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七、新长史他迟到早退 (第3/3页)
个都是一百个心眼啊,呵。”
傍晚时分。 灵真犹豫道:“容真也上书了。” 欧阳戎摆摆手。 卫少奇额头青筋跳了跳:“你还提他!” 卫少奇与卫安惠一起下楼,登上马车,返回修水坊的府邸。 嘴角有痣的彩裳女史手拿一叠奏折,一板一眼道。 “她怎么说。” “大致意思就是,此前投资浔阳石窟能给秦家带来的回报,现在星子坊造像也能给,不管是大佛建成后、江州递呈的颂德贺章上排在前列的添名,还是实打实的银两收益。 怎么好端端的,态度这么冷了? 老妇人眼皮不抬的问道: 元怀民尴尬笑道:“哈哈哈,还是良翰兄聪明。” 灵真沉默了会儿,垂目: “他对秦家在浔阳石窟上的损失也十分在意,昨日和我提了一个小小的方案…… 江州长史欧阳良翰引言获罪,贬为江州司马。 “那你是什么心态。” 洛阳,上阳宫,某座宫殿。 谢令姜、离大郎等人,倒是都松了口气。 “这次东林大佛迁至星子坊、为陛下分忧的绝妙方案,就是林兄首倡,深受我父王与王叔赞扬。 翌日,大清早。 “怀民兄别瞎说,我不愁。” “上策、下策不用念了,直接说国老的中策吧。” “来来来喝酒。” 后者一副正经表情,心中却给某个出主意的未来妹夫点了个赞。 卫少奇眼睛一转,立马语气笃定的说: 以前成天笑话元怀民会不会江州司马青衫湿,现在好了,自己也成江州司马了。 卫少奇转头,去往隔壁另一间包厢,找到了正在等待的卫安惠。 “洛阳使者来了!” “魏王说,这是御前会议陛下与诸多相公作出的决定,欧阳良翰违背,按律当诛。更别说,当众拒旨,性质十分恶劣,损害陛下与朝廷威严,建议诛九族,以敬效优。” “也不给朕省心。” 元怀民一本正经:“那也只拍欧阳长史一人的。其他人我其实打心眼里看不起。” 卫安惠似是有些走神,摇了摇头: “这欧阳良翰确实擅长做些利民之事,但是也不代表陛下和政事堂相公们是错的,陛下与政事堂相公们是站在更高的角度,总领全局,高屋建瓴……星子坊造像也是如此,是站在大周朝利益角度着想,这不就是有利大周社稷的事情吗。” “伪诏。” 秦缨却头不回丢下一句: “一个人独处惯了,以后秋猎,卫公子别来了。” 老宦官迅速前往浔阳渡登船。 “没错,这次约秦小娘子前来,也是想要商议这件事情,我听说此前欧阳良翰曾邀请你们秦家捐了一笔银子在浔阳石窟上,算是为陛下分忧。 众人一愣,转头看向正堂内的某个座位。 卫安惠安静了会儿,突然说: 欧阳戎认真点头问:“你是觉得我找你喝酒,明天你迟到不来,就有理由了是不是?最好我和你一起迟到。” “秦小娘子,这位欧阳长史名气大,在洛阳那边的仕女圈子里也是热门红人,导致你难免对他有先入为主的好印象,可有些事情,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一位龙袍老妇人居高而坐,似是闭目养神。 卫安惠回过神,小声问:“三哥,他为什么敢当众违背圣旨,这不是杀头的事情吗。” “皇帝诏曰,迁原江州司马元怀民为江州长史,代领长史职务,协助江南督造右使林诚星子坊造像,钦此。” 卫安惠点头: “我记得他,这位欧阳长史,上次和离公子在一起,后来一起办粥棚那次,离公子和我说,欧阳长史是他好友,也是他平生最佩服的人之一。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离公子身边的人确实不俗。” “可眼下,眼看着浔阳石窟就要遗憾停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继续修,我、王刺史、还有江南督造右使林诚,对此都有些歉意担心。 燕六郎等一众官吏疑惑,还没等他们反应,传旨太监再度冷脸宣旨: “国老呢?长乐呢?” “好好好……” 新长史…… 他迟到早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