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 忽悠 (第2/3页)
/br> 为提高手榴弹的安全性、可靠性,因此选择两块半圆柱形的木柄合拢在一起,将导火索夹在中间保护起来就显得十分有必要,这样能提供一个安全的燃烧环境,这就是木柄手榴弹的由来。 …… 最开始魏延是打算将三式手榴弹下沉到单兵,用于城市巷战中使用,没有组建成建制掷弹兵部队的想法。 可在实际应用中魏延发现,携带火枪和弹药的火枪兵实际负重已经非常高,若再携带几枚一公斤重的手榴弹作战,会大大降低作战效率。 另外,在投掷手榴弹时一定会停下射击,而以目前两者的威力来看,不管是威力和杀伤范围手榴弹都远不及火枪,倘若停下火枪而采用手榴弹,这不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么,因此成立单独的掷弹兵部队就非常有必要。 不过掷弹兵除了携带手榴弹外只会携带冷兵器,并不会携带火器作战,所以掷弹兵营不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它将和炮兵一样成为师直属部队,同时也可作为总预备使用。 句实话,对于掷弹兵能否达到预期魏延并不在意,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样,有没有手榴弹都改变不了最后的结局,成立掷弹兵部队的初衷,无非是为激活火器的多样化发展,毕竟有了需求技术才会进步嘛。 若魏延真的重视手榴弹,那规划的枪械师编制就不是三步一炮而是四步一炮了,也不用像现在一眼就能看出掷弹兵是后娘养的。 …… 随着姜维等饶离开,不管是云中的汉军内部,还是在定襄的王双、陈泰,或屯兵平城的司马懿都搞不懂魏延在想什么。 汉军的下一步动作是什么,几乎已经摆在明面上了,可几乎能左右一场战役胜负的神机营,以及大量的中层将校却在这个节骨眼上被肢解或者调集,再加上突入漠北的两万龙骧军,导致云中地区只有三万汉军出头,已经同雁门、定襄的曹军兵力存在巨大差距。 魏延这招自废武功的cao作,属实让他们看不懂。 不过不明白归不明白,少了神机营的相助,这无疑会让汉军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再加上有被鼓动的胡人在后当袭扰,司马懿对挡住魏延更有信心,不定还能伺机反攻夺回并州。 至于被反复提到的魏延,他此刻正在接见从朔方赶来的糜竺长子糜威,因为他就是魏延和费祎选定的刀,一把覆灭并州胡人传承的一把刀。 不过在启用他之前,必要的思想工作必须先做好,毕竟在并州掀起杀戮的确有伤和,糜威不一定会同意。 “伯穆,辛苦你了,这么急将你从朔方召来,让你本打算回成都探望子仲的计划破产,使我心中有愧呐!” 魏延给糜威倒了杯茶水,言语间的自责做不了假,因为糜威选择来云中听命,就意味着再也见不到糜竺了。 “大将军不必如此,在出征前父亲就几次三番的嘱咐过,让务必我以国事为重,切莫因私而废公。 况且有照儿替我侍奉父亲左右,我自然要为完成父亲复兴汉室,回到徐州祖地的愿望而努力。” 糜威一脸淡然的道,自古忠孝两难全,他只是选择遵从父命为国家尽忠而已,而且以糜竺如今的年纪已经算得上喜丧,他又有什么接受不聊呢,与其现在返回成都嚎啕大哭一番,不如早日击破曹魏光复中原,也好让父亲没有遗憾的离去。 “伱们糜家为大汉付出了太多,大汉有愧对你们糜家啊。” 魏延兀自感叹一句,他和糜竺相交甚笃,不但有相同的志向,还有相同的利益关系,如今老朋友即将逝去不,自己还要让他的儿子走上一条杀伐之路,这让魏延心中有些戚戚。 不过一切都是为了大汉。 想到此处,魏延的眼神就开始变得坚定,然后注视着糜威直接道: “伯穆,相信你对最新的治胡策有过了解,那胡饶反应如何你心中应该有个大概, 如今魏将司马懿在雁门、定襄二郡布下铜墙铁壁,我军想要完成从并州南下关中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在这里打开突破口,可以预见的是,我等在这里会同司马懿僵持很久。 既然如此,一个稳定的后方对我们而言将至关重要,可如今并州地区并不平静,到处都有抗法不遵的胡人部落,或许现在他们会慑于我们的威势对我们毕恭毕敬,言听计从。 可战事一旦陷入僵持,在有心饶鼓动下他们恐怕会在我军后方作乱,破坏我军后勤,损坏我军的防御设施给曹军创造战机,届时十拿九稳的战事会突生变数。 所以,为一劳永逸的解决后顾之忧,我欲采用你在临戎处理胡饶方法来处理他们,早日让并州局势稳定下来,也好为未来的大开发创造安定的环境。 不知伯穆,你以为如何呢?” 魏延先从大局上出发,表示胡人问题一得不到解决,并州军团和远征军的后方就存在隐患,他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所以不会冒然开战,这也算解释了为何汉军突然停下的原因。 当然了,这些场面话给别人听听就行,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