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至苗疆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2页)

    从那道古朴的门穿过,云雾皆数消散,映在林知面前是一条无穷无尽的古道。

    古道几乎是由木头连接而成,其右侧是石壁,石壁上刻画了许多奇怪的文字及人像;左侧是围栏,从围栏处往下看,栏下是深不见底的悬崖,一团团黑色的雾气如被困在崖底的野兽,目光阴冷地等着道上之魂坠崖成为它们的食物。

    这样的场景,林知只在小时候看过的恐怖片里见过。

    古道上,众人,准确来说是众魂灵穿着素色麻衣。他们满面苍白,瞳孔中是死寂,一路死气沉沉地走在古道上。这条古道很窄,只容得下一人通行,多一个,一不小心就会被挤下这深不见底的悬崖。

    所幸大家并不争抢,只是低着头,沉默地跟在别人的后头走。一个接着一个,一排接着一排。

    林知望着众人,趁着两人之间有一大空隙就加入进去。身后的大门眨眼消散,她跟着人流,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一同在古道中行走。

    她不知目的地,不知是为何,只知随波逐流,想必这道上的魂灵也如同她一般。

    一路上很安静,没有一个人说话,一大行人甚至连脚踩在地上的声音都没有,只有几只乌鸦落在崖边的枯树上时不时凄凄惨惨地叫唤两声。

    又不知道走了多久,从陡崖到沙漠,从沙漠到洼地,又从洼地到老林,这条一开始看似毫无尽头的古道终于看到了终点。穿过阴森森的丛林,远远地看到一座小城伫立在迷雾之后,耳边也不再是那死一般的宁静,依稀能听到远处传来几句说话声和哭闹声。

    等靠近,一行人停下了脚步,大家一同齐齐抬头看向前方,这场景默契又诡异。

    只见前方是一座高大又古朴的建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座破旧的牌坊。牌坊的顶部被黑云遮住,只隐约见着“鬼門關”三个大字印在上方。几个身穿黑衣,脸戴鬼面的鬼差守在牌坊两侧,清点着路过的魂灵。

    原来,这就是鬼门关吗?

    离鬼门关越近,林知就感到阴冷之气越来越重,她看着自己前方的魂灵,见她也是忍不住缩了下脖子。她搓了搓自己的手,试图让自己的身子暖和一些。

    只是,鬼魂又怎么会有温度呢?更何况自己这副身子也只是游魂状态,而那阴冷之气却跟温度无关。

    鬼门关跟她在电视上看到的差不多但却有些许不一样。这里没有电视上看到的奢华,它看起来历经了不少岁月,牌坊上的很多草绳结都已被腐蚀,有不少草结段掉在了地上。牌坊的两侧用干草挂着不少东西,有的是一颗牙齿有的是一根头发,有的则是一小截骨头,更离谱的是,有的是用药瓶装好的rou块或血液。

    这些东西除了散发出阴冷的气息倒也闻不出什么味道,但看着依旧让人不适。

    这些都是那些生前与家人失散多年的鬼魂挂上去的,这里有他们的气息,如果哪天他们的家人离开了人世,他们也还没投胎转世,凭借着这墙上的信物就能跟家人团圆,也算是了了一些念想。

    林知随着前方的鬼魂走,在鬼差的引导下慢慢地进入鬼门关。

    走在林知前面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她是因为溺水才离开了人世。这个女人并不认字,几个鬼差反复跟她确认名字了很久才给她放行。

    女人走后,林知在鬼差的引导下走向女人刚刚所在的位置,那里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桌子的左侧坐着一名鬼差,是专门负责登记鬼魂身份的。桌子上放着一本泛黄的小册子,册子不算厚,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

    鬼差把那本泛黄的册子和毛笔往林知面前一递,指着一栏空白说道:“在这里写下你的名字。”顿了一下又问:“会写吗?”

    林知从他手中接过毛笔,应了一声“会”。

    接着鬼差又给林知递过来一个小碗:“签好名,眼泪放这里即可。”

    原来鬼差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说话的语气更是堪称温和,做事更有耐心,看着林知手迟迟不下笔,眼久久不落泪也不催促,似乎已习以为常。

    林知眼睛盯着面前湿漉漉的册子,见身旁两鬼差没阻止,大着胆子翻了两页。经过这里的鬼魂大多都是寿终正寝,像她这样意外去世的占比要少很多。

    “眼泪是为何?”在她的认知里,确实没有过鬼门关需要落泪的说法,见着奇事确实想刨根问底。

    鬼差转过头来,似乎有些疑惑居然有魂灵会问这种问题。他虽惊讶但也好脾气:“人死后先入鬼门关,登记完姓名、年龄以及死因后才能喝到奈何桥旁的孟婆汤。梦婆汤需要和眼泪一起熬制而成,没有眼泪的孟婆汤就仅是一碗普通的汤药,喝得再多也无法忘记生前的记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