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采购员的悠闲生活_第245章 特殊人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5章 特殊人才 (第2/2页)

动作无疑获得了田兴邦的好福

    这是一种尊重。

    他顿时更有谈兴了。

    指着手中的模型巴拉巴拉了一番。

    最后总结道。

    “我认为如果能把这些地方改进一些,并且加深沼气池深度,设计导流槽,可以提高沼气生产的效率。”

    “或者设计两个并列的沼气舱室,不定减少沼气爆炸的风险。”

    曹卫东被镇住了。

    他深吸了口气,对工作人员道。

    “考试时间可以延长,再给他一套材料,让他制作。”

    “对了,去跟食堂一声,提前留好饭,不要让这位同志饿肚子。”

    安排好后,他扭过头,遮掩住眼中逸散出来的激动光芒。

    自己真是捡到宝了。

    曹卫东之所以开办沼气厂,是源于之前做任务时,偶尔得到的【沼气实用指南】。

    他的所有技术支持,其实都来源于这本册子。

    但田兴邦提出来的改良方式,却是沼气实用指南上也不曾记载过的!

    姑且不论田兴邦的思路是否可校

    这都足以明,这是一个对沼气有着深入研究,并且不断反思总结的顶级人才!

    这才是曹卫东需要的!

    修建新厂房、打通运输道路,这些其实都是运营手段,为产品销售做铺垫。

    是沼气厂发展的一条腿。

    而另一条腿。

    就是研发能力!

    就像他在鹰酱国看到的轿车先发研究实验室一般。

    前世,稳健且良好的公司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占比,大约是1.5

    即纯营收元,投资150元到1000元在科技研发上。

    如此可见科研的重要性。

    毕竟只有两条腿并行,才是最稳健的形态。

    曹卫东深深看了眼田兴邦的编号和名帖,然后走回座位上,默默感慨着。

    “也不知道是县里孕育的人才,还是特殊道具起的效果,总之这次考核绝对是物有所值!”

    .......

    终于。

    在田兴邦上交了新的模型后,考核结束。

    徐爱国带着几个老职工走过来。

    他们将所有模型分门别类的放好,然后递过来一张单子。

    “文化考耗试卷几个老师傅都看了,这是分数排名。”

    文化考耗答桉都是固定的。

    所以曹卫东就让他们负责审卷。

    遇到拿不准的试卷,就几个人相互商量着给个分数。

    因此技术考核刚结束,文化考耗分数就已经出来了。

    曹卫东接过单子。

    错愕的发现,文化考耗第一名竟然有两个人。

    其中一个正是田兴邦,而另一个叫做于艳红的妇女同志。

    曹卫东回忆了一下。

    他对于艳红也有印象。

    是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人。

    “行,我知道了,接下来咱们看看沼气池模型吧,两者的分数结合,从里面挑出十个最优秀的人。”

    老职工们听到曹卫东的话,神色肃穆,都开始认真打分。

    他们将沼气池模型拿在手里。

    按照曹卫东提前交代的几个注意事项,判断制造的沼气池模型是否实用。

    然后再看做工。

    曹卫东则挑出几个他之前留意的作品,放在一边单独判断,给与评分。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进行着。

    就在众人忙碌的时候,有人跑了进来。

    “曹厂长,县长和书记来了。”

    曹卫东大喜。

    “是吗?他们来的刚刚好。”

    跟着进来的纪县长好奇的问道:“哦,我们怎么就来的刚刚好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