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1章 东风码头的定位 (第1/2页)
对龚文博来。 东风码头带给他的惊喜。 远不止一家成衣服装铺。 这里有物美价廉的工厂店铺。 有琳琅满目的特色品商店。 以及富有特色的平价美食。 这些都让他流连忘返。 就算下雨也不能消灭他逛街的热情。 龚文博在服务区里逛个不停。 总能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发现物美价廉的“宝贝”。 要知道这里常见的货物,在他们那里,可就是抢手货啊。 龚文博挥舞着钞票,买了不少东西。 这种“淘宝”的快感让他乐不思蜀。 当然,最吸引龚文博的,还是服务区里免费对外开放的码头仓库! 他已经问清楚了。 不管是走航阅货物在东风码头中转陆运。 还是走陆阅货物在这里转航运。 只要有正规单位开的介绍信,都可以免费使用码头和仓库。 并且货物最长可以在仓库内存放半个月。 如果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只要缴纳滞留金就可以。 而且就在仓库的外面,还有一条宽敞的省道。 甚至卡车可以直接开进仓库。 这也太方便了。 龚文博在心里算了一笔账。 在这里省下的仓库租赁费,足够他和船员们吃一顿饭了。 一次就能省下这些钱。 那么多跑几次。 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呢。 他当即拍板。 决定把东风码头作为自己以后航阅中转站和补给站。 龚文博心满意足的带着大包包返回货船,对大伙道: “咱们今不走了,明再走,晚上我请大家出去吃饭,大家不醉不归。” 船舱上顿时响起如雷的掌声。 船员们顿时欢呼起来。 虽然呆的时间不长,但他们已经爱上这个地方了。 ....... 实际上。 会算漳人不止龚文博一个。 其他人也抱着相同的想法。 而随着这些人离去,并将东风码头的消息扩散出去之后。 更多人知道了这么一个神奇的地方。 有些人慕名而来。 而有些人是无意中从报纸上看到信息,过来实地考察的。 但无一例外。 他们都被东风码头种草。 并将其分享给周围的朋友。 一传十。 十传百。 就这样,东风码头彻底火了。 每都有许多船只来往。 而服务区里跟着做生意的商家们,一个个跟着赚得盆满钵满。 砖窑厂在服务区里开班了十个店铺。 店里的业绩好的不得了。 方阳千每都要过来看看。 看着账簿。 乐的嘴都合不拢。 现在他才算真正知道了。 什么叫做用麻袋装钱。 实在太香了。 好像砖窑厂跟着曹卫东干了之后,真的就转运了。 职工的工资正常发了。 拖欠的报销都批下来了。 甚至给职工的伙食都额外加了鸡腿。 方阳千甚至在思考,要不要被曹卫东收购。 .......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其他店铺上。 毕竟客流量摆在这里。 而且这时候来逛服务区的人,都是些常年跑运输的。 这可是人人敬仰的八大员之一。 口袋扎实。 真要碰到好东西。 消费起来也痛快。 于是一个个商家赚疯了。 而因为东风码头爆火,货物吞吐量呈指数型增加,县里甚至专门成立了一家搬运公司,引进了不少运输载具和工具,更好的为东风码头服务。 一切都在欣欣向荣的发展郑 ...... 庆功宴上。 纪县长满面红光,举杯向曹卫东敬酒。 “曹,来,我再敬你一杯。” 对纪县长和孙书记来,东风码头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算是成功了。 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政绩。 升迁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纪县长甚至提前得到黄书记身边秘书的知会。 告诉他,自己今年就要往上走了。 大概率会被调到四九城里面工作。 纪县长听到消息后,激动的一宿没睡好。 这意味着自己正式在中级干部这条赛道上冲刺了。 别看只是一个的提升。 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这已经是一生也难以逾越的堑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纪县长本来觉得自己这辈子无望升迁了。 本来准备趟平。 结果碰到了曹卫东后。 只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就让自己的人生发生了翻覆地的改变。 想到这里,他顿时更加感激了。 曹卫东笑了笑。 虽然纪县长他们对东风码头很满意。 但对曹卫东来,这远远不是东风码头的瓶颈。 东风码头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