我十年联盟之谊,要赶尽杀绝乎?。 须知我江东仍有带甲之士十数万,江东子弟也有卫土之决心,还望将军三思而后行,莫让曹魏当了那得利的雀儿。” 诸葛瑾肃穆着脸十分认真的道,若季汉有心覆灭东吴,他们也不惜鱼死网破。 “足下言重了,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大汉的原则,那么囚禁陛下于许都,图谋篡汉的曹cao自然是我们的敌人,而非吴王也,这一点还请子瑜不要误会。 虽然大王仍未赶来,但我作为本次会战的总指挥还是有能力劝大王结束这场战争的,不过战争是可以结束,但你们对荆州百姓造成的创伤却是难以抚平的。 若我等随意停战恐怕会引起荆州民愤,所以,你们必须付出点什么来平息荆州民愤,不然我无法向大王交代,无法向百姓们交代。” 魏延最后淡淡一笑,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