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灭羌作战 (第3/3页)
选择负隅顽抗,因为他们始终认为,汉军动作如此之大所图肯定不,一旦投降和待宰的羔羊又有何异。
对于他们的骨气,赵云很是敬佩,所以让他们走得很安详,一点痛苦都没樱 六月中旬 赵云在抵达休屠泽后,很快就压服尚未离开的胡人诸部,随后在休屠泽畔举行庆功宴,不过一团和气的庆功宴,在赵云“失手”将酒盏打翻在地后一切都变了。 早在营中埋伏的刀斧手见赵云发出信号,直接冲出来将近千名胡人贵族斩杀殆尽,惨叫声、哀嚎声不绝于耳,而营寨外的胡人听闻只能将孩子耳朵死死捂住,希望明日汉军的手下留情。 翌日 伴随着血红色的休屠泽,赵云让人割下胡虏头颅,在休屠泽畔筑京观以震慑胡人,同时在湖畔立下石碑,言明胆敢越过此界者,虽远必诛之,然后赵云带着战利品开始返回金城复命。 赵云仅耗时两月就覆灭了卢水胡,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不过仔细一想也觉得情有可原,凉州最大的胡人势力是西羌,此时他们正被法正堵在湟水谷地。 再加上匈奴重心转移至河套地区,导致河西走廊一带的胡人实力大减,在失去西羌这个主心骨的情况下,面对装备精良的汉军他们自然是无法抵挡的。 …… 而在另一边,马谡统领玄甲军同样进展顺利,尽管在武威郡遭到惨败的麴演领残余兵马在张掖郡同张林合兵一处后,叛军总兵力高达五万余,但马谡依旧不以为意。 在进入张掖郡后不久,马谡同叛军在山丹县治所删舟激战,尽管叛军对城墙进行过加固,但面对汉军的黑火药依旧无力,五千兵马只坚守了半城墙就被汉军用黑火药炸塌,见此情景,叛军丢下千余具尸体仓惶而逃。 马谡用黑火药攻破删舟,用事实告诉河西走廊的叛军们,坚守城池只有死路一条,然后只派出一万玄甲军追击溃兵,其余大军则向山丹军马场进军,造成汉军骄纵的假象,以诱使叛军来攻,达到一战定张掖的目的。 或许是马谡的计谋奏效,也或许是叛军知道汉军有诈,但他们真的已经无路可走了,所以不会放过任何一丝的机会,于是在张进和麴演的率领下,近五万叛军倾巢出动杀向汉军。 至于此战的结果自然没什么意外,一万余着全甲的玄甲军在提前占据地利的情况下,应对五万乌合之众的围攻显得得心应手,当拖到马谡领军来援时,就为此战画上了句号。 在此战中,张掖郡叛军主力被全歼,除了阵亡和溃散的以外,有超过三万人放下武器投降,而作为被汉军重点照鼓叛军首领张进和麴演两人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前者被当场斩首,后者被汉军俘虏,不过后者也好不到哪去,只不过一个早死一个晚死罢了。 在覆灭叛军联军后,马谡迅速派兵向张掖郡各地进军,打算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张掖郡的全部控制,扑灭作乱的豪强、胡热。 至于马谡并没有急着离开,视酒泉的叛军如无物,而是在山丹县境内停留了下来,因为这里有大汉乃至整个亚洲规模最大、战马质量最好的军马场——山丹军马场。 而对于生活在山丹军马场内的胡人,马谡并没有铲除他们,而是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将他们分成十个中部落,让他们在各自负责的区域内负责牧马,以供季汉组建骑兵所用。 然后又在山丹县驻兵,以监视山丹军马场内胡饶一举一动,当然驻兵也只是应应急,毕竟要不了多久,在山丹县附近参与骑兵训练的汉军,很有可能比牧马的胡人都多。 山丹军马场落入季汉之手,算是彻底解决战马来源问题,让魏延筹谋组建更大规模的骑兵军团变得有可能,再加上季汉良好的经济情况,相信用不了几年,不管是在骑兵的数量上,还是骑兵的精锐程度上都能碾压曹魏,中原大地,终将成为汉军骑兵所驰骋的地方。 …… 马谡扫灭张掖郡叛军后,在酒泉郡的叛军首领黄华更是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汉军明就杀来,毕竟在汉军的黑火药面前,再坚固的城墙也不过是一道摆设,在玄甲军面前,人数也变得苍白无力。 所以,黄华一不做二不休,趁着汉军主力尚未进入酒泉郡时,先一步将军中胡人将领伏杀,然后再将军中胡人士兵关押囚禁,最后再亲自前往敦煌,向汉安夷将军张南投降。 打不过,那我加入总行了吧。 黄华投降后,马谡也离开张掖挥师西进,很快便和张南在酒泉郡会师,正式宣告河西走廊被季汉完全掌控。 随后马谡根据魏延的指示,在降军中遴选五千精锐补充到张南麾下,让其麾下兵马增至两万,然后再以张南为帅,张嶷、程畿、黄华等将为副,领汉军溯弱水而上去居延泽扫灭叛逆。 至于敦煌的防务问题,将由马谡领玄甲军来接替,毕竟去居延泽要穿过腾格里沙漠,重步兵并不适合执行这个任务。 而随着黄华的投降,由地方豪族在河西四郡掀起持续半年有余的叛乱被汉军扑灭,速度之快令外部势力忌惮不已,也让他们对季汉的实力有了清晰的认知。 大汉表现出她强大的一面,现在该轮到西域诸国选择了,是顽抗到底,还是唯命是从,除了这两者外再无第三选项,至于中立什么的就别想了,魏延第一个就会干死这些想坐收渔翁之利的人。 八月中旬 王平领无当飞军在大榆谷同牵昭会师,然后在向导的带领下沿着古河道穿行在山林间,一步一步向西海湖摸去。 而在武威的魏延也准备移师敦煌远征西域,不过在离开前魏延还要去见一个人,并对如何处理西海郡的西羌做些安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