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未眷落_第一回 大明源照黎民宅 贺氏心兴共此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回 大明源照黎民宅 贺氏心兴共此时 (第2/4页)

能过来。”贵福接过桌子上的茶递给贵才道:“大哥请先喝茶,张大人是个忙人,全县十二万人,这么多事都要他忙,要是过不来那就不敢勉强了。”

    众人都围桌而坐,下人丫鬟们都来回上菜斟酒,大院里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贵福走到正中,大声道:“德生叔,去把三十年的杏花村拿出来。”老抠顺声带着两个下人向后院走去。贵福又道:“诸位,今天大家吃好喝好,稍等片刻,后台化好妆后为大家唱戏。”话落,从后院出来了一个女人身后还跟着两个孩童,这个女人正是贺贵福的正室芸娘,好一个芸娘,如此端庄美貌,正是眉如柳叶,面颊平整,鼻长直挺,细腰束带,翩弱惊鸿,步步飘来,宛如仙女下凡。身后紧跟着两个小孩嘻嘻闹闹的走了过来,一个是小志奇,一个正是这家小主人,贺志斌。只见这小孩,正是一个好啊,眉清目秀,额平头圆,目光深邃,轮廓清晰,步稳健飞,虽小却不能夺其志,孩童但不可浅估量,这孩子和志奇手拉手,紧跟着母亲走到贺母桌前。贺母满心欢喜拉过志斌和志奇,左右怀抱道:“两个小鬼,陪奶奶等会看戏。”志斌两只小手挣脱出,稚言道:“奶奶,我要听杨家将,我还要听北路梆子,听刘员外智斗盘龙山。”志奇紧接着道:“我也要听,我要听刘员外纳小妾。”四周人们大笑道,贺母也颜面露笑道:”小小年纪,还听人家纳妾,大了怎是了得?”贺贵才假似怒道:“小孩子,不许胡说。”这时,芸娘上前作揖道:“见过大哥,最近安好?我大嫂怎么没来?”贵才回道:“最近公务繁忙,家里留一个人以备县衙人来唤我。”芸娘又上前向贺母见礼道:“母亲大人,您老去看过翠儿了吗?”贺母道:“去过了,她现在还身子虚弱,不便太吵闹,待会让厨房给再煮一碗乌鸡煲参汤。”芸娘道:“放心吧,我都吩咐下去了。”说话间,众人都围桌而坐。这时贵福走过来,道:“母亲,大哥您们先吃着喝着,待我去看颜老换好装了吗?”贺母和贵才道:“你快去吧,别让客人们等着急了。”

    众人吃喝之间,只听敲锣打鼓,曲声顿起,朝戏台望去,只见一群蓝衣,红衣的戏子们出场了,他们可谓精神抖擞,步如仙驾,手握大旗,在戏台上转了三个出场步,锣鼓又是一阵敲打,这时一个身着麒麟遁甲,手握九环丈刀的长须大汉随着锣鼓声:咚、咚、咚、咚的走了出来,只见他步伐工整,双脚如风,绕台三圈,回到中心,立定头悬大唱道:”三月天寒气未消。不待过完长岁年,边疆不得有安宁,吾乃九尺男儿身,率领众多家中郎,出小家去安大家......”只听贺母聚精会神,贵才便大喊一声:“好!”众人应声也大喊:“好啊!”这时贵福回到正桌前坐在贺母与贵才中间,道:“颜老先生,不愧是戏中北斗,曲中泰山啊。”贵才道:“贵福你这些年果然是财源滚滚。人脉绸绸,像颜饰摩这样的腕都能请来,做哥哥的真是汗颜呀。”贵福笑道:“大哥不必如此。颜老是二叔生前结识的,二叔过世时,颜老特来祭奠,所以才有了来往。”贵才道:“哈哈,颜老都是给宫中唱戏的主,今天做哥哥的也是有幸聆听呀。”贺母插话道:“这颜饰摩颜老唱的戏,我活了大半辈子这也才是第二次听。”贵才道:“传闻此人不拘一格,不为钱财,此次能专程来山西为我贺家唱上一曲,实为不易呀。”贵福道:“呵呵,大哥所言极是。”然后端起酒杯,站起身来道:“众位,众位。我贺某对前来赏光的人深表谢意,大家一起痛饮此杯!”众人也都起身端起满杯直饮肚下,贺贵福又高声道:“诸位吃好喝好,听听戏曲,本人略备薄酒不成敬意。”席间,一财主模样的人走了过来道:“贺伯母,你家的钱庄,镖局都是整个山西最大的主。贵福兄,以后生意上还要多多关照。”贺母道:“呵呵,生意上的事你和贵福说,我老了就享享清福,不问津生意的事。”贵福道:“楚老板真是客气,你的生意也是顺风顺水,以后有生意上的事情,共同发财。”楚老板道:“都说咱华安县的财神爷是贺老板,整个汾州的大人小孩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就连整个山西也是赫赫有名的呀。”贵福笑道:“楚老板过奖了,今天小儿满月,招待不周,还请海涵。”楚老板陪笑道:“哪里,哪里。”话语间,一老者左手提壶,右手端杯踉踉跄跄的走到贺母桌前,见到贺母,喜笑一声道:“哈哈,贺家老妹呀,我先敬你一杯。”说着他一边摇晃的倒着酒,一边看着贵福道:“贺老妹子啊,你这个儿子真是没得说,自古贫富如隔九重天,可是他却是我们这些穷乡陋邻的救世主啊,这些年,从乾玉手里开始,就一直救济着,帮助着我们这些个穷乡亲们,每逢天灾人祸,谁家里吃不饱饭都开仓救济,谁家有困难就接济谁,就连遇到灾荒的外乡人来逃难时也都照样帮助。”说话间,这老者已老泪纵横。贵福赶紧上前接过酒壶道:“沈老叔,你别这样,乡里乡亲的,应该的。”这沈老汉擦拭了下眼角道:“哎,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哎,看我这张老嘴。”然乎双手敬过一杯酒给贺老母道:“老妹,我代表华安的穷苦的百姓们谢谢你,先祝贺你家再添后嗣。”话刚毕,众人都纷纷站了起来七嘴八舌的道;“请老太太满饮此杯,祝愿老太太您福寿安泰,祝愿贺老太康体永存,恭喜贺府喜添小孙子...”众人都说的激动不已,气氛一下提了起来,声音甚至遮掩住了戏台的锣鼓戏曲。贺老母接过酒杯,正欲起身,贵才赶紧搀扶住贺母,道:“婶婶,您慢点。”贺老母起身后看看在座的诸位,慢慢饮下这浓烈的杏花酒,感性道:“在座的乡里乡亲,我贺家只要一直兴旺发达就不会忘记受苦难的乡亲们的。”贵福也道:“各位乡亲,还有在座的诸位,我们贺家也是借着我华安县的人杰地灵,民风朴实才有的今天,永远也不会忘记大家的,都请坐,沈老叔您也回去坐着看戏吧,别冷落的戏场上的大角们。”沈老叔,激动的拍了拍贵福的肩膀,嘴角微张,看似有话,却什么也没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众人也纷纷坐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