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二十七、新长史他迟到早退 (第2/3页)
” “梁王殿下没发表意见,只是禀告了一事……他今日出门,在洛阳街道上听到很多士人市民热议,现在朝野上下也到处在传此事,还给欧阳良翰取了个新名号,叫什么死不奉诏阳良翰,真是好大的名气。” 欧阳戎还没坐下,门口突然喧嚣一片。 “良翰兄,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卫少奇眼皮直跳。…… 有女帝旨意,作为江南督造使的离闲也没法管他。 “应该忙去了,林兄猜的不错,这欧阳良翰真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竟敢当众抗旨,说什么死不奉诏。” 不多时,送走秦缨后。 秦缨微微蹙眉看着嘴中话语一套一套的卫少奇。 来到正堂,碰到了小师妹与离大郎,二人最近一直跟着他,似是怕他再冲动行事。 终于把百姓疏散掉的监察院街道处。 元怀民沉默了下,喝了口酒道: “很早以前的事了,这些年一直在外做类似江州司马的流官,已然模糊了,嗯,因为写了些非议大周的诗词……被人举报了。” 甚至那人刚刚平静吐出的两个字,犹在他耳边。 “伪诏?” “差不多差不多。” “不过,秦小娘子别担心,请稍等,我等会儿介绍一下江南督造右使林诚给你认识认识,这也是一位年轻俊杰,绝对不输欧阳良翰,甚至犹有过之。 “良翰兄这是门缝里看人,把我看扁了。”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这一回,卫少奇安插了两位女侍卫在堂妹身边,防止又有某个不开眼的家伙走出包厢喝茶。 卫少奇回头一看,只见马车不知何时停了下来。 “等等,欧阳长史被撤职,那谁来担任长史?空降还是空悬此职。” “鬼知道,傻呗。” 卫安惠立马闭嘴。 可唯一不妙的是,现在星子坊造像事宜,全部落入了林诚手中,由他担任江南督造右使,主导造像。 “不用和小女子说太多,家里的事情,都是阿翁做主,卫公子和林诚的方案,我回去会告诉阿翁,至于林诚,小女子就不等了,还有事,先走一步。” 卫少奇不动声色道: 难道是他说错话了。 “是当初陶渊明辞官之后怡然自得的心态。” “难怪。还是你大胆。” 元怀民满口答应,往嘴里灌酒,笑说: “欧阳长史这般敬业,难怪你是长史,我是司马,活该你官大。” 正堂内某个座位空荡荡的。 “所谓利国利民,是有先后顺序的,先利国,再利民,若是没有了国,利民又有何用,不还是得饱受战乱纷争? “革职,调走,丢去前线。” 龙袍老妇人摆了摆手,似是很有经验: 灵真打量龙袍老妇人脸色,发现好像并没有龙颜不快,眼底顿生羡然。 “特别是后者,收益绝对是浔阳石窟的数倍不止,只需秦家按照林兄提供的方案来,其实也不需要多投入什么……嗯,现在先在林兄的建议和协助下,收购一些星子坊的低价地皮……” “……” 只见,正堂门口,新传旨太监展开圣旨,当着寂静众人的面,尖声宣诏…… 女帝卫昭轻笑: “是的,此子当众说伪诏。” 这位洛阳传旨太监匆匆来,匆匆去。 “你还不愁呢,你不愁,这两日会过来找我喝酒?” 窗外,浔阳渡口的那场意外风波似是暂时结束。 死不奉诏的他,终于等来了洛阳的新圣旨。 星子坊造像继续,其它变动不改。 女帝卫昭转眸问道: 卫安惠突然手指着外面街道说: “因为这个。” 抬了抬龙椅扶手上戴翡翠玉戒的食指。 几日后。 “不遵圣人诏令,一脚踢开就行,这类小人物不影响圣人布置,不过,可以让她继续待在浔阳,因为眼睁睁看着不符合自己心意的东林大佛顺利建成,屹立百年,这才是对硬骨头最大的惩罚。” 女帝卫昭突然叹气: “容真说,她是浔阳石窟的监察使,不是星子坊造像的监察使,请陛下另请他人。” 卫少奇先是心中一喜,旋即追上去,问道: “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