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至苗疆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第2/2页)

br>
    “若是,眼里一直没有眼泪呢?”就像她现在这样,内心平静,眼睛干涩。

    鬼差也不意外,:“眼无泪,则尚有一魂在阳间,到奈何桥边,孟婆自会同你细说。”

    林知写好名字后便在鬼差的指引下左拐右拐地来到了一座独木桥前。这座桥如前头的鬼门关一样,不知历经了多少沧桑。桥身长满了青苔,离水近一些之处都已经腐烂长满了杂草。

    一个身穿黑色麻布衣佝着身子的老婆婆静静地坐在一张破旧的竹椅上,她一双浑浊的眼睛紧盯着陶罐里的汤,左手拿着一把破旧的扇子扇火,右手则拿着汤勺在不停地搅拌。老婆婆的身后是一张满是灰尘的木桌,上面放有几个陶碗和木勺。

    周围很安静,连乌鸦的叫声都没有了,只有河水的水流声以及陶罐里的水沸声。

    忘川水,奈何桥。

    “婆婆。”

    林知走近坐在竹椅上的老人,出口打破了这死一般的寂静。

    老人没有抬头,像是没听见声音一般,她自顾自地拿汤勺在陶罐上不停的搅拌。过了许久,她伸出瘦老的左手指了指身后的木桌,声音沙哑道:“碗在桌上,眼泪放进去,喝了汤,就可以过去了。”

    林知缓缓走向那张摇摇欲坠的桌子,四个陶碗整整齐齐地倒扣在上面,桌上落下的灰尘很多,但碗确是干干净净的。

    “忘记,不会痛苦,只是一种解脱。”老婆婆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回答林知心里所想。

    林知转头看向老人:“婆婆,你守在这里多久了?”

    “记不清了,许是几百年,许是几千年,亦或是几万年了,早忘记了。”

    许是因为她从出事到现在没说过几句话吧,林知能感觉到自己话变多了起来。

    “婆婆,是在等什么人吗?”

    “也许吧!”老婆婆停下搅拌汤水的动作,撑起旁边的蛇头拐杖缓缓地站了起来。

    老人走起路来颤巍巍的,好像随时都会倒下去一般。她拿起桌上的一个陶碗,转身去陶罐里舀了半碗汤。

    她把汤递到林知的手上:“孟婆汤,了前尘旧梦,断前世因果,过了奈何桥,自此了无牵挂。”

    林知放下手中的空碗,双手接过老人手中的汤碗:“没有眼泪,会怎么样?”

    “眼泪即牵挂,无泪既还在阳间有牵挂,哪怕喝了我老婆子这碗汤也过不了这奈何桥啊。”

    老婆婆抬头看了林知一眼:“你在人间牵挂太多,阳寿未尽。”她给林知指了指个方向:“你且朝前走去,走到一块30尺高,刻有‘三生’二字大石处停下。大石右侧有一高峰,峰有盘山石阶,石阶的终点即为望乡台。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你那些尚在人世间的家人、朋友。等你无牵挂准备好离开的时候,眼泪,自然就有了。”

    说完便把自己手中的蛇头拐杖朝前一立,蛇杖挂着的四方灯笼散发出红光穿透迷雾,一条开满彼岸花的小道映入眼帘。

    林知被这幅凄美的景色晃了几眼。

    她沿着小道走过去,脚边的彼岸花像是有所感应一般,争相恐后地绽放着,有粉有红,甚是妖艳。

    彼岸花道两侧是枯黑的树枝,乌鸦蝙蝠争先挂在枝头上,呈现出一副诡异的和谐。

    关于三生石,林知在学校时听过不少传说。有人称:三生石一开始是由天上的月下老人掌管,后来阎罗王的义妹与仙界武将相恋,为了永世在一起,两人决定除去鬼籍及仙骨成为凡人。

    可惜,三生石只管人间姻缘,不顾仙鬼两界之事,哪怕除了鬼籍,剔了仙骨,他俩的鬼职和神格依在,他俩终究不是凡人。三生石上无名,两人注定不能相恋。

    为此,武将一醉之下酿成大错。他潜入神界禁地,偷走了上古宝刀,把三生石砍成了碎块。自此人间红线皆数断开,人界大乱。孤儿寡母,怨子鳏夫,满街皆是,人间苦不堪言。

    清醒过来的武将请命用自己的神格重塑三生石,以此赎清自己所犯下的罪。而阎王义妹则决定守着奈何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路过魂灵熬制孟婆汤,永世不离忘川河半步,

    从此,玉帝和阎王爷念两人情坚,三生石被留在了冥界的阴阳交界处,也算圆了两者那永生永世守着自己的爱人的梦。

    破镜难圆,覆水难收。重新修补好的三生石终究不比从前,自此人间的婚姻也不似当初那样从一而终。红线错乱,有的就像这块三生石那样,外表完整,内部却是四分五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