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五章 代汉 (第1/3页)
第206章代汉 在三家各自的忙碌中,时间很快就来到九月份,此时的曹魏已经完成九品中正制前期所有的准备工作,各大士族也挑选好了各自的子弟,准备在九品中正制推出时以供中正评定。 当然,对于各士子的评级工作早就完成,只是一直处于引而不发的状态罢了,其目的就是为九品中正制的推出万无一失。 而在季汉,科举制的工作进度已经在快速推进,季汉四州由士族推荐的茂才、孝廉已经在各自郡府待命,随时准备参加尚未举行的郡试。 至于从中原赶来的士子,则在成都和临湘二地停留,毕竟季汉的动作这么大,中原士族总会听到一点风声的,也知道季汉和曹魏一样在谋划新的选官制度,所以先停留观察片刻再。 而在各大乡镇,正在组织百姓推选有品德、才能之人,并在官吏的遴选下发放考试资格; 各学府也在组织学子考试,并严格按照要求遴选学子,和曹魏想的一样,第一次科举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预计到十二月末,科举考试的全部准备工作将完成,在明年开始第一次科举考试,考试时间暂定持续六个月,至于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再定。 至于东吴,他们正在努力的推动大泉系列货币的普及,无瑕在选官制度上推成出新,大概率只能使用相对落后的察举制来遴选官员。 …… 九月 许都周边有很多百姓、士商都声称看见了黄龙、凤凰、麒麟、白虎、甘露、醴泉等祥瑞,而祥瑞的频繁出现似乎在预示着什么,让一些人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不,太史丞许芝便向曹丕进言,希望魏王何不顺应意,代汉称帝呢?。 而曹丕闻言后勃然大怒,在斥责许芝一番后道: “当年周文王已占据下三分之二,却依旧秉持着君臣之礼,继续向商王朝称臣,这一点得到了圣人孔子的赞叹;周公当时已经在行使君主之权,但他在完成使命后依旧将朝政归还给成王,孤的德行不如两位圣人十之一二,我怎敢这么做呢?。 孤承父王遗命,是要辅佐陛下扫灭乱臣贼子,治理下使百姓安定,待功成后还是要交还政于陛下的,像这样的话,太史丞以后就不要再了。” 反正曹丕就是一个意思,代汉我还不够格。 不过大臣们却丝毫不理会曹丕的态度,反而愈发地劝进,一时间劝进表和劝进文章数不甚数,甚至不仅是魏国的官员参与其中,就连大汉朝廷的官员也发来劝进表,看来谁都不想错过这场饕餮盛宴。 对于大臣们的上表,曹丕都一一拒绝了,并再次强度自己是汉臣怎能擅自行逾越之举,同时他还亲自向刘协请罪。 十月初一 汉帝刘协自然知道曹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就是想让他主动行禅让之举,也好名正言顺的代汉称帝。 尽管刘协知道原因,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在面对众多大臣的威逼利诱下,他不得不顺从的答应,于是在汉室宗庙跪了一一夜后,于第二明时分下发第一次禅让诏书,表示自己德行不足,欲让帝位于曹丕。 很显然,刘协第一次的禅让被曹丕拒绝,并表示自己乃大汉一等一的忠臣,德孝能力、名望不及陛下万一,陛下怎能禅让大位于我呢。 十月初三 刘协第二次以能力不足,不足以扫灭不臣,不足以安定下百姓为由禅让,不过同样被曹丕拒绝。 十月初五 刘协第三次以丧失华夏土地之责禅让,不过依旧被曹丕拒绝,毕竟三推三让乃传统美德,就算曹丕急不可耐,但该做的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不然以后会被下士民戳破脊梁骨的。 十月初十 刘协第四次禅让,不过这一次他先下诏细数自己的罪责,表明大汉沦落至此原因全在他,他有愧于列祖列宗,有愧于下百姓,不能承担代牧民之责。 紧接着从曹cao开始夸起,细数他几十年来的丰功伟绩,表示没有曹cao就没有今的大汉,然后他又称赞曹丕的品德、才能、名望表示下只有在他的领导下,才会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在刘协诚恳的、卑微的哀求下,曹丕“十分不情愿”的同意了刘协的禅让请求。 十月十三 经过九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大臣们数十次的上表劝进,在汉帝刘协前后四次下达禅位诏书下,汉帝刘协被迫将象征权利巅峰的玺绶诏册交于曹丕,正式宣布退位,四百年大汉始于高祖刘邦,终于献帝刘协。 十月二十八 曹丕在陈群、桓阶等人所上的“登坛受命表“上,批下了“可“字。 十月二十九 曹丕登上位于许都城外的受禅台,在文武百官、匈奴,乌桓,鲜卑等异族的使者、许都左近士民共计数万饶见证下,曹丕先后完成祭、祭祖等重要礼节,然后昭告下登临皇帝位,改国号为魏,建元黄初,正式宣告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