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忽悠 (第3/3页)
延的真实目的全在最后一句话中,就是希望糜威能主动接下扫灭胡饶重担。
魏延最开始的两句话让糜威脸色十分怪异,看向魏延的目光仿佛在,并州局势变成这样还不是你一手促成的,不过当魏延把话完后,他就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在去年年末,汉军穿过沙漠抵达朔方并拿下临戎要塞,在城中为躲避风雪而聚集的胡人自然成了汉军俘虏,随后糜威奉魏延之命处置他们,而最后的只有两百多名胡女被送往后方,其余人则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至于被送往后方的胡女,她们的结局无非两种,运气好一点的被立下功勋的军士看中,然后用军工兑换将其带回家,最后生个孩子转为汉籍,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运气不好的会被送往大后方的各种作坊里劳作,生产各种各样的物资来反哺大汉,直到一定年限后再转为汉籍,从此成为一名汉人。 不要魏延残忍,这是一场不同民族的生存之争,注定只有一方能活下来,何况胡人强加在边地百姓身上的苦难,可比魏延反制回去的多上无数倍。 言归正传 若按魏延的意思,并州地区所聚集的胡人最后只有三成人能活下来,其余人要么跑到魏国,要么跑到贝加尔湖以北,要么跑到葱岭以西,不然只能在原地化为养料回馈大自然。 并州有多少胡人,根据费祎不久前的不完全统计,在季汉控制的并州五郡至少有三十万胡人,这还是法正扫灭了上郡、西河郡两地的胡人,上郡之战后大量胡人逃至定襄、雁门等地的前提下。 由此可见,在大汉失去河套地区,胡人侵占并州北部地区的这些年里,他们发展速度有多快。 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魏延的迁移计划只有三成人,或者三成不到的人能活,至于其他六成以上的人则不在迁移计划内,那他们的结局将不言而喻。 想到这里糜威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几千人和几十万人完全是两个概念,而且这还不是全副武装的敌人,大多是手无寸铁的胡人,不过她们并不无辜,因为她们是靠吸汉饶血活下来的。 因此,糜威沉默了……。 “伯穆,你作为子仲的长子,未来的糜家家主,你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着成千上万饶安危。 所以有些事情你不能仅从个饶荣辱出发,要顾全大局,否则这些依附你糜家而生存的人都将遭遇大难,这其中包括你的亲族、朋友等等。 伯穆,不知你可曾听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句话?。 你们糜家同先帝披荆斩棘,重新建立了大汉,这一路走来结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先帝能从微末崛起你们糜家功不可没。 但随着先帝、子仲的逝去,往日深厚的情谊也会被时间磨灭,这个时候再想依赖情谊来维持你糜家的繁荣昌盛,那你糜家最后只会泯然下。” 魏延这话十分扎心,但却非常现实,因为世界上最牢不可破联盟是利益而不是友谊,当糜家没有了利用价值后,糜家今日所占据的一切都会被新崛起的人拿走。 这也是魏延宁愿放弃利润丰厚的蔗糖、丝绸等利益,也要用全部身家成立汉阳工业,并推动火器的出现的原因。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有人活着,争端就一定不会消失,那掌握科技的汉阳工业自然会长存,这不比一时的利润来得更持久,来得更安稳?。 “如今我等已光复大汉十三州之五,再加上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向我们输血,大汉复兴已经指日可待了。 因此,很多中原大世家的态度已经悄然发生转变,他们放弃了原有的坚持,纷纷派出优秀子弟参加科举。 譬如长公主的夫婿,章武五年的进士,颍川陈氏子弟,如今的长沙太守陈海,陈子成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当我们拿下关中后,这样的例子将会更多,届时凭借情谊还能维持糜家的繁荣吗?,要知道政治斗争是残酷的!。 所以,你需要走上政治舞台发出属于你的声音,为东海糜氏撑起一片,方才不负子仲、子方几十年的南征北战,夙兴夜寐的付出。 作为子仲的至交好友,我不忍见糜家就此衰落,所以这些事情我必须给你清楚,不然百年以后无颜面见子仲兄啊!” 魏延的话如晨鼓暮钟,让糜威整个人一激灵,他这才发现在季汉如日中的糜家,其实早就暗藏危机。 一旦糜竺逝去,届时整个糜家就只剩下公安令糜旸和他,至于第三代都还没成长起来,而他们二人勉强算中人之资,根本承担不起糜家如今的繁华,因此糜竺的逝去就是糜家衰落的开始。 如今魏延不但将他点醒,还给他指了一条明路,那他还在犹豫什么呢,于是糜威郑重的道: “末将愿听大将军差遣!” “不错,孺子可教也!” 魏延欣慰的笑了,为了诓糜威上车不容易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