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1980_第211章 接触《红楼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1章 接触《红楼梦》 (第2/2页)

br>    “我挂职董事长。”徐洛坦言道,“其实我对拍摄电视剧并不专业,像浙江台广东台引入的都是下面的工作人员制作的。”

    二人大吃一惊。

    原来这个年轻人身份这么大。

    难怪敢要引进连影子都没有的《红楼梦》。

    虽然现在内地没有设立什么董事长总经理这样明确的职位,但好歹是出国考察过的,没那么孤陋寡闻。

    两人又对视一眼。

    这还怎么聊?

    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啊。

    阮若琳脑袋飞快转动,岔开话题,“原来是亚视的董事长,我们俩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徐教授,不知道你对这部作品拍成电视剧有什么看法?”

    戴林风一听就想拍大腿,这话问得很有水平。

    徐洛回答道:“国外有将名着拍成电视剧的事例,香港也同样有这种cao作,但因为香港电视台考虑的东西很多。”

    “我们拍一部戏要考虑的是市场的问题,所以会尽可能的删减,如果是像《红楼梦》这样的,只压缩成七八集的,肯定是漏洞很大。”

    “不只是《红楼梦》,其他的正剧我们也拍不了,不具备这样的土壤。”

    徐洛直言不讳地道:“所以得知央视打算拍《红楼梦》,我就特别期待,因为内地的环境不同,光是红学专家就上百位之多。”

    “比如阮老师您这样的专家,还有成荫、林辰夫、启功、吴世昌、吴冷西等等诸位权威学者,如果他们也加入专家团,我相信这部作品一定会完成得很好。”

    他看着眼前的两人,“正因为如此,我才决定等拍出来,将这部剧引入到香港。”

    阮若琳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要是找到合适的演员,等到大批专家到学习班授课,分析人物,这将会是帮助演员立体地理解和塑造人物的关键一环。

    而人物塑造的成功与否对一部剧的成败也很关键。

    戴林风想到一个自己很早就想要问的问题。

    “冒昧问一下,你们香港那边是怎么选演员的?”

    “香港地方不大,我们有自己的公司,里面有很多演员的联系方式,有照片,也有相关资料,想要找什么演员,打个电话就校”

    徐洛解释道:“但我们有时候也要考虑到市场,会从其他地方请人参演。”

    戴林风点头,“这样倒是挺方便的。”

    可惜内地没这样的环境,各地的歌剧团都把自己的人员藏得严严实实。

    如果真找到什么合适的演员,还得借调才校

    “两位领导,我们交浅言深,现在很多地方台都引入港剧或者是美国的电影,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徐洛又道,“我们更应该的是走出去,80年的时候,我跟一位领导谈过,我们多拍一些自己的作品,什么四大名着全给拍了,借我们的作品宣传国家。”

    “如果我们被动的接受对方的作品,将来就只能成为其他国家的文化输出地。”

    戴林风和阮若琳对视一眼,感觉有些夸大其词。

    但也不好反驳。

    第一次感觉跟一个年轻人聊搭不上话。

    不过也只是一会儿的功夫而已。

    两位都是见过世面的人,本着交流的想法,和徐洛聊些拍剧的事情。

    徐洛知道的回答,不知道的直接不知道,没有不懂装懂。

    相谈半时,双方各有所得,获益匪浅。

    “请问黛玉、宝钗、宝玉都找了吗?”徐洛又问道。

    阮若琳摇头,“现在正在全国海选演员。”

    因为剧组都没定下,现在想要去探班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戴林风和阮若琳还有事情要忙,眼看着聊得差不多,他们就提出告辞。

    连挽留吃饭他们都没吃。

    他们临行前,徐洛拿出自己的名片,“如果资金上遇到什么困难,两位领导都可以给我打电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